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鞏聰聰/通訊員 蔣慶
本刊訊 記者從山東高速建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高速建管集團”)獲悉,由該集團投資建設的嵐山至菏澤公路臨棗高速至棗木高速段(以下簡稱“棗木東延項目”)于11月8日通過交工驗收,具備通車條件,較原計劃提前兩個月完成建設任務。
棗木東延項目起于棗莊市嶧城區峨山鎮,與臨棗高速相接,止于棗莊市市中區齊村鎮,與棗木高速相連,全長24.5公里,路基寬度27米,設特大橋1座、大橋3座、服務區1處、匝道收費站2處。項目采用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時速120公里。
作為山東省“八縱四橫一環八連”高速公路網規劃中“一環”的重要路段,棗木東延項目的建成,對形成魯南地區重要的東西向交通大動脈、優化區域路網布局、適應快速增長的交通需求、促進沿線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該項目也是山東高速建管集團積極貫徹國家交通強國戰略和省委省政府新舊動能轉換戰略、突出主業主責的重要體現。
采訪過程中,記者了解到,技術優勢是棗木東延項目的一大特色。

棗木東延項目通過交工驗收(攝影/周黎明)
項目推進過程中,山東高速建管集團臨棗至棗木公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棗木東延公司”)積極響應集團科技發展規劃要求,結合項目實際情況,組織開發了名為“工程計量資金流向分析系統”的計算機軟件系統,獲得國家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該系統的應用,可以分析資金流向確定各項成本所占比例,明確計量資金流向,加強對建設資金的監管,確保建設資金安全和高效運轉,有效杜絕承包單位挪用、占用建設資金現象。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早在7月份就完成的棗木東延項目UHPC超薄層橋面試驗段鋪設,采用的技術來自于棗木東延公司和科研機構聯合開展的“基于全壽命周期的鋼混組合橋梁建管養一體化技術研究”課題。課題團隊前期共開展了30余次UHPC配合比試驗和材料物理力學性能試驗,成功配制了標準養護條件下抗壓強度達140MPa的UHPC材料,為實現試驗段鋪設提供了堅實的高性能材料保障。
據悉,“基于全壽命周期的鋼混組合橋梁建管養一體化技術研究”課題,依托棗木東延項目棗莊高架橋跨徑55米、60米的鋼混組合簡支梁,主要開展鋼混組合橋梁界面滑移特性研究、合理截面構造及“設計分析系統”研發、鋼混組合橋梁UHPC超薄層橋面設計應用關鍵技術研究、鋼混組合橋梁溫度場及溫度效應研究,搭建基于物聯網的集成橋梁設計、建造、運管和養護全過程的實時在線監測與管控數據平臺,系統研究了鋼混組合橋梁的設計、施工和管養關鍵技術,為下一步高速公路中小跨徑鋼混組合梁的推廣利用提供了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