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家庭奔向小康,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對于生活質量的要求也更加嚴格,在這種趨勢帶動下,環境問題便受到更多人的關注,環境教育也成了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新課改的背景下,學科教學中融入了更多元素,對于高中化學而言,環境教育與環境問題也是化學學科教學中一個新的引導方式,通過實施環境教育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環境素質的能力不可或缺。
關鍵詞:高中化學;環境;教育
在環境問題日益嚴峻的今天,雖然國家、社會、個人都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但是并沒有得到十分優異的成績,主要還是由于更多人環境保護意識不強,沒有真正理解環境與我們生活的息息相關。教育從孩子做起,每一個還未踏入社會的學生都有淳樸的心,只要教師做好引導,他們也許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都能為其他人起到榜樣的力量,助力更多人加入環境保護的行列,所以說,在化學學科的教育中加入環境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一、 化學與環境
高中化學必修課程中有一課為“化學與可持續發展”,什么是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是一種注重長遠的發展模式,我們對于環境保護,也要走可持續發展的路線,保障更多人懂環境,保護環境,改變環境。
(一) 化學與環境
與化學相關的環境知識很多,但以生活中最常見的舉例子,重金屬污染水源,但用化學知識可以回收重金屬;生活中的水資源消耗大,但通過化學知識可以將地球上面積最廣泛的海水進行資源利用;人類大量塑料化造成環境污染也可以通過化學知識將其降解,減少污染。但這些例子都是為了解決問題,相應的,化學知識亦可以培養學生的意識,只有將解決變成預防,才能真正地保護環境,為人類創造一個生態家園。
(二) 實施環境教育存在的不足
現如今,雖然大力的倡導環境保護,但在環境教育方面還是存在著很大的缺陷與不足,主要包括以下幾點。第一、環境教育的教育目標與教學任務不統一。目前還是存在著環境教育紙上談兵的狀況,沒有統一的教育目標使得教師沒有方向,對教育執行沒有要求;第二、環境教育意識不足。一方面,學校對于環境教育的意識不足,沒有投入足夠的資金,僅僅是在教學上進行要求,學生沒有實踐的條件,可以利用教學資源探索與解決環境問題的途徑太少。另一方面,教師環境教育意識不足,教師的環境教育意識源于教師對環境教育這個議題的理解,目前仍然存在部分教師忽略環境教育的情況;第三、師資專業性不足。部分教師確實對環境教育十分重視,但沒有系統的進行專業上的學習,在探索環境與化學間關系的專業性上欠缺。
二、 化學教學實施環境教育的措施
對于在實施環境教育上的不足之處可以通過如建立健全環境教育體系、培養教師環境教育意識、學校加大環境教育投入、對教師進行專業培訓等方面進行改變。但在化學教學中,還可以以下幾個方面提高學生對環境保護的意識與能力。
(一) 知識與技能
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環境素質為宗旨,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化學對人類的重要影響與對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通過理論講授,向學生傳播生活中的化學與環境間的相關性,引起學生的共鳴,如酸雨這個話題,酸雨是怎么產生的,為什么會產生酸雨,酸雨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了哪些破壞,酸雨不僅危害了農產品、建筑物、水資源、樹木、也造成了人類的身體健康問題。通過這些問題與危害,正確的讓學生領悟生活中的環境破壞與化學間的相關性。同時對于酸雨的解決措施向學生進行教導,如改造燃燒技術,對環境污染源進行脫硫和脫氮處理、開發無污染的新能源,利用潮汐能,太陽能等減少環境污染。在這種導入性的學習下,很容易引起學生對問題解決的興趣。不僅讓學生獲得化學與環境的相關知識,還提高學生探究與解決環境問題的能力。
(二) 過程與方法
在進行一定程度的理論講授下,也要相應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幫助學生在實踐探索過程中提高解決環境問題的能力,讓學生獲得更多參與感。如利用化學實驗,通過蒸餾法,電滲析法,離子交換法等,讓學生可以參與到海水淡化的實踐操作中來,當學生通過理論學習明白淡水資源對人類的重要性以及淡水資源的嚴重不足后,通過自身的實踐掌握了一項淡化海水的方法,這會使得學生提高自我認同感,同時,也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保護環境,改變環境的行列中去。
(三)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教育理念上對教師與學生傳遞的是言傳身教的觀念,教師教育學生愛護環境,積極改變環境不良現狀,是對學生的思想改造,而學生對這種教育的正確理解是學生內心對環境保護觀點的看法,也稱為學生的情感態度,只有學生從內心認可這種行為,才會真正做出實際行動。對于知識的傳播,教師在教育崗位上做得很多,對于學生價值觀的形成還需要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理性地對自身做出判斷。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帶領學生進行校外環保活動、化學小知識改變環境的宣傳活動等方式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從而真正達到實行環境教育的目的。
三、 結語
高中化學在引導學生認識生態問題,解決生態問題上具有帶頭作用,化學知識與許多自然知識掛鉤,而環境問題的產生與解決也與許多化學知識相關。通過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個方面的實踐,可以很好地實施化學教學中的環境教育目的。
參考文獻:
[1]陳波.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培養環境道德意識的理論研究[D].西北大學,2013.
[2]趙斌.中學化學教師環境科學素質調查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3.
[3]樊彥伶.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實驗綠色化的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0.
作者簡介:許業文,江蘇省南京市,江蘇省南京市第十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