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仍然保持了良好勢頭。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了127萬輛和125.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了59.9%和61.7%;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8.6萬輛和98.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7.9%和50.8%;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28.3萬輛和27.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22%和118%。通過結構分析發現,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在整個新能源汽車中的占比有所提升。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可以較好的平衡里程焦慮和純電動汽車成本上升,提高傳統內燃機的使用效率和整車能源效率,也可以降低電池的使用量,車輛自重以及車輛成本。
新能源汽車產業進入穩定發展期,財政補貼退坡政策也一直備受市場關注。
在日前召開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19年)上,工信部部長苗圩透露,相關部門正在抓緊研究制定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總的原則是在確保2021年補貼全部退出后,產業不發生大的波動。分階段釋放退坡所帶來的壓力,防止一次退坡坡度過大,帶來大起之后的大落。
在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看來,財政補貼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前期階段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財政補貼只是階段性的,隨著產業發展應該逐步退坡?!霸谡姆e極作為、科技的支撐引領、巨大的市場規模、創新的商業模式下,我國新能源汽車正在處于一個市場導入期到產業成長期過渡的關鍵階段,在全球的產業體系當中占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引領和加速了汽車電動化的進程。”萬鋼表示。
如今,2019年已經來臨,補貼退坡政策的出臺越發顯得迫切。
此前,網傳相關消息,今年2月起,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政策或將開始正式實施。其中,2月到6月為過渡期,補貼退坡幅度為30%;7月1日開始,補貼退坡達50%。有新能源車企營銷總經理透露:確實得到了相關消息,但還未收到正式文件。
早在2018年2月,財政部官方網站公布的《關于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中表示,過渡期期間上牌的新能源乘用車、新能源客車按照《財政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關于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財建〔2016〕958號)對應標準的0.7倍補貼(退坡30%),新能源貨車和專用車按0.4倍補貼(退坡60%),燃料電池汽車補貼標準不變。
由于2020年新能源補貼要完全退出,2019年的情況自然不同于2018年?!镀囉^察》認為,“2-6月退坡30%,7月起退坡50%”的策略是合理的。如果今年退坡程度沒有超過50%,明年補貼完全退坡帶給車企的壓力會更大,很有可能造成硬著陸的災難。而在退坡50%之前設置一個過渡期,也有助于車企做好政策應對的準備。
苗圩也指出,未來將優化財稅政策,加大對使用環節的支持力度,保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平穩增長。比如制定發布2021年-2023年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完善雙積分制度,為財政補貼全部退出后做好前期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