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越
[摘 要] 職業院校的保險專業和專科的保險專業群之間存在著一定差距。因為兩者培養的目標和對學生能力的要求不同。為此我們需要專門對中職院校保險類專業群學生的職業技能方面的培養策略進行創新,強化創新型的專業群建設,能形成一個完整的創新型人才培養機制,下面我們將針對這一內容展開詳細的闡述,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 保險類專業;職業技能;創新
我們希望探索并且創建出一個比較完整的創新型保險類專業群。但是對這個專業群的創建,我們需要關注學生自身的發展特點和專業技能之間的關系,注重兩者的匹配程度,同時還需要密切關注市場的發展動態,在實踐中,結合保險行業本身的發展情況,來實現學校和企業之間更好的銜接。目前關于創新保險類專業群學生技能的培養還存在著諸多問題,我們將從這些問題入手,淺析如何更好地構建創新型中職保險類專業群。
一、創新保險類專業群學生職業技能培養問題分析
(一)學生對職業認知度不夠
在中職保險類專業中我們的學生缺少一定的系統訓練,并且伴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對新課改沒有正確的認識,認為在專業學習中只有實踐才是最關鍵的,忽略了學生專業知識的學習。在就業中,很多學生會感覺到自己學習的專業和相對的行業之間并沒有太大的關聯性,導致很多學生會選擇其他行業。另外很多行業的發展也極不規范,也誤導了學生的認知,學生在進行專業學習時會出現厭倦和懈怠,從而轉學其他專業,對自身專業缺乏正確的認識。
(二)實踐模擬和市場要求之間的差距
對中職院校來說,雖然在進行實踐課程時將市場中的實習模擬到了專業的實踐活動中。但實訓的過程缺少了市場的真實性,無法完整再現市場運行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并且沒有一個必要的機制進行指導。在實踐中還是過于強調理論上和保險相關的理賠等問題,但是其實和市場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差距很大。這也導致中職院校保險類專業在實訓中的效果并不明顯。
(三)創新型保險類專業群缺少實踐環境
在我們進行創新型保險專業群的構建時我們需要借助學校和市場的資源。也就是說職業技能也要和中職院校的學生相互匹配,確保職業的模擬環境和市場的真實環境是相互吻合的。但是在實踐中因為中職院校的教師對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的缺失,忽視了中職生和普通專校學生的差異,所以沒能切實提供適合中職保險類專業群發展的環境。
二、構建創新保險專業群職業技能培養策略
(一)強化學生職業認同
在教學中我們的教師需要將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和行業的發展進行一定的融合。中職院校在進行保險專業的教學中應該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同時要注重兩者之間比例的平衡,任何一方面的偏重都會影響學生的認知。在對學生的專業進行定位時,我們既要注重學生保險專業知識的學習,也要注重學生職業的發展,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職業,提升學生對自己專業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只有對自己的專業有了正確的認識,才能更好地完成后續的學習。
(二)實現校企之間合理的合作
雖然我們一直強調要重視校企合作,但是在真正的運行中我們做得遠遠不夠,很多都是流于形式的,并沒有實現學校和企業之間真正的合作。導致保險類學生在實訓中缺少真實的場景訓練,實訓的效果較差。為此我們需要搭建一個校企合作的平臺,確保專業的實踐和保險行業之間的有效對接,這樣才能保證創新型專業群在構建中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通過和企業之間的真正合作,更好地了解市場發展的情況,真正促進學生職業技能的掌握。
(三)整合學校和市場的資源
首先我們需要積極地搜集學校的資源,比如保險文化、職業禮儀文化、營銷技巧的訓練、抗壓抗挫折訓練等,將這些實際訓練項目同學校的文化進行融合,提升學校文化對培養專業的作用。積極地搜集這些有價值的資源作為保險類專業發展的有效內容。同時開展一系列的調研活動,讓學生參與到調研中,為學生提供一些真實的場景,提高培養人才的質量。
總之,創新保險類專業群職業技能培養涉及了行業和職業價值認知的匹配、技能和學生個性的匹配以及人才培養和市場發展的匹配。為此關創新保險類專業群職業技能培養的策略需要我們著重關注這三個方面的內容。本文從三個方面闡釋了關于創新保險類專業群職業技能培養的策略,通過這些策略的探究我們希望能夠對目前中職保險類專業的職業技能訓練起到一定的借鑒效果。當然關于保險類專業群職業技能訓練的探究還需要我們不斷地探索,爭取更好地實現中職保險類專業職業技能訓練的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常偉.高職保險專業群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J].當代職業教育,2015(6):62-64,112.
[2]黃萬丁,孔月紅.基于制度經濟學的我國保險專業代理機構發展研究[J].上海金融,2012(7):37-41.
[3]沈潔穎.基于職業素質提升的保險專業人才培養模式[J].職教論壇,2012(2):45-47.
[作者單位]
溫州市第二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編輯:溫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