馮 勇 王俊杰 張永成 伍福秋
(1.甘孜州畜牧站,四川甘孜 626000;2.九龍縣農牧農村和科技局,四川九龍 616200)
我國畜禽養殖模式經歷了幾個階段:80年代末傳統散戶飼養階段(生產力水平低,商品率不高);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散戶向適度規模化、商品化過渡階段(國家提出菜籃子工程、飼養規模擴大、科技應用普及、商品率提高、知名企業產生);90年代中期至21世紀初適度規模向規模化過渡階段(菜籃子工程淡出、養殖業微利時代、設施設備現代化);21世紀初至今是生態養殖理念的產生與成熟期(非典、藍耳病、非洲豬瘟等重大疫病頻繁發生、連續性的中央一號文件出臺關心農業、農村、農民的三農問題、生態理念形成)。
1.2.1 放養模式。本模式為21世紀初采用最多的養殖方式。畜禽生長到一定時期,將其放養到山林或自家的果園,讓其取食野草、野菜與昆蟲。這種放養式,可以減少飼料的使用量;畜禽糞便可以作為有機肥,減少化肥用量,減少環境的污染;由于放養空間廣闊,其對疾病的免疫力強于一般養殖的畜禽;能實現優質水果和高品質肉類雙豐收。
1.2.2 立體養殖模式。我國比較成功的立體式養殖是“雞-豬-蛆-雞、豬”模式。利用雞糞飼喂豬,再用豬糞飼養蠅蛆,蠅蛆可以用來喂雞或豬。還可以將蠅蛆曬干制成高蛋白飼料,由于其中含有大量的抗菌肽,可以預防雞或豬的疾病,促進其生長發育,增強其對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這種模式,不僅可以使雞糞變廢為寶,而且還能減少抗生素在飼料中的使用。
1.2.3 以沼氣為紐帶的種養模式。本模式是為了減少畜禽糞便對環境的污染上推廣起來的。在沼氣池中,畜禽糞便中的有機物質通過微生物發酵,將其轉化產生可以利用的再生資源。產生的沼氣可以代替煤炭用于日常生活,沼氣還可用來發電照明,減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剩下的沼液渣還可以用來養殖魚、蚯蚓,飼養的蚯蚓又可以作優質的動物飼料,沼液、沼渣還可以作為肥料用于種植農作物或果樹。
1.2.4 綜合生態循環養殖模式。這是最新模式,要求畜禽養殖標準化(畜禽良種化、養殖設施化、生產規范化、防疫制度化、糞污無害化)。為了減少環境污染,增強養殖業效益和環境美好的中國夢內容大形勢下必須的措施,因此形成了生態養殖發展理念。本模式將畜牧業、種植業、林業、漁業等有機結合起來,走立體養殖、綜合利用、生態良性循環的路子。即:“畜(禽)-沼-果”“畜(禽)-沼-菜”“畜(禽)-沼-魚”等生態養殖模式,實現多級循環利用和可持續發展。此模式在管理工作方面要掌握如下技術指標:
干糞堆放池容積當量:通常每10頭豬(或1頭奶牛、2頭肉牛、30只羊、300羽蛋雞、600羽肉雞)糞便堆放所需容積為1m3。
污水池容積:每10頭豬到出欄——2個月以上的污水量——需3m3以上的儲存池。
沼氣池容積當量:10頭豬相當于=1頭奶牛 =2頭肉牛 =30只羊=300只蛋雞=600只肉雞,應建設沼氣池容積2立方米以上。
土地容納糞污當量(一般情況下):通常每667m2土地年消納糞便量不超過5頭豬(或200羽肉雞、50羽蛋雞、0.2頭肉牛、0.4頭奶牛)的產生量。實行互為利用,化害為利,變廢為寶,生態型、環保型養殖業。
許多養殖戶利用生長激素刺激經濟動物快速生長,縮短養殖時間,降低了養殖成本,但這卻導致所養殖出來的動物品質下降,缺乏固有的味道。同時,激素的大量使用,會導致部分殘留在動物體內的激素隨著食物鏈進入人類體內,人類身體健康受到威脅。在生態養殖中,動物糞便可以用來飼養蠅蛆和蚯蚓。蠅蛆和蚯蚓是優質的蛋白質飼料,含有各種天然必需氨基酸和生長激素,可以促進養殖動物健康發育,生產出綠色無公害的食品。
近年來,我國養殖業競爭激烈,但養殖成本高,產品價格低,產業虧損重,面臨著巨大的考驗。目前,高價的商品飼料是其虧損重的主要原因。采用生態養殖,可以利用動物糞便及生活有機垃圾飼養高蛋白的蚯蚓和蠅蛆,實現變廢為寶。蚯蚓和蠅蛆可以作為動物飼料添加劑代替魚粉、骨粉,降低養殖成本。
人、畜、禽的糞便和一些有機垃圾是病原微生物滋生的溫床。生態養殖可以利用EM微生態制劑,分解糞便中的臭素,抑制氨氣排放,凈化養殖環境。發展生態養殖,可以實現低價原材料的循環利用,改善農村衛生條件。
廣大養殖戶缺少理論知識和技術指導,只憑多年的經驗混養,但養殖的密度過低或過高都不能實現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如何確定混養品種的放養密度,維持物質循環、能量流動,使排放物質在合理范圍內,這還需要大量的基礎研究來論證。
生態養殖比較復雜,需要不同專業和技術密切配合、協調發展才能實現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除掌握單養技術外,還必須掌握其他動物的飼養技術、糞便處理技術或果樹種植技術等。一些大型的養殖場雖具有一定的技術實力,但缺乏生態養殖所需的不同專業之間的配合與協調;而農村個體戶經營的小型養殖場由于農民缺乏某方面的專業技能,也限制了生態養殖的發展。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態環境遭受嚴重的破壞,制約了生態養殖的發展,主要有下面幾個方面:一是水污染,工業廢水、生活污水的隨意排放,污染了水產養殖水域;二是農藥殘留與污染和化肥污染;三是重金屬污染;四是養殖本身所造成的二次污染。
病毒病害也是制約我國生態養殖業發展的重要養殖原因之一。目前,對于病毒病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手段。如近幾年來流感、藍耳病、豬瘟肆行,對養殖業打擊很大。生態養殖是一種較高密度養殖的混養方式,這使各養殖生物之間的接觸也變得更加頻繁。同時,生態養殖還提倡糞便喂豬、喂魚,使得病毒有可能通過多個環節在人與養殖生物之間傳播。
要提高集約化養殖環境控制能力,加強設施建設,建立生態型養殖小區,實現糞污零排放。動物糞便滋生著許多病原微生物,有些病原微生物可入侵多種動物宿主。糞便應集中進行無害化處理,而不是直接飼喂動物,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傳染病的交叉感染,從根本上減少這種可能性的發生,而不是人為地增加這種可能性。
采取各種有效措施減少生態養殖所造成的二次污染:一是控制養殖規模;二是減少或消除廢水排放,保障水質;三是保護好養殖場的周邊環境。
建立適合生態養殖業發展的創新機制,完善有關的法規制度和有效發展機制。以食品安全、生態安全和養殖產業發展為主線,對品種繁育技術、品種改良技術進行不斷創新,提高育種效率,強化各種性狀的協調改良。
加強基礎理論研究,培養一大批基礎扎實、懂技術、懂管理的高素質創新型、復合型人才,不斷推進我國生態養殖產業的發展。
發展養殖業要因地制宜,從當地環境實際出發,探索循環規律,找出良性生態循環養殖模式,以獲得最大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我州東部地區有發展生態循環養殖的諸多有利條件:
(1)東部地區大部分為高山峽谷地區,氣候條件好,溫度適宜搞養殖,有草山草坡可放養牛羊豬雞,有農業用地可消納養殖糞污,生產綠色果蔬。
(2)東部地區有與內地較近,交通方便的區位優勢,農畜產品易于銷售。
(3)隨著雅康高速公路的貫通和瀘定興康特大橋的開通,更多的旅游者會涌入高原觀光,對高原農畜產品的需求量會更大,對生態循環養殖和產品的銷售將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4)生態循環養殖要找到適合的養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