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瑞燕
(浙江省臺州市寧溪中學 318023)
近幾年,隨著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和教學理念的優化更新,電子白板逐漸走進課堂,許多教師嘗試將電子白板和學科教學相融合.作為生物教師,如何充分地利用電子白板的優勢,優化教學流程、深化教學資源、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一項引人入勝的探索.
電子白板具有多媒體播放、批注、強調、回放、遠程交流等功能,并有豐富的資源庫,可運行應用程序APP.國內電子白板大都采用Android系統,本文以Seewo產品為例.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利用電子白板,除了基本的播放多媒體課件外,具有以下突出的優勢.
蘇聯心理學家維果茨基認為,知識是在情景中構建的,也在互動中構建的,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相對于傳統單向的教師講授,電子白板的播放、觸摸、批注功能,很好地滿足情景創設、互動反饋的需求,更能讓學生發揮主體作用.在生物教師的鼓勵引導下,學生會勇敢地走近白板,練習所學的內容, 展現自己的想法,分享自己的心得.讓學生“動起來”,符合當前課改理念;同時,教師根據反饋信息,了解學生的動態,及時矯正教學策略.
譬如,教師課前準備好多種類、多角度的生物習題,鼓勵學生上白板去完成,利用拉幕功能,選出對應的試題,通過自己的思考、判斷,收獲成功的喜悅.再如在復習中,指導學生畫思維導圖,借助手機或實物投影儀,現場上傳其他同學的作品進行交流.
電子白板能夠有效記錄生物教師利用白板展開的授教細節,可進行回放,同時還保留授課中的標注,對于一些復雜、抽象的生物教學難點,更值得使用,既減輕了教師的講課難度,又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譬如:在學習神經興奮傳導時,教學內容抽象,學生難以理解,教師可提前備好視頻資料,然后在電子白板上對神經纖維內外電位的變化進行標注、分析,記錄并回放.課后,學生還可自行觀看授課記錄,及時內化知識,甚至還可將電子白板記錄的內容,發送至微信群中,幫助學生課后復習.

高中生物需要大量的實驗與探索,這是生物學科特色,但因時空、設備等局限,很難在課堂內展開.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電子白板自帶有資源庫,也可以運行仿真實驗軟件.如NoBook生物實驗APP,下圖為“酶的專一性”仿真實驗截圖,正常做實驗需要2h以上,仿真實驗界面簡單、直觀,會模擬出錯甚至試管操作動作,可讓學生直接參與操作,實驗結果呈現明顯,更方便組織學生討論、探索問題.
應用電子白板,提效生物教學,應該遵循以下規律.
高中生物課程有明確的課程目標和學科核心素養,每節課都有相應的教學目標.生物教師利用電子白板進行授課時,要服務教學目標,科學地運用電子白板,切忌濫用、為使用而使用.譬如:細胞結構教學時,教學內容主要是細胞的分工、控制等,可利用電子白板,將細胞中的各個細胞器及其功能列出,學生通過直觀地觀察,梳理出細胞中的結構、功能以及細胞器之間的聯系,構建起完整的知識框架,體會到結構與功能觀.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知識的建構是在互動中形成,包括學生與教學內容的互動、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等.現實中常有生物教師鼠標一按到底,單向、單一地播放課件,學生參與度低.我們應該充分發揮電子白板的功能,實現交互,調動學生的主體因素,讓生物課堂動靜結合、水乳交融.
科學探究是高中生物學科的核心能力與方法,學生應在探究中,逐步增強求知欲,掌握科學探索的方法,提高實踐能力,并樂于團隊合作、勇于創新.目前有不少老師把電子白板當投影機進行播放,畫面雖很直觀形象,但唯缺探究思考.學生探究的推進,需要動人的情境、有挑戰性的問題、同學間的交流、老師適時的點撥,電子白板可參與支持.例如,利用白板仿真實驗,對于實驗的方案、過程、結果,都可在白板上交流、思考.
科學思維是2017年版高中生物核心素養之一,指“尊重事實和證據,崇尚嚴謹和務實的求知態度,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認識事物、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習慣和能力”,是教學的核心能力要求,是個漸進的過程.學生內化知識也需要一定的時間,但電子白板包含的信息量大、形式多,若教師追求畫面的光鮮,雖吸引了學生眼球,但常缺乏思維訓練,再頻繁地切換,學生會跟不上思路,難以有效地獲取知識和思考.因此,使用電子白板,應以學生科學思維發展為重任.
綜上,高中生物教師只有熟悉電子白板的優勢,并科學利用、及時調整,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的思維,使電子白板助力高中生物教學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