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雨梅

【摘?要】 目的:分析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重型顱腦損傷術后偏癱肢體康復效果的影響。方法:選取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在本院治療的重型顱腦損傷術后偏癱患者3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研究組15例和對照組15例,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干預,研究組采用早期康復護理干預,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及并發癥發生率。結果: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為93.3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0.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為6.66%,明顯低于對照組的60.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重型顱腦損傷術后偏癱肢體康復實施早期護理干預,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 重型顱腦損傷;偏癱肢體;早期康復護理干預
文章編號:WHR2019021235
重型顱腦損傷是由于暴力直接或者間接作用于頭部導致的顱腦組織損傷重癥,患者往往會昏迷6h以上或者二次昏迷,預后較差,致死致殘率非常高[1]。主要表現為患者意識喪失、偏癱失語、惡心嘔吐、甚至癲癇發作,如果損傷腦干會出現呼吸障礙,出現腦疝危及生命[2]。重型顱腦損傷術后肢體偏癱患者進入恢復期后的康復鍛煉是非常重要的。給患者實施早期康復護理干預,能有效降低不良反應發生,改善偏癱肢體的僵硬、畸形及運動障礙等癥狀,作者選取30例患者進行研究,效果顯著,具體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在本院治療的重型顱腦損傷術后偏癱患者3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每組15例患者。研究組采用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干預。對照組男女比例8∶7,年齡22~56歲,平均年齡(36.8±6.3)歲;摔傷2例,車禍9例,鈍器致傷4例;左側偏癱7例,右側偏癱8例。研究組男女比例10∶5,年齡23~55歲,患者平均年齡為(35.1±5.8)歲;車禍10例,摔傷2例,鈍器致傷3例;左側偏癱9例,右側偏癱6例。兩組患者在年齡、病因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對比研究。
1.2?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干預,給予患者日常飲食指導、藥物治療、高壓氧治療等等。研究組在此基礎上實施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1)臥位。把床頭抬高30°以便于靜脈血回流,利于腦水腫的消除。腦脊液鼻漏的患者采取半坐臥位,腦脊液耳漏的患者把頭偏向患側,防止逆流造成顱內感染。2)肢體康復,早期護理人員對患側肢體進行推、拿、捏、敲打、按摩等被動活動,針對全身大關節,包括肩關節,肘關節,腕關節,胯關節及膝關節等可以做屈伸、外展、內收及外轉等動作,按照由小到大的幅度循序漸進操作,隨著患者的康復情況,患者可以借助器械或者其他輔助形式自行完成肢體的康復運動,慢慢提高四肢功能及生活自理的能力。3)認知功能康復。護理人員多與患者進行言語溝通增加對大腦信息刺激量,引導患者認識身邊的各種事物,幫助其恢復大腦的各項生理功能。4)呼吸道保持通暢。讓患者采取側臥位或者平臥位把頭偏向一側,防止呼吸道分泌物誤吸。根據患者病情必要時可行氣管切開術。
1.3?觀察指標
觀察指標包括:護理滿意度和并發癥發生率。采用填寫調查問卷方式,統計患者護理滿意度,滿分為20分,≥18分為非常滿意,12~17分為滿意,<12分為不滿意,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率+滿意率。并發癥包括:肢體腫脹、活動受限、肌肉萎縮。并發癥發生率=(肢體腫脹+活動受限+肌肉萎縮)/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以SPSS 17.0統計軟件分析本次重型顱腦損傷術后偏癱肢體康復實施早期護理干預的數據,以百分數(%)表示計數資料并且用χ2表示檢驗結果,差異在P<0.05時,存在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研究組與對照組護理滿意率對比
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為93.3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0.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研究組與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研究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為6.66%,明顯低于對照組的60.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重型顱腦損傷在神經外科是非常危重的疾病,患者入院時通常都是意識喪失的狀態,偏癱失語,四肢功能障礙,治療的首選就是手術治療,修復受損的顱骨及其腦組織[3]。該病具有患者昏迷時間長,死亡率高,病情變化快,并發癥多等特點。所以護理工作也很復雜實施難度較大,為了鞏固手術治療效果搶救患者生命,進行早期康復護理干預非常重要,該護理模式能夠改善受損的神經功能,有利于建立大腦側支循環,及時對受損的腦細胞供血供氧,促進大腦功能的恢復[4]。肢體康復能很好地預防肌肉萎縮并且加快四肢運動功能的恢復,患者正確臥位的選擇有效減少并發癥的發生,與患者的言語溝通更能幫助其恢復大腦認知功能[5]。所以說早期康復護理是綜合的對癥護理方法,既可以節約醫療成本,還能減輕患者家屬的經濟負擔,始終把減輕病痛,促進康復,保護生病作為護理工作的基本準則,護理人員始終履行自己的職責,用真誠服務于每位患者。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為93.3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0.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為6.66%,明顯低于對照組的60.0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重型顱腦損傷術后偏癱肢體康復實施早期護理干預,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張之娟.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重型顱腦損傷術后偏癱肢體康復效果的影響[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8,29(18):3005-3007.
[2] 葛建英,楊靜.早期康復護理對重型顱腦損傷術后偏癱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8,3(27):171-172.
[3] 任麗哲.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重型顱腦損傷術后偏癱肢體康復效果的應用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73):273.
[4] 任海艷.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重型顱腦損傷術后偏癱肢體康復效果的影響[J].中國社區醫師,2018,34(23):147-148.
[5] 黃現平.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重型顱腦損傷術后偏癱肢體康復效果的影響[J].山西醫藥雜志,2018,47(13):1621-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