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世偉
(山西省地方海事局,山西 太原 030006)
山西省位于華北的黃土高原上,主要分布有黃河、海河兩大水系,水資源貧乏,水路交通運輸發展不足,特別是港口(碼頭)、航道工程數量少、標準低,嚴重制約了水運行業發展,無法滿足沿河、沿庫群眾出行以及地區經濟發展和旅游發展需求。
全省航道總里程1 557 km,通航總里程1 391 km,共有各類渡口、碼頭252 個。黃河航道里程1 004 km,黃河通航里程970 km,黃河通航里程中等級航道281 km,流經忻州、呂梁、臨汾、運城4 市19 縣,自北向南先后與內蒙、陜西、河南為界。全省大中型水庫80 余座,小型通航水庫及封閉水域57 個,水庫水域航道里程553 km,通航里程421 km。山西省主要水運業務涵蓋黃河兩岸客貨交流以及庫區旅游、渡運等。全省擁有內河營運船舶共計263艘,其中客船256 艘,貨船7 艘。2018年,山西水路旅客運輸完成客運量161 萬人,水路貨運完成貨物運輸量23.1 萬t。
近年來,隨著山西省經濟的發展和打造旅游強省戰略部署的實施,對水運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1 旅游發展需求
山西省位于缺水地區,很多自然風景區或古建筑景區建設了小型水域,豐富了景區的景觀類型,有的景區把游覽路線與水路運輸結合在一起,增加了旅行的舒適性、娛樂性,符合北方人喜水的特點;因此旅游發展對水運提出了新的需求。
2.1.2 沿河、沿湖、沿庫群眾出行及交流的需求
黃河干流1 004 km 航道上共有普通公路橋梁15 座,平均67 km 一座,不能滿足沿河兩岸群眾靈活多樣的出行需求,隨著兩岸經濟往來的增多,對水運提出了更多的需求。
2.1.3 水庫建設形成的運輸需求
黃河干流水庫建設規劃,涉及山西省的水庫為8 座,即萬家寨、龍口、天橋、磧口、古賢、甘澤坡、三門峽、小浪底水庫,黃河干流上段和下段的水庫已基本建成,中間的古賢樞紐也列入了建設計劃。水利工程的實施將改善黃河航道條件,蓄水期能夠形成700 余公里深水航道,為水運發展提供了優良的條件,加之水運的低成本特性,沿黃河地區經濟發展將產生大量的客、貨運輸需求。
2.1.4 扶貧工作對水運的需求
全省沿黃河19 個縣(市)有10 個是貧困縣,而且其他區域貧困縣也有一些水庫具備發展水運、旅游的條件,比如長治的平順、壺關、武鄉和呂梁的方山等縣,通過發展水上旅游可為貧困地區開辟一條致富之路。因此加強貧困地區的水運發展對其脫貧致富有著重要的作用,發展當地水運是扶貧攻堅的需要。
“十三五”末期或“十四五”初期將開工建設黃河古賢樞紐,形成近200 余公里的良好通航航道,使呂梁的柳林、石樓和臨汾的永和、大寧、吉縣5 縣處于水庫回水區,能夠利用水運低成本優勢發展相關的客運和貨運;而已建成的萬家寨、龍口、天橋、三門峽、小浪底水庫蓄水期回水長度累計達200 多公里,目前大部分已列入水運開發建設計劃。
全省“大水網”建設的實施,對河流、水庫的水流條件改善產生積極的作用,提升了已建水庫和在建水庫的水運開發條件,能夠促進旅游水運的發展。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原本難以實現的通航措施,現在得以實現,比如高壩通航、翻壩運輸等。
黃河兩岸水土保持項目的建設實施產生積極成效,降低了黃河河流含沙量,減小了通航建筑物的建設難度,有利于水路運輸的發展。
自“十一五”期以來,山西省先后安排了“黃河小浪底庫區航運建設工程”、“黃河萬家寨老牛灣客運碼頭建設工程”以及160 個渡口碼頭改造工程項目,對全省水運安全運營提供了保障,但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
“十一五”期間安排渡口碼頭改造項目50 個,實際完成100 個,完成投資4 741 萬元;規劃安排“黃河小浪底庫區航運建設工程”項目,規劃投資4 292 萬元,未列入部投計劃,后列入“十二五”計劃。
“十二五”期間規劃建設渡口碼頭改造項目100 個,規劃投資7 567 萬元,實際安排實施項目60 個,投資3 975 萬元,另安排前期工作25 個,估算投資3 266 萬元;繼續完成“黃河小浪底庫區航運建設工程”并列入部投計劃,核定投資4 672 萬元;中期調整時將“黃河萬家寨老牛灣客運碼頭建設工程”列入部“十二五”規劃,概算投資2 743 萬元。
“十三五”期間規劃建設渡口碼頭改造項目30 個,規劃投資3 000 萬元;繼續完成“十二五”遺留的25 個渡口碼頭改造項目,計劃投資3 266 萬元;庫湖區客運碼頭建設項目(重點水域碼頭建設工程)30 個,規劃投資9 000 萬元;“黃河老牛灣至龍口段(山西段)航運建設工程”項目,規劃投資1.2 億元;“黃河小浪底庫區老鴉石至三門峽庫區航運建設工程(山西段)”,規劃投資1.1 億元;“汾河二庫航運建設工程”項目,規劃投資2 500 萬元。
4.2.1 渡口碼頭建設項目
渡口碼頭改造工程項目實施主要是由省地方海事局負責組織前期工作,即組織編制工可報告、測量、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并報上級部門審批。工程施工組織管理大部分由項目所在地縣交通運輸局實施,工程竣工驗收由市交通運輸局完成。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各個渡口碼頭項目規模小,加之省內缺乏具有水運工程施工資質的隊伍,因此大部分水運工程由建筑工程隊伍施工,在管理程序和執行標準、規范上存在一定差距。
4.2.2 黃河小浪底庫區航運建設項目
該項目由省地方海事局完成前期工作,負責取得項目的施工圖批復。項目建設管理由省交通運輸廳與運城市交通運輸局簽訂工程建設合同,委托運城市交通運輸局全權負責工程建設的管理。項目于2016年完成并由運城市航運管理局組織驗收,但是由于項目建設未按照設計配備應有的躉船及連接斜坡碼頭的鋼引橋,至今未投入運營。
4.2.3 黃河萬家寨老牛灣客運碼頭建設工程
該項目由偏關縣政府、交通運輸局組織實施,“十二五”期立項,“十三五”期開工建設,施工進度緩慢,主要原因是施工單位未按照投標承諾組織施工,現場施工人員基本不具備水運工程設施建設經驗和知識,缺乏合理的水上施工方案,監理人員、設備配置不到位。經多次現場督察、指導,目前項目基本完成主體工程施工任務,計劃今年竣工驗收。
4.2.4 “十三五”規劃的工程建設項目
4.2.4.1 渡口碼頭改造項目
規劃建設渡口碼頭改造項目30 個,繼續完成“十二五”遺留的25 個渡口碼頭改造項目。該項目主要完成了26 個渡口碼頭工程的前期工作,已由各市、縣組織實施。
4.2.4.2 庫湖區客運碼頭建設項目(重點水域碼頭建設工程)
規劃建設庫湖區客運碼頭30 個,該項目已經開展了項目的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完成了項目考察工作,設計單位正在編制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
4.2.4.3 黃河老牛灣至龍口段(山西段)航運建設工程
該項目列入交通運輸部“十三五”重點水運工程建設項目,規劃投資1.2 億元,由偏關縣政府及交通運輸部門負責開展前期工作,目前已完成項目測量工作,基本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涉及偏關、河曲兩縣。
4.2.4.4 黃河小浪底庫區老鴉石至三門峽庫區航運建設工程(山西段)
該項目列入交通運輸部“十三五”重點水運工程建設項目,規劃投資1.1 億元,由平陸縣政府及交通運輸部門組織開展前期工作,基本完成測量、地勘工作,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基本完成,項目涉及芮城、垣曲兩縣。
4.2.4.5 汾河二庫航運建設工程項目
該項目規劃投資2 500 萬元,由省地方海事局組織開展前期工作,測量工作基本完成,已委托設計單位編制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基本完成報告編制。
5.1.1 管理機構不健全,缺乏港航工程技術人才
一是未設置水運工程質量監督和造價管理機構,無法按規定履行相應的質量監督職責;二是全省絕大部分交通運輸局缺乏水運工程專業技術人員,無法承擔工程建設管理任務,即使承擔水運工程建設任務的單位也不符合交通運輸部《水運建設市場監督管理辦法》等部頒規章的規定要求;三是交通工程質量監督機構大部分缺乏相應資質,也未配備專業技術人員。
5.1.2 缺乏水運工程建設隊伍和規范的建設市場
一是全省缺乏符合要求的水運工程設計、咨詢隊伍;二是缺少符合水運工程建設施工資質要求的施工隊伍;三是缺乏合規的水運工程監理隊伍。
5.1.3 建成的水運工程不能發揮應有的效益
一是水運工程建設指標不能嚴格按照設計文件及相關技術標準、規范要求完成,比如關鍵的設計最低通航水位、設計底高程等;二是水運工程管理隊伍缺乏專業性,影響工程的施工質量和進度;三是工程施工中對設計變更較多,影響工程的運用;四是由于對水運工程建設基礎知識和相關專業法規掌握的不足導致工程建設管理不能按照規定的程序進行。
5.1.4 企業自建碼頭不符合水運工程建設標準、規范要求,存在安全隱患
一是部分旅游企業自建的碼頭設施不符合水運工程行業標準,比如客運碼頭設計中相應荷載布設等;二是船舶航行的航道不符合相關技術標準,未開展正常的維護和管理。
5.1.5 水運開發運營意識不足,影響資源的綜合利用
一是各級政府及交通運輸部門沒有水運開發意識,缺乏水運開發規劃;二是社會大眾缺少水路交通運輸的意識。
5.1.6 前期工作經費難以落實,影響項目實施
由于財政改革、管理等因素的變化,項目建設缺少前期工作經費來源,導致列入規劃的項目無法安排前期相關工作,嚴重影響項目的實施進度。
5.2.1 做好頂層設計,規范水運工程建設行為
一是出臺山西省水運工程建設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工程建設各個環節的具體要求;二是設立質量監督管理專業機構,充實專業人員,填補管理缺位;三是組建水運工程建設代建機構,規范建設管理,提高建設管理水平;四是適當培育水運工程建設設計、咨詢機構和工程建設單位;五是統籌建立山西省水運工程專家庫,提高工程建設招投標、項目評審的專業性。
5.2.2 加強水運工程建設市場的管理,提高工程建設質量
一是出臺水運工程建設管理辦法,規范工程建設各個環節的要求和標準;二是明確水運工程建設管理單位自有或聘用水運工程專業技術人員的具體要求和管理職責,強化工程技術人員的管理責任。
5.2.3 加強專業人才的引進和現有技術人員的培訓
一是各級交通運輸部門應選拔相近工程專業的技術人員,安排水運工程專業相關業務學習,提高水運工程專業知識水平;二是通過適當途徑招聘、引進部分港航工程專業技術人員;三是盡快解決省級機構港航工程專業人才缺乏問題;四是加強各級交通部門、航運管理機構相關領導及管理人員的水運工程相關法律、法規及專業知識的培訓,提高管理人員專業知識水平。
5.2.4 深化機構改革,組建水運工程建設機構
按照近期中央機構改革思路,原具有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要把行政職能上交相應政府行政部門,執法職責分離組建綜合執法機構,原海事航運機構只保留航道建設、養護及水運工程建設的事業職能和行政輔助服務職能。結合非水網地區水運工程數量少、規模小、水運工程專業技術人員少的特點,組建或重組新的省級水運工程建設單位,引進或聘用足夠的專業技術人員,開展重點水運工程建設或代建代管工作、指導全省水運工程建設,既可解決項目建設對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困難,又可規范水運工程建設程序,提高水運工程建設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