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加拿大、德國特約記者 蕭達 陶短房 青木●陳一 柳玉鵬
繼肆意在南海興風作浪的“航行自由”后,美國又發明和炒作起一個新名詞:“太空自由”。美國五角大樓下屬的國防情報局11日發布報告,宣稱俄羅斯和中國正在競相提高太空軍事能力,“將阻撓美國及其盟友自由地利用外太空”,這“對太空自由構成威脅”。自上世紀后期以來,美國憑借著自己在太空領域的技術優勢,一直是太空軍事化和太空軍備競賽的發起者:里根時期就發起了“星球大戰”計劃;特朗普上臺后,極力推動和組建太空軍。對于美國近來頻頻在太空等軍事領域對中俄進行“賊喊捉賊”的無理指責,俄羅斯外交部防擴散和軍控問題司司長葉爾馬科夫嚴正警告稱,美國這些舉動“不可避免地會引發太空軍備競賽,對國際安全和戰略穩定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2日在記者會上表示,美國在不斷渲染別國所謂的外空安全威脅,這種掩耳盜鈴、自欺欺人的伎倆實質上就是要為自身推進外空軍力建設和先進武器研發尋找借口。
中俄威脅美“太空自由”?
“俄羅斯和中國正在競相提高太空軍事能力,這可能很快就會阻止美國及其盟友自由地利用外太空。”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稱,美國國防情報局周一發布了一份題為《太空安全面臨的挑戰》的報告。該報告稱,“中國和俄羅斯正在太空武器領域大舉投資,這些武器能夠襲擊美國的衛星和太空資產,而且兩國現在正準備把太空作為一個戰場”。報告引述美國國防部一名官員的話稱:“太空現在和陸地、海洋和空中一樣是一個作戰領域,我們不能把太空視作是免于襲擊的庇護所。”
在這份報告中,五角大樓還發明了一個新詞:“太空自由”。這份報告稱,“中俄正在開發對太空行動自由構成威脅的系統”。中國“已經具有了反衛星導彈的技術”,并且“可能已將可攻擊美國航天器的激光武器加以完善”,“有能力襲擊美國的太空資產”。俄羅斯也在努力完善這些技術,俄太空武器的焦點主要放在了定向能武器上,通常是激光或高功率微波器。它們“能夠癱瘓甚至摧毀太空中的美國資產”。報告警告,“俄中這類能夠摧毀太空目標的武器系統很可能在未來幾年內投入使用”。NBC引述國防情報局官員的話稱,“美國需要立即擺好姿態應對這些挑戰,否則就可能失去太空優勢”,“除非采取正確姿態,否則我們將處于危險之中”。當被問及“美國是否正在和俄羅斯、中國進行太空競賽”時,這名官員稱:“我們當然認為這是一場競賽。”
“美國之音”網站12日稱,美國國防情報局的這一報告是在美國國防和情報界過去幾年發布的一系列對俄中警告的基礎上發出的。報道稱,與五角大樓此前一些針對所謂“俄中威脅”的報告不同,國防情報局的這份報告認為,“俄羅斯和中國都在追求(在太空領域)更加強勢的軍事實力”,而此前的報告傾向于認為俄羅斯和中國“努力趕上或抗衡美國的實力”。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國防情報局的這份報告主要針對俄羅斯和中國,同時還提到伊朗和朝鮮這兩個“具有新興太空能力的國家”對美國的威脅,報告稱“德黑蘭和平壤都展現出干擾天基通信和保持獨立太空發射能力的能力”。報道認為,美國十分且越來越依賴自己的太空優勢,因此對其他國家發展太空技術十分敏感,而特朗普政府也試圖以“存在外國針對美國的太空安全威脅”,為自己組建“太空軍”尋找理由。
特朗普上臺后,一直積極推動和組建“太空軍”。特朗普曾稱“太空軍將讓美國擁有壓倒中國及其他對手的優勢”。國際輿論擔憂美國此舉將把核武器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帶入太空,是給人類帶來災難的“星球大戰2.0版”。
面對國內和國際輿論的巨大壓力,美國不斷出臺各種報告,渲染俄中“給美國的太空系統帶來前所未有的新危險”。今年1月,美國國防部接連發布三個報告,均與太空相關。五角大樓最新的《國家情報戰略》報告,稱俄中都在追求“全方位的反衛星武器,這可能削弱美國的太空情報搜集能力”。《全球威脅評估報告》中也把俄中的太空能力作為指責的目標。1月17日,五角大樓發布自2010年以來的首份《導彈防御評估報告》,宣稱將“考慮在太空部署反導防御系統”,包括“在太空配置攔截系統和部署激光衛星武器”。
“太空冷戰”回來了
“首先我想說的是,外空是全人類共同的財產,并不是哪一家,特別是美國一家的私有財產。”在12日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華春瑩在回應外媒記者有關美國國防情報局報告的提問時表示:“我們注意到美國國防情報局的報告對中國、俄羅斯等有關國家的航天政策妄加評論,有關說法完全沒有依據”。華春瑩說,近一段時間以來,我們確實看到外空安全領域出現了一些消極動向。尤其令人警惕和關注的是,美國將外空定性為“作戰疆域”,宣布組建獨立的“外空部隊”,不斷開展外空作戰演習。這些行為導致外空武器化、戰場化危險日益成為現實。
“太空冷戰回來了。”德國新聞電視臺12日稱,迄今為止,美國在浩瀚的太空中并沒遇到對手。但近年來,由于中國在太空中的崛起,以及俄羅斯逐漸回歸,正在改變美國獨霸太空的現狀。就在上月,美國政府表示,將致力于在太空中擴充軍備,考慮在太空中部署導彈防御系統的戰略。特朗普上臺后一直強調,太空是一個新的戰場。觀察家們因此擔心世界將發生新一輪太空軍備競賽。這意味著,一旦美國與中俄未來在太空中發生沖突,將引發一場從太空到地面的全面戰爭,整個人類將會處于混亂和災難之中。
德國《焦點》周刊稱,對美國來說,太空中的霸主地位是美國強權的一個象征。過去,美國向蘇聯發起了一場太空競賽,并最終獲得勝利。美國的報告似乎警告,如果中俄在太空領域繼續前進,美國也可以就太空發起一場類似貿易戰的制裁。
俄衛星新聞網稱,1966年聯合國大會通過《外層空間條約》,禁止向太空部署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包括美國、俄羅斯(蘇聯)、中國在內的100多個國家在該條約上簽了字。這一協議禁止在太空中部署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但并不限制其他武器。此后,俄羅斯和中國在聯合國裁軍大會上多次提出“防止在外太空部署一切武器以及使用武力威脅”條約草案,目的就是保證外太空沒有武器,對所有國家開放太空和平研究,但這一提案一直受到美國的阻撓,這不禁令人懷疑,華盛頓真正渴望的是獲得在太空中部署武器的完全自由,而不是對和平利用太空感興趣。
“對抗新時代”
除了對俄中發展太空技術感到擔憂外,美國尤其害怕俄中關系越來越緊密。《華爾街日報》中文網12日在題為“新北京-莫斯科軸心浮出水面”的文章中稱,“將美國視為共同對手讓中俄兩個大國再度走到了一起,就像當初在冷戰剛開始時的日子一樣”。
俄《商業咨詢日報》12日稱,全球最高規格安全政策論壇——慕尼黑安全會議11日發布年度報告稱,國際地緣政治版圖正發生劇烈變化,世界秩序可能重塑。專家警告,冷戰結束后的世界秩序正在被美國引發的與俄羅斯、中國對抗的新時代所取代。報告稱,當前的國際關系狀況讓人們認為,世界正在經歷的不僅是一系列小型和大型危機,而將是整個國際秩序的崩潰,這是蘇聯解體以來對國際安全的最大威脅。
俄羅斯“今日經濟”網引述學者沙波瓦洛夫的話稱,美國一直扮演世界霸主的角色,并試圖以各種形式和方法犧牲其他國家來維護自己的霸權,包括網絡壓力、制裁政策、貿易戰和軍備競賽等。美國將中俄走近視為試圖建立類似中蘇那樣的聯盟,但中俄兩國并不尋求結盟。中俄尊重世界各國的利益,兩國密切合作可以更好地回應美國對全球安全構成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