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徐天寶/通訊員 許祥波 吳相軍
全域“3元一票制”,城鄉公交一體化,打造智慧公交體系,實現高鐵、公路以及市內交通之間的便捷聯運與無縫換乘……
10月12日,記者在日照公交能源集團指揮中心采訪,除了這些讓人贊嘆的“關鍵詞”外,指揮中心大屏幕上,全市正在運行的所有公交車次、站點一目了然,更是讓記者感嘆。
為加快推進城鄉公交一體化進程、提升公交服務水平,推動鄉村振興、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日照公交能源集團積極改革創新,勇于攻堅克難,探索城鄉公交一體化運營“日照模式”,在全國率先實現了地區級城市全域城鄉客運班線的公交化改造,在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等方面“走在前列”。
據統計,日照市下轄東港區、嵐山區、莒縣、五蓮縣2區2縣以及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山海天旅游度假區,有55個鄉鎮、街道,1944個村居,2016年末戶籍總人口299.72萬。全市陸域面積5310平方公里。隨著日照市經濟社會和城鎮化進程的快速發展,城鄉公交供求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現為線路布局不合理、場站建設滯后、城鄉公交運營體制分割、群眾安全出行難以保障等,城鄉公交一體化迫在眉睫。
2017年初,日照市委、市政府將實現城鄉公交一體化作為年度重要民生目標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當時現狀是,在日照市行政區域范圍內,除日照城區、嵐山城區、莒縣城區、五蓮城區實行閉合的城市公交之外,市區與區縣之間、區縣與區縣之間、區縣與鎮村之間以及到各旅游景點、園區、重要物資集散地的聯系,全部由公路客運承擔,市內共有客運班線84條,農村客運班車294輛,分屬7家不同的股份制企業經營。
由于私家車的普及,城鄉客運市場日漸萎縮,客運企業及業戶經濟效益下滑。所面臨的一體化改造難點在于:線路屬國家,由客運企業在行業主管部門許可下經營;客運企業多是由傳統的國有、集體客運企業股份制改造而成,或是近年來新成立的私營企業;車輛以客運企業名義購置,實際上是業戶個人出資;車主大多不是客運企業職工,但雙方簽訂的是承包協議;駕駛員很多不是車主,二者之間是雇傭關系。
如何妥善解決這種復雜局面?日照市委、市政府為此成立了專門的組織和領導機構,并由日照市國資委所屬國企日照公交能源集團組建了城鄉公交一體化運營公司,作為運營主體來具體推進實施。日照公交能源集團作為責任主體,經過深入調查研究后,創新制定出符合日照現狀、穩妥可行的車輛回購方案。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2017年12月1日,接到政府回購命令后,日照公交能源集團舉全集團之力,一夜之間完成了全市290臺客車的驗收交接工作。次日晨曦,所有回購車輛全部準點開班,所有線路正常運營,沒有發生任何不穩定事件。實踐證明了回購方案的可行性及客觀合理性,同時滿足了原企業、業戶、駕駛員等多方需求,達到改革與穩定雙重目標。這一涉及多企業、多群體利益的重大事件圓滿完成,成為日照公交發展歷程中新的里程碑。
據了解,實施公交一體化之前,日照市區至嵐山、莒縣、五蓮縣的客運票價分別是13元、19元、16元,就算是至市區周邊鄉鎮的票價也在5元以上。城鄉公交一體化票價制定的慣例是按運營里程來確定,一般實行階梯票價,離城區越遠的地方,票價相應地要高一點。而現實情況是,越偏遠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越低,人們出行越不方便,理應受到政策方面的傾斜和照顧。正是基于這一考慮,日照市政府決定實行全域“3元一票制”,只要是在日照行政區域內的站點上車,無論離日照城區多遠,票價都是3元,從而徹底讓鄉村動了起來,人們走了出來,社會熱鬧了起來。

日照西站城鄉公交一體化樞紐(攝影/吳相軍)
統計顯示,2018年春運第一日,客流量就較往年增長了27%,之后一路攀升至66.82%,春運期間共運送旅客131萬人次,全年運送旅客1225萬人次。除了雙向的走親訪友外,城市的人到鄉村體驗田園生活、采買農副產品,鄉村的人到城市消費旅游、購物置業,正在逐漸成為一種社會時尚,老百姓切切實實享受到了改革和發展的紅利,享受到了均等化的公共交通服務,促進了人財資源雙向流動。
全域公共交通一體化讓利于民、普惠于民,得到了全市上下的一致好評。承擔接收任務的公交能源集團,在日照市國資委委托第三方組織的社會滿意度測評中連續兩年得分高達98%以上,全市人民的向心力、凝聚力顯著增強,加快發展的自豪感和使命感開始迸發出來,鄉村、城鎮和城市開始融合為一體,經濟交流和社會交往的平臺越建越大、越走越寬,多年懸而未決的問題迎刃而解。
記者采訪時了解到,目前日照市城鄉公交一體化公司運營車輛299輛,線路89條,線路總里程3450.4公里,年運送旅客1226余萬人次,年運營里程2272余萬公里。公交線網已覆蓋東港區范圍內建制村;莒縣縣城車站及中樓、招賢、果莊、夏莊、桑園、天寶等鎮村;嵐山區政府、嵐山汽車站及碑廓、巨峰、高興、大坡等鎮村;五蓮車站及王世疃、街頭、戶部、魏家等鎮村。其中,在市區與嵐山區、莒縣、五蓮縣主城區之間,已實現各兩條城鄉公交主干線,使日照城鄉公共交通出行服務初步建成了兩縱兩橫的網絡體系結構,基本滿足了市區與區縣之間的人員往來與經濟文化交流需求,方便了各區縣人民群眾的出行。據統計,自實行城鄉公交一體化以來,城鄉居民出行一年節省約1.2億元。
城鄉公交一體化改造完成后,日照公交能源集團進一步探索建設綠色便捷公交系統。集團采購并投放了200輛新能源公交車,2019年繼續投放50輛,并在短時間內實現了迅速掛牌及投放使用,使整體運力提升一倍以上。解決了傳統客運模式下高峰期運力不足、低谷時運力閑置的問題,并將替換下來的車輛根據技術狀況充實到運輸緊張的線路上,從而一舉解決了運力投放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的矛盾。通過新能源公交車的投放使用,淘汰了大部分老舊柴油客車,促進了新舊動能轉換,實現了節能減排、綠色出行的目的。
同時,在遵循“維持原樣運營”的基礎上,逐步開通新線路、重點調整優化串聯鄉村和風景區的旅游線路,使群眾出行更便捷。先后開通了到日照機場、五蓮山滑雪場等5條城鄉公交線路。其中,C202線與臨沂市公交在浮來山實現對接,這既是對日照和臨沂兩市《合作框架》的具體落實,也為融合兩市經濟、文化、旅游,發揮好日照市特色和優勢,走好具有日照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作出交通先行貢獻;C106線串聯了新市區、日照西綜合客運站及日照機場,有力助推高鐵時代旅游經濟發展。2019年優化調整6條線路,更加方便了城鄉居民的出行,尤其是C129線延伸至花仙子景區,解決了市民出行、旅游“最后一公里”問題。
在創新經營模式上,日照公交能源集團在主干線路開通“大站快車”,進一步提升公交服務水平。目前,已在市區至嵐山區政府、浮來山、五蓮汽車站三條通往區縣的主干線路上試運行了大站快車模式,單程節約出行時耗20多分鐘,提高了乘客出行效率,受到社會一致好評。
城鄉公交一體化改造完成后,日照公交能源集團著力打造智慧公交體系,提升公交信息化服務水平。一是所有城鄉公交車輛都安裝一體機,接入集團智能調度平臺,通過平臺系統對車輛進行智能調度,有效提升了車輛運營管理效率。二是依托智能調度平臺,城鄉公交車輛全部實現了語音報站和“新出行”手機APP查詢功能,使群眾隨時掌握車輛運行動態,有效解決了老百姓“盲乘”問題。三是所有城鄉公交車輛全部實現了支持自助投幣、刷卡、手機APP掃碼乘車、支付寶等多種支付方式,拓展了智慧公交的服務內容和方式,使群眾出行更便捷,社會反響強烈,城鄉居民的平等感、獲得感和幸福感顯著增強。“城鄉公交一體化,惠民服務樂萬家”品牌形象逐漸深入人心。
按照《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的明確要求,要“探索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規劃、建設、管理模式,完善城鄉公共服務統籌推進機制”。記者在日照公交能源集團采訪時深切感受到,日照市在全國地區級率先建立起全域公交一體化運營和服務網絡,在破解城鄉二元經濟結構、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上邁出了重大步伐,有力助推城鎮產業結構調整、縮小城鄉差距、實現轉型升級,讓城鄉血脈緊緊相連,給城市和農村注入了新的發展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