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 強 葛黨朝
(西安地鐵運營分公司,710018,西安∥第一作者,工程師)
西安地鐵目前在運營線路3條,運營里程共計91.31 km,設66座車站、3個車輛段、3個停車場及1座控制中心。隨著地鐵線網的快速發展,能源消耗尤其是電能消耗費用占運營成本的比例逐漸加大。西安地鐵各類能耗中,電能占90%,熱力占6%,天然氣占2%,水占2%。為減輕運營經濟壓力,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節能降耗勢在必行。此外,國家及地方政府對于重點用能企業的能源管理工作要求近年來逐步提高。能源消耗定額是政府考評企業年度節能工作的重點內容之一。
自2015年開始,西安地鐵為改變能源管理被動局面、實現全員參與節能工作,結合歷史能耗數據,從車站客流、車站設備配屬及面積、不同季節的設備運行特征等多個緯度出發,研究并制定了車站、場段動照電能定額標準,細化了定額責任分配、定額考核及獎勵標準,通過電能定額管理的試行及完善調整,有效推動節能工作全員參與,使人員節能意識明顯提高。
定額管理研究工作目標是:研究制定電能定額標準,明確管理責任;通過定額管理全面了解西安地鐵能耗現狀,有效判斷節能工作薄弱環節,確保節能工作有的放矢;通過定額管理促進相關人員從“要我節能”到“我要節能”的思想轉變,提高地鐵運營人員的整體節能意識。
地鐵系統設備種類繁多,供電回路復雜、交叉點多。多數設備、單體建筑、樓層、用電單位等用電不具備計量條件。地鐵停車場及車輛段(以下簡為“場段”)區域面積大、常駐人員多、人員流動性大。這些給電能數據統計、能耗定性分析及節能責任劃分等工作帶來一定困難。
為做好電能定額管理研究工作,西安地鐵以供電回路核查為切入點,結合圖紙逐項對車站和場段各單體建筑、單體建筑中的各樓層及相關系統供電回路進行排查,梳理各電源回路供電范圍及計量現狀,為下一步定額管理深入研究奠定基礎。
定額管理對象按照“具備計量條件的最小分類用能單位,通過管理手段可以加以控制”的原則進行確定。據此原則,結合供電回路及計量條件梳理情況,以及能耗歷史數據積累現狀,最終確定現階段西安地鐵能耗定額管理范圍主要為車站及場段的動力及照明用電。
綜合參照車站客流及建筑面積、設備不同運行工況下的歷史能耗數據,針對不同類型的車站,制定與其相匹配的能耗約束值,以作為車站用電的能耗定額標準。
2.1.1 車站用電量同客流及車站面積關系
2015年西安地鐵1號線車站總動力及照明用電量為 3 283.48 萬kWh,同比減少0.20%;客流量為1.35億人次,同比增加1 355.71萬人次(增幅達11.2%);西安地鐵2號線車站總動力及照明用電量為 3 740.01 萬kWh,同比下降0.04%,客流量為2.08億人次,同比增加3 068.44萬人次(增幅達17.3%);線網車站平均動力及照明用電量為5 355 kWh/(站d),同比下降0.28%。車站用電量、面積及客流關系圖如圖1所示。

a) 1號線

b) 2號線
根據圖1的數據統計及分析,可以看出:
(1) 2015年西安地鐵1、2號線客流量共增加4 424.15 萬人次,而車站動力及照明用電與2014年相比基本保持不變。經分析,在運營初期,客流的增加必然會增加車站空調、電扶梯、自動售檢票等設施的用電量;當車站客流量達到一定規模時,車站客流相關設備基本達到設定的固有用電量,客流波動幅度對用電量的影響相對較小,且為離散型關系。因此,客流量僅作為車站動力及照明電能定額標準制定的參考因素。
(2) 車站動照用電量與建筑面積相關性顯著。由于車站面積與設備配數關聯性較大,因此,在制定車站動力及照明電能定額標準時,需將車站按照面積大小進行劃分,并將車站面積作為不同車站能耗定額標準的重要指標。
2.1.2 車站用電量與設備運行工況關系
西安地鐵1、2號線車站用電量與設備運行工況(空調季、非空調季)的關系見表1、表2。
由表1及表2可見:
(1) 各車站空調季月均用電量均高于非空調季??梢?設備不同運行工況對車站能耗影響較大。因此,在制定車站能耗定額標準時,應區分不同的設備運行工況。
(2) 2014、2015年各車站非空調季能耗波動小,空調季能耗波動相對較大。這反映出各車站在空調季期間對設備的節能控制水平不一。這是后續需要進一步加強節能管控的重點內容。
2.1.3 車站能耗定額標準
根據數據統計以及測算分析,車站動力及照明用電的能耗定額應主要從車站面積、設備運行工況(空調季和非空調季)出發,取相同維度下的車站歷史平均動力及照明耗電量作為定額標準。具體如表3所示。

表1 西安地鐵1號線車站用電量與設備運行工況的關系 萬kWh

表2 西安地鐵2號線車站用電量與設備運行工況的關系 萬kWh

表3 各車站動力及照明電能定額標準
2.1.4 車站電能定額管理責任主體
車站僅能統計到總動力及照明用電量,對各子系統能耗數據卻無法分項統計。為更好地實現車站動力及照明能耗定額管理的便利性及統一性,責任主體宜按照屬地管理方式劃分。由客運部(站務)作為車站動照能耗定額的責任部門,履行車站管轄范圍內的所有節能監督職責,發現及制止其它部門、專業及外單位存在的節能問題, 對各車站電能定額指標負責。
2.2.1 場段能耗與設備運行工況的關系
場段能耗主要為生產、生活和辦公用電。其用電量與季節變化關系大,全年用電量趨勢總體呈正弦波,即空調季(5—9月)、取暖季(1—4月)用電量高,過渡季(10—12月)用電量相對較低。場段變電所年動力及照明用電量變化如表4、表5所示。

表4 車輛段某變電所動力及照明用電量統計

表5 停車場某變電所動力及照明用電量統計
2.2.2 場段能耗定額標準制定
統計現有各場段變電所動力及照明用電量的歷史數據,按照各年度用電量趨勢,取相同趨勢月份的平均動力及照明用電量作為定額標準。場段用電主要為生產、生活和辦公用電,因此場段動力及照明電能定額標準按照季節維度進行劃分(見表6)。
2.2.3 場段電能定額管理責任主體
受現有計量條件限制,場段動力及照明用電只能計量至各變電所的400 V進線側。各變電所涉及的用電部門較多,無法分項統計用電量。場段動力及照明電能定額管理的責任主體主要在各變電所涉及的用電部門中選取。選取原則主要為:
(1) 管理實施便利性原則:責任主體在定額區域或周邊均有人員辦公,便于管理實施。
(2) 管理責任均衡性原則:均衡各部門管理責任,整體提升節能意識。
根據以上原則,西安地鐵運營分公司統籌考慮、合理安排,確定機電部、工電部、通號部、車輛部、辦公室、物資部分別作為場段各變電所電能定額管理的責任主體,履行日常節能監督檢查工作。

表6 西安地鐵場段動力照明電能定額標準
西安地鐵電能定額管理處于初期試行階段。為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鼓勵員工全面參與節能工作,西安地鐵按照重獎勵、輕考核的原則進行電能定額考評標準的制定,以推動電能定額管理工作的良好持續發展。
3.1.1 定額考核標準
定額考核分為1—4月、5—9月、10—12月等3個考核周期。責任主體部分嚴格控制考核周期內管轄車站或場段各區域的動力及照明用電量,不得超出定額指標??己酥芷趦榷~管理區域實際用電量超出定額標準共分為3個等級(10%以內、10%~20%、20%以上),每個超標等級對應不同的考核分數;同時針對各責任主體部門在履行節能監督檢查過程中發現其它部門、專業存在的節能問題,結合問題嚴重程度按單件問題進行考核。
3.1.2 定額獎勵標準
考核周期內,車站或場段各區域實際動力及照明用電量低于定額標準共分為3個等級(5%以內、5%~15%、15%以上),每個達標等級對應不同的獎勵分數。
通過開展電能定額管理工作,西安地鐵車站動力及照明用電量由2014年的5 524 kWh/(站d)降至2016年的5 328 kWh/(站d),下降幅度達到3.5%,車站年平均節約電費約120萬元;2016年第4季度場段動力及照明用電量為892萬kWh,較2015年季度下降32萬kWh,節約電費約27萬元。車站及場段動力及照明用電量整體控制情況較好,定額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電能定額管理工作進一步加強了內部能耗管理控制,增強了廣大員工整體節能意識,促進了各部門建立長效節能管理機制,全面貫徹落實用能、節能管理的相關要求,逐步改變了前期能源管理工作的被動局面。
西安地鐵總結了近年來的電能定額管理工作實踐經驗,取得了一定的節能效果,同時也發現了目前節能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下一步節能發掘潛力,為后續節能工作的良好發展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