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勇全
(四川省資陽市外國語實驗學校 641300)
基本不等式是高中數(shù)學的重要內容,也是歷年高考考查的熱點,它的技巧性較強,體現(xiàn)在有些問題不能直接應用該結論求解,需要事先進行適當?shù)暮愕茸儞Q,構造出基本不等式的適用背景——“一正、二定、三相等”,即不僅表達式中含變量的項是正的,而且表達式中含變量的項的和取得最小值時,能湊出這些項的積為定值,或含變量的項的積取得最大值時,能湊出這些項的和為定值,還須此時含變量的項恰好相等,從這個角度來看,基本不等式也是教學中的難點之一.









例2 已知正數(shù)a,b滿足ab-a-b-1=0,求a+b的最小值.

變式1 已知正數(shù)x,y滿足3x+2y=xy,求2x+3y的最小值.










變式3 已知正數(shù)x,y滿足x2y=2,求x2+xy的最小值.

評注例3及其兩個變式采取了不同的升次拆冪技巧,其中,例3采取的是升次策略,將目標式升次到可以運用基本不等式的背景下,變式1是將目標式直接拆冪到可以運用基本不等式的背景下,變式2則是先升次再拆冪到可以運用基本不等式的背景下,而變式3是將目標式拆項到可以運用基本不等式的背景下,需要注意的是,不論是只升次還是先升次再拆冪,都要回歸到原目標式本身.
例4 已知a,b,c為△ABC三邊的長,求證:abc≥(a+b-c)(b+c-a)(c+a-b).













評注當條件與目標式之間的關系不明顯或較為模糊時,運用取倒反推不失為一種迂進的間接策略,有利于使問題明朗化,取倒反推實際上也是正難則反思想的應用,如果從問題的正面求解比較困難,從問題的反面入手往往會事半功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