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面氣象觀測業務調整后,不僅實現了降水、氣溫、風向、風速、氣壓等氣象要素的自動化觀測,而且大幅提升了氣象觀測數據資料傳輸的時效性,但是因為地面觀測儀器處于全天候運行狀態,長期運行中也會出現一些故障問題而影響測報質量。因此,本文主要結合新疆巴州焉耆縣氣象局地面氣象觀測業務實際,分析探討了業務調整后地面氣象觀測質量控制對策,以供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地面氣象觀測;業務調整;質量;控制對策
引言
隨著現代氣象業務的不斷發展,我國各級氣象部門均先后實施了地面氣象觀測業務調整,對地面氣象觀測系統、觀測任務以及業務流程等方面均進行了優化調整,促使氣象要素觀測實現了自動化、智能化操作。焉耆縣氣象局自地面氣象觀測業務調整后,不僅大大提升了氣象觀測數據資料傳輸的時效性,而且還節約了人力資源,降低了觀測人員的勞動強度。但是,由于地面氣象觀測業務調整后對于觀測儀器、通訊系統等各個方面的依賴性特別強,并且測站儀器設備長期處于全天候運行狀態,若維護檢修不及時也會發生一些故障問題而對地面氣象觀測質量造成不良影響。基于此,本文首先闡述了業務調整后地面氣象觀測業務常見故障及應急處理方法,并給出了科學有效的質量控制對策,以確保焉耆縣地面氣象觀測業務的高效開展。
1.業務調整后地面氣象觀測常見故障及處理方法
1.1 自動氣象站故障分析及處理
在地面氣象觀測工作中,業務工作人員一旦在值班過程中發現在新型自動氣象站監控軟件頁面上顯示“觀測失敗次數”較多。應該先將主程序關掉,接著重新啟動計算機,隨后開啟自動氣象站監控軟件,彈出“打開自動站失敗”的提示,將沒有辦法獲取相應的觀測數據。假如在這之前未發生復雜天氣現象,供電也沒有異常,在對備份計算機進行更換之后,發現自動氣象站仍舊沒有辦法正常開啟,則意味著測報軟件比較正常;采集器電源插頭插座和采集器指示燈都無異常;對地面氣象觀測儀器的各種接口加以檢查,假如連接不牢靠就應該重新進行插拔,假如故障問題仍舊沒有得到有效解決。業務工作人員可在監控操作軟件界面上將采集器終端打開,若通過檢查發現主采集器同采集器之間的連接線路均屬于正常狀態,通信線路也沒有任何異常,則故障問題極有可能是由于采集器數據紊亂所帶來的。這個時候應該對采集器進行復位操作,在開展復位操作之前,應該及時把采集器內的全部數據加以拷貝,在數據卸載完成以后,將所有的觀測數據復制至對應的文件夾內加以存儲,便于下次進行運用。在氣象數據備份完成以后,需要即刻對采集器進行重新啟動,其操作步驟依然是逐次關掉采集器交流、直流電源開關,等到指示燈不亮之后,開啟交流和直流電源開關,假如采集器指示燈可以恢復至閃爍狀態,則在監控軟件內一般會正常顯示數據信息,這意味著故障問題得到恢復,確保地面氣象觀測業務恢復到正常狀態。
1.2電源故障分析及處理
地面觀測業務的開展通常由市電進行供應,電纜線敷管鋪設在地下管道內進入測站室內或者觀測場。在地面觀測業務運行過程中有時候也可能會因為施工、復雜天氣、老化、鼠咬、老化等各類因素的影響而出現斷電現象。面對突發性斷電故障,氣象臺站應該及時采用發電機進行發電,而且氣象臺站所配備的 UPS 蓄電池能夠確保氣象臺站在短時間內正常供電。為了確保發電機以及UPS 蓄電池都可以在出現斷電故障后及時為氣象臺站正常供電,平時就需要做好UPS蓄電池以及發電機的日常維護管理工作,應對UPS蓄電池定期進行充放電以及電池儲電性能的檢測,確保其性能保持不變狀態。平時應把發電機放到測站合適的地方,確保出現故障時可以對發電機隨時使用。
1.3通訊系統故障分析及處理
在地面氣象觀測業務中,若通訊線路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亦或是通訊設備發生了故障,則往往會形成網絡不通暢的狀態,從而致使氣象要素觀測數據上傳失敗。所以,在值班時,測報人員應定期查看有關的數據文件是否能夠正常自動上傳,假如發現存在滯留文件或者出現警報提示,則意味著發生了通訊系統故障問題,往往會引起氣象測報文件傳輸異常狀況,此時工作人員應該第一時間利用Ping命令對網絡進行檢查,觀察是否保持正常連通,假如網絡運行有異常問題出現,那么勢必意味著通訊系統出現了故障問題。針對網絡故障,可采取以下措施進行應對,一方面可立即采用無線上網卡,在計算機的USB接口區域將無線上網卡插上,在彈出窗口內進行自動連接,此時網絡便能夠第一時間恢復至正常狀態;另一方面還可以利用寬帶ADSL進行上網,及時打開model以及路由器,同時對接口的網線進行及時更換,等到連接成功,對自動獲取的新IP地址進行更改,這樣測站通訊系統便可以恢復正常。
2.地面氣象觀測質量控制對策
2.1加強業務運行的監控管理
業務調整后,對于各類觀測設備的運行監控以及管理也提出了更多全新的要求。特別是新型自動氣象站監控以及短信報警系統的應用,實現了對測站觀測儀器的實時監控,并且附帶短信報警提示,便于業務工作人員對問題進行及時有效處理。氣象部門平時應加強業務監控管理,一但發現異常,測站應及時安排專業的技術人員對故障發生的原因進行剖析判斷,并找出故障區域,盡可能在較短時間內加以解決,確保地面氣象觀測業務的穩定開展,提升觀測數據質量。
2.2加強技術保障工作
基層氣象部門應爭取上級部門的支持,不斷強化技術保障能力建設。全面梳理故障類型和清單,對故障維修手冊內容進行完善,明確相關部門的維修職責,還要對定期巡檢技術裝備情況,增強日常維護保養業務的規范性水平和裝備維修效率。對于本站無法處理的故障問題應及時向上級氣象部門求助,上級單位可以安排專業的技術保障人員遠程進行指導。此外,還可以加強氣象裝備保障技術平臺的建設,促使保障業務流程規范和相關制度的平穩運行,減少故障的發生幾率。
2.3加強觀測人才的培養
為了盡可能滿足業務調整后地面氣象測報對于高素質人才的需要。各級氣象臺站應強化對觀測人員業務能力的培養工作,特別是基層氣象部門應該尤為重視。第一,觀測人員自身在值班工作中也應及時總結經驗,在碰到技術壁壘時需要第一時間向他人請教,亦或通過上網學習以及查找解決方法,逐漸完善自身不足,并且及時更新自身專業氣象測報知識結構;第二,應在原來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做好新技術、新方法以及新裝備等方面的測報業務培訓工作;第三,應改善工作環境,積極引進高層次人才,為提升地面氣象觀測業務質量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撐。
3.結語
地面氣象觀測業務作為各項氣象業務開展的基礎,該項工作對氣象工作水平的高低產生直接影響。而自業務調整之后,氣象事業發展態勢更為強勁,對地面氣象觀測業務的各項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在地面氣象測報工作中,氣象部門應加強測報業務的運行監控管理,落實好氣象裝備保障工作,而觀測人員更應與時俱進,加強新業務、新儀器、新技術的學習,不斷提升業務能力,為把控好地面氣象觀測質量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邵艷芳,李憲光,許東紅.地面氣象觀測業務改革調整后臺站觀測質量提升對策[J].寧夏農林科技,2012(12):265-266.
[2]李艷麗.地面氣象觀測業務調整后觀測質量提升對策[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04).
作者簡介:白玉蓮(1973-),女,漢族,河南尉氏縣人,大專學歷,工程師,從事氣象地面觀測、氣象為農服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