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現多種并發癥,一旦合并心血管問題,嚴重時可能面臨生命危險。數據顯示,68%的患者在確診后5年之內就出現了左心室功能障礙。50.45%的糖尿病患者因心血管并發癥死亡;心梗、心衰等引發的心血管死亡導致了2型糖尿病患者整體的預期壽命降低。可見,糖尿病的心血管并發癥出現的時機并不晚,并且十分兇險。
2型糖尿病患者容易發生心血管并發癥,與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超重、吸煙等多種因素有關。同時,由于高血糖本身會引起心肌缺血,心肌缺血又會在原來的基礎上形成血栓,最后可能發展成心力衰竭,終末期腎病等。如果糖尿病伴有更多的危險因素,這個過程就非常迅速了。
早在十多年前,一些大型的臨床研究就已經證實:通過血糖達標,可以減少微血管并發癥的發生發展,比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等。但是單純的降糖治療是否能減少大血管并發癥導致的心血管死亡,尚無定論。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頻繁發病、高致死率使得人們對于糖尿病治療藥物的期待不止是“降糖”,更希望能“護心”。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治療過程中,醫生和糖友都應重視所有心血管危險因素的全部達標,在降糖過程中,規范選擇和使用藥物,并密切關注相關指標,做到疾病預防的關口前移。
要想真正控制糖尿病心血管并發癥的發生發展,除了積極治療糖尿病這一原發病,嚴格控制血糖外,還要嚴格對高血壓、肥胖等危險因素進行預防和處理,患者主動和醫生溝通心血管風險和疾病情況,并盡早通過適合的藥物治療控制血糖水平,并降低心血管風險。
此外,糖尿病的發生發展與生活方式有著密切關系。患者需要注意生活方式的管理,包括戒煙、節制飲酒、限制鈉鹽、適當鍛煉等。
中日友好醫院內分泌代謝病中心楊文英教授提醒:“2型糖尿病患者要知曉并重視心血管并發癥的危害。選擇了護心的降糖藥物還不夠,還要積極減少心血管的風險因素,通過藥物和生活方式的配合,達到遠離心血管死亡威脅的目的。同時考慮到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發癥的高發性,為了及早發現糖尿病性心臟病變,建議糖尿病患者都定期做心電圖和超聲心動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