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
[摘 要]當前我國高校的財政面臨人均經費較低和高校經費使用效率差等諸多問題,為此有必要提出新的對策。
[關鍵詞]高等教育;財政投入
[中圖分類號]G759.2 [文獻標識碼]A
1 我國高等學校財政投入存在的問題
各類的高等院校都在市場定位和辦學目標以及辦學的籌資途徑都做了發生了重大的變化,而與此同時也面臨了資金籌措與財政投入改革的問題,以應對教育經費的供給與需求的矛盾。在上世紀末出現了增加全國高等教育招生規模的政策的落實進而使得全國的高效的總體招生規模迅速擴展到了原來的五倍之多。財政撥款投入地區和投入高校差距較大。受到地區發展與高校的資源的不同從而使得我國的財政撥款在地區與高校之間的差距很大,這是非常不利于高校之間的穩定發展其具體來說可以按照地理位置與經濟發展情況將我國的地區簡單的劃分為直轄市和發達地區和中等發達地區以及欠發達地區四個部分。盡管我國一直以來比較關注教育事業的發展并且也一直增加了教育費用的支持,但當前受到經濟增長與產業格局的調整等的影響嚴重的使得我國的教育經費的水平較西方國家仍然較低并且彼此之間受到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差距巨大。若無其他籌資渠道將無法維持學校的正常教育工作的開展。與此同時由于教育重視程度的不同以及各地的教育性投資也會有差距,從而加大了彼此之間教育經費的差距。
教育經費使用效率低下。從總體來說我國年些年來雖然我國一直有加大對高校教育的教育性支出,中央財政除了年初的預算安排中確保了法定的預算教育經費增長與法定的要求之外并進行了逐年的增加,我國一直注重財政的支出并且加大對教育的經費投入進而依據經濟增長進行了每年的增加以此來維持教育事業的發展尤其是高等教育的發展。但總體來說仍不能滿足當期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更重要的是教育經費使用效率的低下并且已經成為了當前高等院校財政投入上的亟待解決的問題。在高等院校的教育體系中也存在著嚴重的人力資源浪費的問題加之大量的重復性的建設使得資源嚴重的浪費。高校存在著大而全和小而全的問題表現在經常出現高效的重復性建設的現象,好多盲目性投資對高校的教育并不能起到質量提高的作用,而職能部門設立的繁瑣也浪費了大量的人力資源并且人力資源的浪費進一步加重了高校籌資難得問題。高效校內資源得不到合理的優化配置并且作為一個獨立核算的經濟實體各大高校為了吸引生源和自身的名望和加大對量的追求但對于教育質量的提高并無用處且屬于資金的極大浪費。
銀行貸款過多以及財務風險突顯。面對龐大的入學規模與相應的師資隊伍和教學樓以及實驗設備和學生宿舍食堂等的條件都需要相對進行完善,因而面臨如此大的新的教育經費的投入高效亟需解決其籌資問題。這樣隨著高校的快速發展與教育事業的發展從而加大了向銀行的貸款。作為當前高校有益的臨時性資金需求的彌補商業銀行對高校的貸款在我國較為普遍。西南財經大學在全國的高校中率先向成都的農業銀行進行了貸款以用于維修學生的公寓。自此以后高校貸款的規模逐年得到了擴大這也這造成了高校的負債累累從而加劇了其財務風險突顯,負債經營成為了我國高等院校的教育發展的緊迫性問題,面臨巨額的貸款壓力使得各大高校面臨著嚴重的貸款利息支付的壓力進而使得其面臨著巨大的財務風險的壓力。當前存在諸多高校擁有大量的貸款而無法承擔起償還的壓力進而只能進行反復的銀行借貸,反而面臨更多的本金與利息支出這就形成了高校的惡性循環且無法實現其教育質量的提高。正是由于盲目地夸大貸款規模使得高校的還貸負擔加大以及財務風險加大。
2 完善我國高等學校財政投入的對策
在全國經濟發展水平高速提升的同時吉林省的經濟提升速度相對較為緩慢,經濟發展的滯后帶來的首要問題便是資金不足的問題其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制約吉林省的教育經費投入的問題從而直接影響了吉林省的高等教育經濟經濟投入不足的問題。在優化吉林省高等教育財政投入研究這個問題的基礎之上首先要協調經濟的發展與財政投入之間的關系問題。
首先就是要優化吉林省高等教育資源,針對吉林省內的資產進行盤活而對于存量資產的價值也要進行評估以此擴大資產的籌資方式,在職教二十條出臺的這一大的宏觀背景之下為吉林省的高等教育改革也提供了全新的思路。為其在改革教育理念這一方面也會有全新的重大突破。目前的我國的高等院校其是一個事業單位所以其不是以營利為目的的而是以教育為主而且也不會獲取任何的利潤,這就使得其在運行的時候是需要政府在資金方面予以大力的支持的而且這種支持是無條件的。這種形式在吉林省也是存在的而且吉林省對于財政的支持力度也在逐漸加大正是因為這種客觀環境的存在使得高等院校的會計核算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種形式,因為其在外部沒有任何的壓力且在內部而言又缺少相應的動力,所以其在實施的過程中缺少不斷進步和革新的動力。要解決吉林省高等教育財政投入這一問題還要從總量方面入手因為長期的總量投入不足的這一總量也是導致吉林省高等教育財政投入不足的一個重要矛盾,那么就需要從全新的角度進行改革對于財政投入體系以及制度都全方面的進行深入改革實現對于推動吉林省經濟的發展的一個有力的輔助作用,實現完美的雙向結合雙向影響的體系。
其次就是要充分發揮政府的主體作用。在市場經濟體制之下需要充分的發揮看的見的手的作用即政府的引導作用而對于吉林省內的大部分高等學校,其高等教育經費的主要來源還是大多數依賴于政府的資金支持,雖然近些年來開始逐漸的擴寬高等教育經濟的資金來源但是還是以政府的高等教育財政經濟投入為主,為了快速實現教育事業的發展以及產教的快速融合,政府應該充分的重視其在吉林省高等教育的財政投入方面的作用以保證對于目前的高等教育財政經費來源的充足穩定,根據實際目前的高校內部實際的在校人數的平均教育經費來逐漸提供高等教育經費的投入,并且與此同時也要保證教師的工資水平以及學生的人均經費使用在逐步增加,在體制內部確保省內的高等教育經費的財政撥款充分的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與此同時也可以考慮對于目前的制度環境進行深入改革針對目前高等學校教育經費不足的總量進行深入改革,對于目前的私人在面向高等學校財政投入的時候其制度本身存在的障礙也會使得財政投入出現不足的問題,破除其存在的障礙壁壘以后需要做的就是協調高等院校內部和市場當中的私人部門以及政府主體這三者之間的關系。政府在其對高等院校進行貸款的同時也要嚴格的通過各種嚴格的較為穩妥的措施控制其規模大小以及結構比例使得高校院校內部的負債比較較為合理且對于資金的來源也會合理安排,使得在高校內部的財政經費的安排上也會形成更加完整的體系。而對于負債的償還方面也應該充分的調動其積極性,將其財務的風險控制在合理的水平點以下,借助相關政策的指導來開拓新的財政投入渠道。
最后就是規劃吉林省高等教育的成本。高等教育的成本是指高等學校在一定的時間和范圍內為了能夠提供高等教育產品所需要的服務而在各種人力和物力方面所消耗的成本。而且這種成本不僅包括可可以用實際貨幣來衡量的成本而且還包括那些無法用貨幣來進行衡量的機會成本。我們可以用貨幣來進行衡量的成本包括高等學校為了能夠培養出各種層次和不同數量的學生來所購買的各種資源,這種資源不僅包括學校基礎建設的成本還包括購買設備的成本和開展更重活動所耗費的成本等而且還包括學生個人為了能夠接受高等教育而所花費的生活費和學習費用等。而那些無法用貨幣來進行衡量的成本是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就學校而言學校為了培養學生投入相當的資金從而失去了獲取其他收入的成本而學生為了能夠學習將資金投入到學校中來而失去了來自其他方面的收入,此外對于學生來說其喪失的成本還有為了學習而沒有獲得來自工作的報酬的收入。通過對于吉林省內的高等教育成本進行規劃來實現高等院校對于財政撥款的財政投入進行合理的使用以及分配從而大力的促進吉林省的高等教育的事業發展。
[參考文獻]
[1] 孫繼周.高等教育發展策略研究[J].科技風,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