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水鑫



【摘?要】 目的:研究妊娠合并甲亢患者12導聯心電圖變化情況與其妊娠結局、甲狀腺素水平及低體重出生兒發生率的相關性。方法:選取在本院產科診斷的120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對所有患者進行12導聯心電圖檢查,根據心電圖檢查結果,對心電圖正常患者以及異常患者的妊娠結局、甲狀腺素水平及低體重出生兒發生率的相關性進行分析。結果:心電圖異常組患者的病程明顯高于心電圖正常患者。同時,心電圖異常妊娠組患者異常妊娠率明顯高于心電圖正常患者;PR間期縮短、ST-T改變、竇性心動過速、竇性心動過緩、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患者的年齡、孕周、病程以及妊娠結局和甲狀腺激素水平無統計學差異;心電圖異常組患者的T3、T4水平明顯低于心電圖正常組,TSH水平明顯高于心電圖正常組。患者的心電圖情況與早產、流產、死胎、低體重兒等不良妊娠結局呈現正相關,與甲狀腺激素水平(T3、T4)呈現負相關,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妊娠合并甲亢患者12導聯心電圖變化情況與其妊娠結局、甲狀腺素水平及低體重出生兒發生率的呈現明顯相關,建議孕婦的心電圖改變可作為不良妊娠結局的先兆性指標在臨床應用。
【關鍵詞】 妊娠合并甲亢;心電圖;甲狀腺激素;低體重;妊娠結局
文章編號:WHR2019042048
妊娠合并甲亢是妊娠期女性常見的內分泌疾病。根據流行病學統計資料顯示[1],妊娠合并甲亢已經成為僅次于妊娠糖尿病的第二類妊娠期疾病,其發病率在0.5%~2.0%,其造成的流產率為26.0%,早產率為15.0%,根據臨床治療經驗,在妊娠合并甲亢疾病的早期,及時進行合理治療,母親和胎兒的妊娠結局良好,所以在臨床工作中,對于妊娠合并甲亢的早期治療和診斷具有積極的意義[2]。同時,甲亢患者由于內分泌功能的紊亂,容易造成患者的心血管系統的改變,加之患者由于妊娠造成的心血管系統負荷的增加,極易造成患者的甲亢性心臟病,對于孕產婦以及胎兒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本研究將通過妊娠合并甲亢患者12導聯心電圖變化情況與其妊娠結局、甲狀腺素水平及低體重出生兒發生率的相關性研究,為臨床治療以及不良妊娠結局的預防提供科學依據。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均來自于2015年1月至2018年9月在本院產科診斷的120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患者年齡23~45歲,平均年齡為(28.73±2.34)歲。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并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論證通過。
患者入選標準:納入標準:1)患者均符合甲狀腺亢進臨床標準;2)所有患者均為首次妊娠;3)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患者既往均無患病史,均無化療以及放療史;2)患者無嚴重心臟疾病、肝腎疾病、糖尿病等;3)所有患者均為已婚患者,患者意識清醒,無溝通障礙。
1.2?研究方法
對所有患者進行12導聯心電圖檢查,根據心電圖檢查結果,對心電圖正常患者以及異常患者的妊娠結局、甲狀腺素水平及低體重出生兒發生率的相關性進行分析。
1.3?觀察指標
1)心電圖正常組和異常組患者基礎資料對比觀察。分別對兩組患者的年齡、孕周、妊娠結局以及病程進行對比觀察。
2)心電圖異常患者的基礎資料對比觀察。對心電圖異常患者基礎資料進行對比觀察。
3)兩組患者的甲狀腺激素水平對比觀察。分別于患者入組后第2天,對患者進行空腹靜脈采血4mL,(3000r,15min)離心,取上清液,使用ELISA法對患者的甲狀腺素(T4)、三碘甲狀原氨酸(T3)、促甲狀腺激素(TSH)等指標水平進行對比觀察。兩組患者的試劑均來自上海酶聯免疫有限公司,操作流程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
4)心電圖結果與妊娠結局、甲狀腺水平、低體重新生兒相關性分析。使用spearman相關性分析,對患者的心電圖結果與妊娠結局、甲狀腺水平、低體重新生兒的相關性進行分析。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分析。其中計量資料以(±s)表示,計數資料以[n(%)]表示,P<0.05為有統計學差異。
2?結果
2.1?心電圖正常組和異常組患者基礎資料對比
患者的12導聯心電圖檢查發現心電圖異常患者71例,心電圖正常患者49例,心電圖異常患者中,PR間期縮短患者17例,ST-T改變患者11例,竇性心動過速患者19例,竇性心動過緩患者12例,房性早搏患者11例,室性早搏1例。心電圖正常組和心電圖異常組患者的年齡、孕周之間無統計學差異(P>0.05),心電圖異常妊娠組患者異常妊娠率明顯高于心電圖正常患者。詳見表1。
2.2?心電圖異常患者的基礎資料對比觀察
心電圖異常患者PR間期縮短、ST-T改變、竇性心動過速、竇性心動過緩、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患者的年齡、孕周、病程以及妊娠結局無統計學差異(P>0.05)。詳見表2。
2.3?兩組患者的甲狀腺激素水平對比
心電圖異常組患者的T3、T4水平明顯低于心電圖正常組,TSH水平明顯高于心電圖正常組(P<0.05)。詳見表3。
2.4?心電圖異常組患者甲狀腺激素水平對比
心電圖異常患者PR間期縮短、ST-T改變、竇性心動過速、竇性心動過緩、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患者的甲狀腺激素水平無統計學差異(P>0.05)。詳見表4。
2.5?心電圖結果與妊娠結局、甲狀腺水平、低體重新生兒相關性分析
通過對心電圖異常患者的妊娠結局、甲狀腺水平相關性分析,患者的心電圖情況與早產、流產、死胎、低體重兒等不良妊娠結局呈現正相關,與甲狀腺激素水平(T3、T4)呈現負相關,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5。
3?討論
妊娠合并甲亢患者的發病率呈現逐年遞增態勢,隨著現代社會節奏的加快以及二胎政策的放開,高齡產婦逐漸升高,因此造成的妊娠合并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也在增多,此類患者由于生長激素以及甲狀腺激素水平的異常分泌,通常會造成不良母親和胎兒結局[3],有研究報道顯示[4],在妊娠期間發生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患者的心臟功能性結構改變風險明顯上升。本研究旨在通過對心電圖結果與患者的妊娠結局、甲狀腺水平的相關性分析,為臨床診斷和治療效果的判定提供科學依據。
本研究中,通過對心電圖正常和異常患者的基礎資料進行對比,兩組患者的年齡、孕周之間無統計學差異,但是其妊娠結局之間存在統計學差異。分析認為,隨著患者的長期甲狀腺功能的亢進,患者的基礎代謝水平以及心臟氧交換水平較長時間處于高負荷狀態,長期心血管系統的血流動力學水平升高以及神經內分泌系統的紊亂,患者的膈肌上抬水平明顯,水鈉潴留現象較為嚴重,患者心臟功能長期高負荷運轉,最終造成患者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通過對患者甲狀腺水平的對比觀察,心電圖異常患者的甲狀腺水平明顯高于心電圖正常患者。分析認為,患者的甲狀腺功能的持續亢進,患者心肌細胞的新陳代謝水平明顯降低,患者心臟功能明顯下降。孫天時[5]在甲亢妊娠期婦女的心電圖改變情況中指出,隨著患者心電圖的改變,患者的甲狀腺腺水平明顯上升,與本研究結果相互印證。
另外,通過對不同心電圖改變患者的基礎資料以及甲狀腺激素水平的分析,PR間期縮短、ST-T改變、竇性心動過速、竇性心動過緩、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患者的基礎資料以及激素水平之間的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提示,患者的不同心電圖的改變,患者的甲狀腺水平以及不良妊娠結局的情況均不存在差異,提示心電圖的以上異常反應均可作為妊娠合并甲亢孕婦不良結局的可靠依據,在臨床工作中,發現對以上患者及時采取臨床措施,對于患者的不良結局以及新生兒的低體重率均有良好的預防作用。束曉明等[6]在對妊娠合并甲狀腺亢進患者的分析中指出,患者的任意心電圖改變,均可以作為患者的妊娠不良結局發生的重要依據,與本研究結果相互印證。目前,推測認為,在甲狀腺亢進妊娠患者中,患者的甲狀腺激素升高的同時,患者的神經肌肉興奮性增強,機體耗氧量明顯上升,患者的基礎代謝率明顯上升。隨著這一狀態的持續,患者的血管痙攣明顯加劇,患者去甲腎上腺素以及血管緊張素明顯上升,在甲狀腺激素參與的三羧酸循環中的磷酸化受到明顯抑制,機體能量以ATP形式儲存明顯抑制,進而導致不良妊娠結局的產生。
綜上所述,妊娠合并甲亢患者12導聯心電圖變化情況與其妊娠結局、甲狀腺素水平及低體重出生兒發生率的呈現明顯相關,建議孕婦的心電圖改變可作為不良妊娠結局的先兆性指標在臨床進行應用。
參考文獻
[1] 朱代玉,楊永碧,李麗.妊娠合并甲亢對母嬰代謝指標及預后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7,32(12):2605-2608.
[2] 胡鳴.低劑量丙硫氧嘧啶對妊娠合并甲亢患者妊娠結局和肝功能的影響[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7,25(11):751-754.
[3] 王安娜.促甲狀腺激素水平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患者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8,33(10):2214-2216.
[4] 岳波.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孕母對新生兒胎齡、出生體質量及甲狀腺功能的影響[J].兒科藥學雜志,2017,28(11):5-8.
[5] 孫天時.觀察分析妊娠中晚期孕婦心電圖的改變情況[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17):157-158.
[6] 束曉明,周曉燕,呂述彥.妊娠合并甲亢的妊娠結局分析[J].現代儀器與醫療,2016,22(02):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