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環境以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關系的學科,是一門復雜的學科體系,具有區域性和綜合性等特點。地理學以人地關系為主線,主要研究人與地理環境關系,因此地理與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本文從地理視角出發,以《向往的生活》為例,從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等方面,淺談該節目中隱含的地理“事”。
關鍵詞:地理視角;《向往的生活》;自然環境;人文環境
一、 引言
《向往的生活》是一檔大型的生活服務紀實節目,也是湖南衛視與合心傳媒傾力打造的首檔觀察類慢綜藝真人秀節目。該節目制作的初衷是讓人們感受那種遠離喧囂的城市,回歸田園鄉村的生活,因為有調查顯示近十年來城市人口快速增加,繁忙的都市生活帶給人們壓力、浮躁和焦慮,因此有很多人他們向往的生活是遠離喧囂,避開人群,能呼吸自然的空氣,尋找和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該節目的模式為有幾位常駐嘉賓在一個叫蘑菇屋的地方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并且不斷會有客人光顧,而作為蘑菇屋的主人要想辦法招待他們,滿足他們的要求。目前,《向往的生活》已經播出兩季了,蘑菇屋的主人由三個變為四個,而蘑菇屋也從北京密云縣遷到了浙江桐廬縣。不同的環境帶給觀眾不同的感受,本文從地理視角出發,去發現蘊藏在節目中的地理知識,展現獨特的“地理美”。
二、 “向往”的自然美
《向往的生活》第一季為“農夫篇”,它的拍攝地位于北京遠郊密云縣,其地理坐標為116°39′33″~117°30′25″E,40°13′7″~40°47′57″N。密云區處于北京市東北部,屬燕山山脈與華北平原交接地帶,是華北地區通往東北、內蒙古地區的交通孔道,地位十分重要。
密云區的地形整體上為東部、北部及西部地勢高,中部與西南部地勢較低,主要是因為東、北、西三面為山地地形,崇山峻嶺,地勢較高;而中部是密云水庫,西南部則是沖積平原,地形平坦,地勢較低。密云區屬于溫帶季風氣候,但大陸性氣候特征明顯,冬季受高緯內陸偏北風與大陸氣團影響,寒冷干燥;夏季受大陸低壓和太平洋高壓影響,盛行東南風,暖熱多雨。密云地區氣候的主要特點是四季分明,干濕冷暖變化明顯,因此在《向往的生活》第一季中,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夏天的“綠”,秋天的“黃”和冬天的“白”,每個季節都有不一樣的美,可以做不一樣的事。
《向往的生活》第二季為“江南篇”,其拍攝地在浙江省桐廬縣,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地理坐標介于29°35′~30°05′N與119°10′~119°58′E之間。桐廬縣隸屬浙江省杭州市,處于錢塘江中游,奇山異水,歷史悠久。
桐廬縣多為山地與丘陵地形,平原面積較少,屬于低山丘陵區。地勢四周高,中間低,四周山地與丘陵錯落,中部為河谷平原,這一點我們從節目中可以看出,蘑菇屋所在地四周多為丘陵,中間則是主要用于種植農作物的河谷平原地區。桐廬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特征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降水豐沛,且季節分配較為均勻,所以在第二季的節目中,我們更容易看到下雨的場景。第二季《向往的生活》,H家族從北方移居到江南,日常生活也發生變化,由四季分明的北國風光過渡到綠意盎然的江南美景,帶給觀眾的是不一樣的視覺體驗。
三、 “向往”的人文美
《向往的生活》已經播出的這兩季,它們在自然環境方面有所不同,特別是地理位置,氣候特征等方面的不同,讓觀眾欣賞到不一樣的美景,但同時,它們在人文環境方面也存在差異。
首先,我們很明顯可以看到在兩季的《向往的生活》中,所展現的主要農作物是不同的。第一季中,田地里的農作物主要有玉米、向日葵、高粱等,這些都是典型的北方農作物,同時,節目組要求他們用玉米和瓜子換取所需食材,這就是所謂的“玉米銀行”。而在第二季中,節目組用“春種計劃”取代了“玉米銀行”,要求生活經費必須用自己生產的農副產品兌換,所以在蘑菇屋外有著大片水稻田、油菜花田、荷花池等農業田地,而我們在節目中也看到了插秧、收油菜等場景,這里的水稻、油菜等農作物多產于南方,與北方的農作物有很大的不同。
其次,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每個地方都有其不一樣的生活環境,也直接導致飲食習慣的不同,這一點在節目中也有所體現。雖然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各地區之間來往密切,這種差異逐漸在縮小,但有一些已經根深蒂固,不會輕易改變。比如在節目中,作為主人之一的黃磊,廚藝超群,一直是烹飪擔當,他本人很小的時候就隨父母定居北京,一直在北方生活,所以他在節目中常做常吃的就是炸醬面;而嘉賓之一的陳赫,是福建人,所以在他那期節目中,他點了“佛跳墻”這道菜,很有代表性的家鄉菜。類似這樣的情況在節目中頻頻出現,由此說明,不同的生活環境會造就不同的飲食習慣。
最后,在兩季的《向往的生活》節目中,我們可以看到文化的差異。首先,黃磊、何炅及彭昱暢等本土明星,他們接受的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是中國文化的代表,而自小受西方教育長大的劉憲華則是現代西方文化的代表,由于文化的差異,劉憲華在節目中創造了一系列的笑料,成了節目中的笑點擔當。其次,黃磊、何炅等人在和劉憲華交流生活的過程,實際上也是中西文化相互沖突、吸收和融合的過程。另外,文化的差異還體現在年齡層面上,從節目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不同的年齡段有不同的文化特色,而不同年齡的人一起生活,也是文化交流的一種表現。
四、 結語
《向往的生活》是一檔綜藝節目,能給觀眾帶來歡笑,但從地理視角來看,我們可以發現它不一樣的“美”。我國幅員遼闊,地理條件千差萬別,不同地域有不同的風格,在《向往的生活》節目中,一食一季都能透射出地理的魅力,領悟到地理學的博大精深,也可以感受到文化的豐富多彩。生活中處處有地理知識的存在,用地理視角看影視節目,不僅能夠學習到地理知識,還可以使知識的學習更加生動和多元。
參考文獻:
[1]徐凱麗.“慢綜藝”的成功之道——以《向往的生活》為例[J].新聞研究刊,2017,8(13):106.
[2]劉榕.從受眾角度分析國內觀察類慢綜藝節目成功要素——以《向往的生活》為例[J].新聞研究導刊,2017,8(8):128.
作者簡介:劉麗麗,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