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結合大足區氣象局實際,首先簡要概況了地面氣象觀測業務改革調整的意義,接著分析了業務調整后地面氣象觀測數據異常的處理方法,最后給出了幾點業務調整后地面氣象觀測質量控制對策,僅供相關部門進行參考借鑒。
關鍵詞:業務調整;地面氣象觀測;控制對策
引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氣象業務的不斷拓展,地面氣象測報的自動化水平逐漸增強,測報質量和測報效率均得到明顯提升。為了更好適應現代化氣象事業的發展步伐,促進氣象現代化體系建設的穩步推進,各級氣象部門對地面自動站觀測業務均進行了改革調整。當前,我國基本結束了人工觀測和自動化觀測并存的時代。自業務改革調整后,地面氣象觀測業務質量得到了提升,但在實際的地面測報工作中,受到外界多種因素的共同影響,經常會有各種問題。其中地面氣象觀測數據異常較為普遍,地面氣象觀測數據質量的精確度水平是影響天氣預報、氣象科研、風險區劃等氣象業務開展的關鍵。因此,增強業務調整后的地面氣象觀測質量刻不容緩。
1、地面氣象觀測業務改革調整的意義
隨著地面氣象觀測業務的不斷發展和進步,特別是氣象臺站引入新技術和新設備以后,大足區氣象局基本實現了氣象要素的自動化觀測,在氣象業務和氣象服務發展中占據著重要作用,同時在地面氣象觀測業務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是還存在有一些氣象要素信息要通過人工觀測的方式來實現,在編發各種氣象電報、編制地面氣象觀測記錄的年報表及月報表中仍然使用傳統的編制方式,難以發揮出自動化觀測的效益,不僅影響臺站的觀測效率,同時還增加了觀測人員的工作量。現行的氣象觀測業務很難適應氣象業務現代化的發展方向,所以,做好地面氣象觀測業務的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業務調整后地面氣象觀測數據異常分析處理
2.1分鐘和小時降水量不一致
在地面氣象測報工作中,測報人員會遇到分鐘和小時降水量不一致的情況。如,在監測設備上有分鐘降水量數據,但是小時降水量卻顯示空白。在記錄監測數據時應根據實際降水量,通過人工方式更改小時降水量數據,以實現數據質量控制;若不能及時更改小時降水量,會導致分鐘降水量與小時降水量累積不相等,嚴重影響地面氣象觀測質量。實際上,在正點時刻,地面測報業務軟件需要分析、處理地面氣象觀測數據信息,此時指示燈為黃色。如果指示燈顯示為綠色,則說明自動氣象站正常運行,此時對觀測數據進行更改,不會對氣象觀測數據質量產生影響。
2.2整點長Z文件內容異常的分析及處理
在正點時刻,當天觀測到的氣象要素數據信息都會借助于觀測系統向數據傳輸科發送,這些氣象要素均交由數據傳輸科保存、處理。地面氣象測報軟件運行的過程中,往往會遇到正點保存的長Z文件同實際觀測值之間有很大的差異,正點保存的長Z文件可能是舊的,這種現象會影響地面氣象觀測質量。有關人員應短時間內安排專業技術人員對業務計算機系統重新進行安裝。
2.3濕度數據異常的分析及處理
在地面氣象測報工作中,若測報人員發現濕度傳感器故障,應查看濕度傳感是否超過維護期,并做好維修保養,查看線路的連接情況,一旦發現問題,需及時維修線路。若在業務計算機上沒有濕度數據顯示,應輸入相應指令檢查是否顯示原始數據,若不能顯示,應對濕度傳感器進行檢查。濕度傳感器的輸出電壓在0~1 V之間,對應的相對濕度數據為0~100%。主要通過模擬信號來輸出數據,可以利用萬用表檢測濕度傳感的輸出電壓值是否在0~1V之間,若不在,則說明濕度傳感器故障,應重新更換,反之則可能是采集器通道故障或其他原因造成的。
3.業務調整后地面氣象觀測質量控制對策
3.1加強業務學習,增強業務技能
大足區氣象局應結合本部門實際業務需求,積極組織業務人員認真研讀改版后的《地面氣象測報業務軟件》操作使用方法、數據格式文件、相關技術要求、業務調整地面氣象觀測技術規定等,對業務流程進行全面掌握,保證業務調整后地面氣象觀測業務工作可以順利開展。定期組織地面測報業務進行業務學習,主要是學習地面氣象觀測知識、自動站日常維護、業務規章制度等方面的內容,通過查漏補缺的方式來鞏固自身的業務技能;為了保證新人快速適應觀測工作,業務骨干可以手把手的將業務知識、數據處理、設備運行監控、日常維護等知識傳授給新人,確保全體測報人員都能適應業務改革調整的要求,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將地面氣象觀測數據質量控制工作做好。
3.2加強觀測儀器的日常管理維護
將氣象觀測儀器日常管理和維護工作做好是確保地面氣象測報工作正常開展的基礎,由于氣象測報具有復雜性和多樣性特征,在儀器管理和維護中的難度大幅度增加。實際地面氣象測報中,禁止測報人員在臺站業務計算機上安裝同業務工作無關的軟件和應用程序,嚴禁在業務計算機上儲存與自動站觀測數據不相關的資料信息。將殺毒軟件和防火墻均安裝到業務計算機上,并定期升級殺毒軟件,可在計算機上安裝360安全衛士,定期對計算機系統進行檢測,做好計算機病毒和木馬的查殺,防止惡意軟件危害業務計算機,增強系統的安全性水平。另外,經常查看采集器、傳感器等儀器設備的運行情況,應保證設備表面清潔干凈和性能良好;檢查氣象要素數據是否異常;查看電纜是否出現破損,各個部件的連接情況,交流供電是否存在異常,定期對UPS蓄電池進行充放電操作,為保證電池可隨時啟用,應對電池儲電性能進行檢測;應確保新型自動氣象站防雷設施良好,對接地電阻值進行測量。
3.3加強網絡運行監控與管理
隨著氣象探測設備的建成并逐漸投入使用,為監控和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了保障。新型自動站監控和短信報警系統的投入使用,可以24h監控觀測儀器運行情況,一旦發現異常可進行短信報警提示,提升了臺站地面觀測業務的自動化水平,責任人可及時發現故障問題,進而采取科學有效的應對措施降低臺站故障率,提高地面氣象觀測質量。因夜間也能持續工作,測報人員工作強度降低,增強了臺站數據傳輸率,可及時、高效的傳輸數據信息。
3.4加強職業道德教育
自地面氣象觀測業務改革調整后,部分觀測人員未能認識到氣象測報工作的重要性,缺乏愛崗敬業精神,工作責任心嚴重不足,這些均會對地面氣象測報工作的開展造成影響。應加強測報人員職業道德教育,將法制宣傳、先進事件宣講等進行結合,確保每位測報人員都能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并不斷完善,提升氣象觀測質量。
結論
隨著地面氣象觀測業務的改革調整,特別是新型自動氣象站等新技術和新裝備的投入運行,大足區氣象局實現了自動化觀測,促進了氣象業務和服務的發展,增強了地面測報質量。但與此同時,對測報人員的技術水平和業務能力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測報人員應對業務流程和觀測儀器設備的工作原理進行熟練掌握,避免異常數據的出現,確保地面氣象測報工作可以持續穩定的開展。
參考文獻
[1] 李劉,謝文,李知福 . 業務改革后地面氣象測報中數據異常的分析及處理 [J]. 北京農業,2015(15):176-177.
[2] 張智祥,王娟,祝明 . 自動氣象站改革后地面測報異常數據處理方法 [J]. 農業與技術,2014(6):204.
[3] 鄧珂 . 試論自動氣象站改革后地面測報異常數據處理方法 [J]. 科技展望,2016(24):151-152.
作者簡介:鄧志祥(1976-),男,漢族,重慶大足區人,本科學歷,工程師,從事氣象觀測、儀器維護、預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