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夫公司開發了一項不排放任何溫室氣體的甲醇生產新技術,已申請專利。一旦工業規模實施成功,那么從天然氣出發,經合成氣到甲醇整個生產過程均不再排放任何CO2。但巴斯夫公司研究項目經理Maximilian Vicari也表示,這項研發成果要實現工業化,還需要10年時間。
甲醇通常由合成氣制成。而到目前為止,合成氣主要由天然氣通過蒸汽自熱聯合重整獲得,用專用催化劑將合成氣轉化為粗甲醇后,再純化即可得甲醇。而巴斯夫公司的新工藝采用天然氣部分氧化生產合成氣,因此沒有任何CO2排放,與林德工程公司聯合進行的研究已經證明該工藝可行。后續的甲醇合成和蒸餾工藝基本不變。該公司對該流程的開發始自2017年8月。
在新工藝的甲醇部分,巴斯夫公司解決了甲醇合成和蒸餾廢氣流的合并和加工問題。含有甲烷、CO、CO2和H2的廢氣流在Oxyfuel工藝中與純氧一起燃燒,大幅度縮減了廢氣流體積,提高了CO2濃度,以便最后用巴斯夫公司已驗證的OASE?工藝洗滌,完全回收CO2。
為了確保CO2中的碳再次用于甲醇合成,捕獲的CO2將被返回到過程的開始階段。但這樣做需要額外的H2,巴斯夫公司打算通過甲烷熱解來制氫,從而避免CO2排放。
目前,最重要的基礎化學品制造工藝排放的溫室氣體約占化學工業的70%。巴斯夫公司表示,為了大幅減少排放,該公司把這些正在研發的新技術均納入了碳管理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