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輝
(四川省星船城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641213)
水泥行業市場競爭激烈趨勢明顯,生產企業要在競爭中生存,勢必要對工廠設備的運行加以管理。使用預防性管理手段雖然不能將設備所有故障加以消除,但是通過完善的管理和維修體系,可降低設備發生故障的概率,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預防性維修主要指對機械設備預先設定系統性的檢查或者檢測程序,主要目的是提前控制設備可能出現的故障,保障其運行過程的穩定性,良好的預防檢修方法還可延長機械設備使用年限。檢修過程可使用定期修理、更換零件、定期檢查等方式進行,按照檢測結果制定出層次清晰的檢修計劃[1]。
預防性檢修的主要特征是將時間作為檢修基礎,有計劃地對檢修流程進行安排,避免在某一檢修流程中浪費時間,保證大部分常見的設備故障可在檢修過程提前處理,從而提升設備性能。
通過預防性檢修可對虧本運行數據及時掌握,找出故障產生的根本原因,制定出針對性的維修方案,落實設備的維護以及保養等各項工作,有效延長其使用年限。研究表明完善的預防維修體系可將故障成本縮小到事后維修的30%~50%左右。
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是保障預防維修與管理質量的前提條件。企業的維修部門應按照自身人、財、物等資源情況,合理配置資源,保障維修質量,降低設備的維修成本。在設備的檢查環節,按照維修要求以及各項限制因素,制定出一級、二級等巡檢模式,保障精準識別出設備常見的潛在故障。在一級巡檢組織中,通過檢查者對設備的觀察,結合自身工作經驗,判斷出設備是否存在異常情況。檢查者可由設備操作員、專業巡檢員、生產員等組成,按照規劃的巡檢路線對水泥工業各類機械設備進行檢查。通過一級巡檢可及時發現機械漏油問題、軸溫過高問題、外殼裂縫問題、齒輪潤滑問題、電機環損壞問題、電聯接線問題等。為保障巡檢工作順利進行,公司應制定出完善的巡檢標準、路線、頻率等[2]。
二級巡檢屬于特殊巡檢,主要是通過檢測工具找出水泥工業設備中各種潛在故障,結合當前檢測信息以及過往歷史資料,選擇合理的維修方案。在二級巡檢組織中,巡檢員應由機械、電氣等專業的人員組成。嚴格按照巡檢計劃對機械、磨機等軸承實際振動情況進行檢查,同時還應對襯板磨損進行檢測,并分析油品。在此檢測過程應明確檢查目標、時間、應用工具等,及時將檢測結果記錄,為后續機械故障原因的分析奠定基礎。
在一級、二級巡檢結束之后,應盡快制定出維修流程,保障檢修方案順利實施。在計劃制定過程應重點對維修人員、維修方法、維修配件等加以明確,并編制出規范的檢修計劃,保障設備檢修技術具備相同技術標準,提高維修過程的安全性。同時還應結合實際維修需求,科學確定維修程序,合理編制檢修進度,使用最佳檢修順序實施計劃。
在檢修計劃的執行階段,應將成本、安全性、維修質量、維修效率等作為重點,保障維修之后設備有最佳運行狀態。在執行過程重點按照檢修計劃中的各項要求,保障連續維修,高效率、高質量完成設備的維修,保障設備在檢修之后特定時間內運行狀態良好。檢修過程應全面測試設備性能,同時做好設備的清潔工作,不同維修人員在維修之后立即反饋維修信息,具體包括使用工具、材料和技術等,及時完善設備維修檔案,避免發生重復檢修、遺漏檢修等問題,產生資源浪費或者返工問題。除此之外,在維修過程,還可通過更換新型材料方式,提高設備性能,減少后期維修工作量。
2.2.1 參加維修部門例會
在預防性維修及管理中,管理方法有多種,企業維修部可通過早會、周檢等例會形式組織人員參與維修活動,并制定出維修計劃,形成維修報告。如:企業通過早會的方式,總結前一天設備產生故障的原因,并制定出維修方案保障生產順利進行。維修部人員在早會之前落實各項準備工作,通過一級巡檢總結設備可能存在的運行風險,并對設備運行參數進行檢查,確認是否處于規定范圍中,經過分析和研究,在早會中通報。企業還可按照周檢結果組織周例會,對上一周設備的檢修工作進行總結,并制定下一周檢修工作計劃。重點對緊急檢修數量、未完成項目以及返工項目展開分析,優化檢修方案。通過將連續四周的周會報告進行總結,由維修部制定出月度設備維修報告,重點對設備運轉率、可靠性、維修資金以及停機事件等展開分析。
2.2.2 落實故障的應急與分析
針對設備部常見故障進行統計與分析,指導維修過程,降低設備故障對運行造成的影響,提高設備運行的可靠性。故障分析過程中,應透過故障表象找出本質原因。例如:通過分析、收集各種數據信息,使用頭腦風暴方式,對可能產生的問題一一列出,具體包括原料、操作、人為、設備本身等因素,找出故障發生的主要因素,并對維修計劃進行修改以及完善。結合企業發展戰略以及實際生產要求,及時對設備維修預算加以追蹤,預測未來12月維修費用支出情況,保障合理控制預算。此外,還應對設備存在的故障風險展開分析。結合生產流程對設備各個部件風險情況進行總結,按照種類劃分級別,有針對性地制定出巡檢、維修、處理等計劃,將風險的影響范圍不斷縮小。
在進行預防性維修之前,應結合維修方案落實各項準備工作。根據設備運行狀態對設備性能進行評估,以便精準找出維修重點。具體包括設備顯著故障維修模式;如何在故障發生之前將故障準確檢測出來;各種設備產生不同故障時的維修費用包括哪些;設備最短檢測周期為多久,才可降低故障發生概率;如何使用預知維修技術成功在特定時間內檢測出故障類型,期間還需使用哪些試驗方法等,以上內容均為機械在預防性修理環節需明確的重點。
在開展維修活動過程中,為提高對設備的維修效率,應設置合理的業績指標,對維修過程加以監控。國內大部分企業都是按照機械設備運轉情況判斷其運行狀態,但是在國外較為先進的企業當中,預防性維修的關注點為設備運行過程的可靠性。因為設備的運轉可能受到氣候條件、限電情況以及水泥的銷售情況等因素影響,這些因素管理者難以控制。但是設備在運行過程的可靠性較為容易控制,在計算過程將影響機械性能的外在因素去除,以便更好地控制各項指標。在維修管理環節涉及到的業績指標包括機械可靠性運行系數,計算過程根據規定時間運行時間和同一期間之比得出,其中同一期間包括機械運行總小時量與停機時間之和。績效指標還包括機械的無故障運行時間,計算方式為總運行時間和故障停機之比。維修成本指標等于實際成本和預算成本之比[3]。
總而言之,在水泥工業設備維修過程,使用預防性維修可提前找出故障原因,效果明顯好于事后維修,保障設備安全運行。同時部分設備預防性維修成本更低。因此,企業在機械維修環節,應重視建立完善的預防維修體系,更新維修方案,保障設備運行過程零故障,促使其運行效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