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勁峰 林路平 劉 聰 張廳紅 劉 偉 李愛軍 譚行華△(.廣東省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廣東 廣州 50060;.廣東省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廣東 廣州 50440)
高效反轉錄病毒治療(HAART)是目前公認不但能夠有效抑制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復制,而且可以提升CD4+T淋巴細胞、重新恢復獲得性免疫缺乏綜合征 (AIDS)患者受損的免疫功能,進而顯著降低AIDS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方法。但隨著臨床實踐和研究的深入,發現約5%~30%患者在保證良好依從性的前提下接受HAART后,血漿病毒載量能夠長期控制在測不出水平的同時其免疫細胞數量未能顯著增加,此現象稱為免疫學無應答(INR)或免疫重建障礙[1-2]。中醫體質學認為,體質的差異性會影響疾病的易感性及疾病發展過程中的傾向性[3]。為進一步探索哪些體質因素與免疫重建效果有關,尋找其中的共性規律,本研究以中醫體質及舌面脈等中醫四診信息為切入點開展針對HAART后的AIDS患者的中醫體質辨識研究,以期為AIDS中醫藥治療提供參考和借鑒。現報告如下。
1.1 病例選擇 西醫診斷標準參照2011年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艾滋病學組制定的 《艾滋病診療指南(2011 版)》[4]。中醫體質判定參照《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5]中體質判定標準。納入標準:經確診HIV抗體陽性,且HAART治療≥12月;服藥依從性≥95%;HIVRNA<50copies/mL;年齡 18~65 歲;男女不限;本觀察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嚴重的機會性感染未得到控制者;WHO臨床Ⅳ期或肺結核患者;合并有免疫介導的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狼瘡、硬皮病、銀屑病、炎癥性結腸炎等者;需要化療的腫瘤患者;妊娠;同時參加其他臨床試驗的患者;研究者認為不適合參加該項臨床試驗者。
1.2 臨床資料 選取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門診接受免費HAART治療1年或以上的AIDS患者139例,女性25例,男性114例;年齡19~71歲,中位年齡38歲。根據CD4+T淋巴細胞計數恢復情況分為免疫無應答組 (CD4+T淋巴細胞<350個/mm3)和免疫重建組(CD4+T淋巴細胞≥350 個/mm3)。
1.3 觀察方法 對符合標準的139例患者進行中醫體質判定,使用DS01-A型舌面脈信息采集系統進行測試。1)采集舌象時,排除藥物、飲食等影響舌苔的因素。采集時將頭面部置于舌象儀前,舌體自然伸出,舌體平展,應避免伸舌時間過長影響舌體顏色及干濕度。2)采集脈象時,取正坐位,前臂自然伸展,與心臟處于同一水平線,手腕伸直,手掌心向上。采用DS01-A型中醫數字化四診儀采集若干個壓力段,每個壓力段的時間約為10 s,最后將最佳壓力段的脈象圖作為參數進行分析。3)參照《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5]中體質判定標準,同時聯合舌象、脈象相關數據,通過計算機辨證分析后得到每位患者的體質結論。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AS9.3統計軟件。性別差異用χ2檢驗;年齡差異用秩和檢驗;中醫體質分析采用頻數分析;中醫體質及舌面脈的免疫重建效果差異用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并計算OR值。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一般資料 1)性別情況。免疫無應答組共83例,其中男性67例,女性16例;免疫重建組共56例,其中男性47例,女性9例;性別差異采用χ2檢驗進行檢驗,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2)年齡情況。免疫無應答組的平均年齡(42.87±12.24)歲,免疫重建組的平均年齡(36.11±12.05)歲,采用秩和檢驗進行檢驗,結果提示免疫無應答組患者的年齡明顯大于免疫重建組,其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體質分布情況 1)中醫體質類型分布情況。免疫無應答組的83例患者體質類型為濕熱質31例(37.35%)、氣虛質 13例(15.66%)、痰濕質 13例(15.66%)、平和質 10例(12.05%)、氣郁質 9例(10.84%)、陽虛質 3例(3.61%)、血瘀質 2 例(2.41%)、陰虛質 2例(2.41%),無特稟質。免疫重建組56例患者的中醫體質類型為濕熱質20例(35.71%)、氣虛質19例(33.93%)、平和質6例(10.71%)、氣郁質 4例(7.14%)、痰濕質 3 例(5.36%)、陽虛質 1例(1.79%)、血瘀質 1例(1.79%)、陰虛質1例(1.79%)、特稟質1例(1.79%)。對兩組患者的同種中醫體質Logistic回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2)不同中醫體質患者的免疫重建效果。(1)氣虛質與非氣虛質比較。將139例患者分為氣虛質和非氣虛質兩組,經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氣虛質患者免疫重建成功率是非氣虛質患者的2.77倍,詳見表1。(2)痰濕質與非痰濕質比較。 將患者分類為痰濕質和非痰濕質兩類,經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痰濕質患者免疫重建成功率僅為非痰濕質患者的0.26倍,詳見表1。(3)其他中醫體質濕熱質、瘀血質、陽虛質、陰虛質、特稟質等7種中醫體質的免疫重建成功率經Logistic回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氣虛質與非氣虛質、痰濕質與非痰濕質的免疫重建差異情況(n)
2.3 舌面脈情況 1)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面色紅和邊尖紅患者其免疫重建成功率分別是無面色紅和無邊尖紅患者的2.89倍和4.72倍;舌形較瘦的患者其免疫重建成功率為舌形適中患者的0.30倍;有脈弦患者免疫重建成功率僅為無脈弦患者的0.42倍。見表2。2)其他舌面脈情況。面色(紅、赤、黑、黃),唇色(淡紅、紅、暗紅),舌色(淡紅、紅、暗紅、淡紫),舌瘀點瘀斑(無、有);舌苔色(無、白、黃白相間、黃);舌苔質厚薄(厚、薄、無);舌苔質膩(無、有);舌苔剝(無、有);舌形齒痕(無、有);舌形點刺(無、有);舌形裂紋(無、有);脈位(虛、適中、沉浮);脈力(虛、中、強、實);脈流利度(無、滑、澀、弦)等的Logistic回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面色、舌邊尖紅、舌形、脈弦的免疫重建差異情況(n)
在中醫學中并沒有AIDS這一新發疾病的相關記載,但根據其病因、發病特點、臨床表現等方面的特征,可歸屬于中醫學“虛勞”“疫病”“伏氣溫病”等范疇。中醫體質學說是以中醫理論為主導,研究各種體質類型的生理、病理特點,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反應狀態、病變的性質和發展趨向,指導預防和治療的學說[6]。中醫體質學則是從中醫角度揭示宿主個體特征的重要手段;中醫體質的研究有助于分析疾病的發生和演變,為診斷和治療疾病提供依據[7]。目前國內學者對AIDS患者的中醫體質開展了很多研究[8-15],但針對體質與HAART治療后免疫重建效果的相關研究較缺乏。艾滋病HAART治療后部分患者出現免疫無應答情況,這從治療學角度而言,就是人體與藥物相互作用造成的,從根本上講是由個體差異決定的。因此,深入分析中醫體質差異及其與免疫應答關系將有助于從中醫學的角度分析其發生原因和演變規律,為進行中醫藥干預提供科學依據。
本研究發現,納入本研究的AIDS患者,無論是免疫重建成功組還是免疫無應答組,患者體質以濕熱質和氣虛質為最多。這與課題組前期研究以及國內部分學者的研究結果不完全一致[8-9]。筆者認為,這可能是由于本組患者全部在廣東省居住生活,環境氣候對體質有很大的影響。中醫學認為,HIV首先犯脾,脾失健運,水谷精微輸布失常,濕從內生。再加上嶺南地區氣候炎熱多雨,長夏濕熱熏蒸時間長,脾為濕土,喜燥惡濕,易感受濕邪;胃為燥土,胃喜潤惡燥,易感受燥邪;脾濕胃熱易致濕熱,內外合邪,導致本組患者容易形成濕熱與氣虛的體質傾向。此外,本研究發現年輕患者的免疫應答優于年老患者。中醫理論認為人體隨著年齡漸長,氣血及臟腑功能亦逐漸衰竭,機體修復能力亦減退,故HAART后人體CD4+T細胞恢復能力亦較差,由此也提示了臨床工作中HAART需盡早開始、及早干預,這有助于免疫系統恢復、阻斷疾病進展及并發癥的發生。
本研究發現在HAART治療后免疫重建組患者的平均年齡在36歲左右,較免疫無應答組(平均年齡42歲左右)明顯年輕,提示年輕患者有較佳的免疫應答反應。《靈樞·天年》中指出“三十歲,五臟大定、肌肉堅固、血脈盛滿……四十歲,五臟六腑,十二經脈,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榮華頹落,發頗偏白”指出三十歲機體臟腑氣血旺盛,而隨著年齡增大,四十歲后臟腑經脈氣血盛極轉衰,因此機體免疫功能的恢復亦相對較差。這提示了AIDS/HIV患者的抗病毒治療宜早不宜晚,這與現代醫學的觀點不謀而合。
關于體質類型與免疫應答方面,本研究發現氣虛質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復優于非氣虛質患者,而痰濕質則相反。究其原因,中醫學認為AIDS是由外感疫毒之邪,首先損傷人體衛外之氣,因此在接受HAART后疫毒之邪衰減而衛外之氣最能恢復,因而體質類型為氣虛質患者的免疫應答優于非氣虛體質。另一方面,痰濕為陰邪,具有重濁、黏滯,可導致病情膠著、纏綿難愈;痰濕之邪為陰邪,易傷陽氣,因此導致本病患者病程長,CD4+T細胞計數回升不理想。
免疫無應答組中面色紅、舌體偏瘦、脈弦的情況更為普遍,提示在固有體質的基礎上兼有內熱、肝郁傾向患者,其免疫重建成功率相對較低。因此,中醫的體質調養或可著重于化痰祛濕、清熱疏肝。如飲食調養方面,飲食應以清淡為原則,少食肥肉、甜黏油膩以及羊肉、狗肉、火鍋燒烤等甘溫燥熱之品,可多食薏苡仁、赤小豆、綠豆、玉米、荸薺等甘寒、甘平和香櫞、黃花菜、蘿卜、金橘、山楂、玫瑰花等具有行氣解郁、消食醒神作用的食物;并可配合按摩太沖穴、足三里等肝脾經穴位進行治療。
本研究對象大部分來自我國南方諸省 (廣東、廣西、云南等省),而地域與體質有非常緊密的聯系,因此導致研究結果有一定局限性。可在下階段研究中開展多中心研究,收集來自我國北方各省份患者的體質資料作進一步深入對比研究。
綜上所述,接受HAART的AIDS患者中年輕及氣虛質患者的免疫重建比較理想,而以痰濕質、面色紅、舌體偏瘦、脈弦患者的CD4+T細胞計數回升較差。因此,AIDS治療應盡早開始HAART,體質調養或可從清熱疏肝等方面切入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