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園皓



[摘 要]貴州的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較大,遠高于全國的平均水平,本文選取了2008——2016年間的貴州以及全國數據,采取描述統計的分析方法,分析了貴州省的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找出貴州省城鄉收入差距的形成原因,表明貴州省城鄉居民收入絕對差距在逐步擴大,且相對于全國,貴州城鄉收入差距縮小存在一定滯后,最后提出縮小貴州省城鄉收入差距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城鄉收入差距;恩格爾系數;描述統計;原因;對策與建議
[中圖分類號]F124.7 [文獻標識碼]A
1 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貴州經濟保持著較高速度增長。自2011年以來,貴州經濟增長速度已經連續7年位居中國前三位。伴隨著生產總值的不斷增加,城鄉之間的收入差距問題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貴州省是我國貧困人數最多、貧困面積最大、脫貧任務最重的省,城鄉收入分配差距問題尤為突出,分析貴州省的城鄉收入差距并尋找解決對策,有助于打贏貴州脫貧攻堅戰,同步全面小康。
2 貴州省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2.1 貴州省農村居民收入概況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貴州農村居民純收入有著持續增長的良好趨勢,2016年貴州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8090元,相較于2008年的2797元,名義增長率為189.2%,雖然農村居民的收入實現了長期穩步增長,但是貴州省各縣(市、區)農村居民人均收入極不平衡,2016年貴陽市農村常住居民人均收入為12967元,為貴州省最高;相比黔西南州農村常住居民人均收入6314元,為后者的2.05倍。在貴州農村居民收入結構中,在2008年以前,家庭經營收入是主要來源,之后,工資性收入逐漸趕超家庭經營收入。
2.2 貴州省城鎮居民收入概況
貴州省城鎮居民收入也呈現出了較大的穩定增長特征,2016年貴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6743元,相較于2008年的11759元,名義增長率為227%,而貴州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貴州各縣(市、區)較為平衡,2016年貴陽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9502元,黔西南州為25282元,其余各市、區都在20000元-30000元之間。
2.3 貴州省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貴州省城鄉居民的人均收入差距十分巨大,2016年的農村居民純收入甚至趕不上2008年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5年貴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8147元,2016年貴州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達到8090元,可見,貴州農村的收入水平相對于貴州城鎮滯后10年以上。2008年至2016年貴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平均增長速度為8.52%,低于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平均增長率11.1%,但是由于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數遠大于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所以二者的絕對差距在不斷擴大,在2016年城鄉收入絕對差距達到18653元。由于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增長速度高于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平均增速,故城鄉收入比呈現減小的態勢。
2.4 貴州省九個地州市的城鄉收入差距分析
貴州省城鄉收入差距不僅體現在總的平均收入差距上,在九個地州市中也存在著很大的差別,貴陽市作為貴州的省會城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都有著絕對的優勢,而黔西南、黔東南等地區的人均收入相對于貴陽市普遍較低。
2016年貴州九個地州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較于2015年增速在9%上下波動,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速相比2015年保持在10%上下波動。城鄉收入差距依然明顯,各市的城鄉收入絕對差距平均為17165元。由城鄉收入比可以看出,貴州的民族地區城鄉收入差距較大,如黔東南城鄉收入比最高達到3.3。
2.5 貴州省城鄉收入差距與全國城鄉收入差距對比分析
與全國相比,貴州省在2008-2016年間的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絕對差距略小于全國的絕對差距,而城鄉收入比顯然高于全國,說明貴州的城鄉收入差距過大相較于全國更為嚴重。
由表3可以看到,2016年貴州城鄉收入比為3.31,高于同年全國的城鄉收入比,同時又等于全國在2008年的城鄉收入比,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貴州的城鄉一體化落后全國城鄉一體化8年以上。
3 貴州省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
3.1 生態環境原因
貴州全境地勢不平緩,平地面積的占比僅有3%左右。由于特殊的地理條件,貴州時常發生山體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災害頻繁、環境惡化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貴州農村的經濟發展,正是因為貴州特殊的生態環境,才導致了貴州省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高于全國。
3.2 農業人口素質低、基礎設施薄弱
貴州落后的農村教育,導致較為低下的農村人民素質,產生了“低素質屏障”效應。農村收入水平分布打破了正常的正態分布,而是收入水平越低,農村人民數量越多的“金字塔型”分布。這種收入分布格局,為提高全省農民收入水平增加了難度。
農業的基礎設施與生產經營方式十分落后,大量耕地只能夠滿足人們的日常生活需要,阻礙了農業結構的調整和農業產業化。與此同時,能直接促進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投入不足,阻礙了農業的發展。
3.3 制度障礙的制約
二元戶籍制對貴州省的發展產生了強大的阻礙作用。 限制了貴州省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市的移動, 使得大量的農村勞動力不能夠發揮最大作用, 縮減了部分農村勞動力的就業機會, 引起了城鄉收入差距的進一步擴大。
就業狀況對城鄉居民收入也有著極大的影響。21世紀以來, 貴州絕大部分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大規模地向發達的沿海地域轉移, 大量外出務工者既沒有打工所需的一技之長, 很難適應就業和城市生活的需求, 在激烈的競爭中沒有有效的競爭力,逐漸被淘汰,產生了就業難的問題,無法實現滿意的收入增長, 收入分配差距的擴大也是無法避免的。
4 縮小貴州省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對策與建議
要改變貴州現在落后的農村資金使用模式,同時也要增加對農業的資金投入力度,提高資金利用率,增強農業的經濟活力;全面發展農業科研,推廣現代化農業生產技術,使知識轉化為生產力,改變以往落后的粗放式的農村生產方式,培育專業的農業人才,增強貴州農業生產活力。要因地制宜,通過特色產業吸引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打造一批有吸引力的特色小城鎮,同時增強大城市的帶動能力,逐步實現城鄉一體化。
[參考文獻]
[1] 安海燕,洪名勇,朱青.貴州城鄉居民收入差異影響分析[J].農業經濟,2010(01).
[2] 劉開華,陳紅玲.貴州城鄉收入差距的演進及決定因素分析[J].西北人口,2013(34).
[3] 馮梅,史開國.貴州城鄉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原因分析及對策研究[J].文化交流,2013(07).
[4] 王莉娟.貴州省城鄉差距問題研究[J].時代金融.2015(10).
[5] 潘康,單曉婭,周蓮.貴州省城鄉差距分析與特征研究[J].調研世界,2016(03).
[6] 駱英.貴州民族地區縮小城鄉收入差距的思考——以貴州省黔西南州為例[J].中國商貿,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