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卓
(吉林建筑大學 土木工程學院,吉林 長春 130118)
工程造價管理工作需要對項目全過程中的費用進行判定、控制與管理。現階段,許多工程在造價管理工作中都普遍出現“三超”問題,即概算超估算問題、預算超概算問題、結算超預算問題,三超問題的發生,大大增加了工程的成本投入,減少了工程方的利潤,并由此引發一系列的工程糾紛問題。為了更好的規范工程造價環境,我國開始推行清單計劃方式,與此同時,工程造價管理工作也需要進行精細化轉變,實現對工程造價的精細化管理,這樣才能滿足時代發展要求。BIM 技術的出現,使工程前期估測變得更加科學,大幅提高了信息處理效率,使工程各參與方能夠實時高效的共享與利用工程項目信息。
工程造價精細化管理模式是企業為了更好的進行造價管理而制定的一種管理方法,該管理模式在實施中需要以“精準細嚴”為準則,在項目各個階段中對具體的造價管理內容進行細化,從而強化各個階段中的成本造價控制作用,也就是說,在項目不同階段中,需要針對其在經濟、技術、人力、組織、合同及定額等與造價相關的內容,對這些內容進行合理的配置與優化,以此防止出現“三超”問題。在工程造價精細化管理模式中,其造價管理工作貫穿了整個項目的各個階段,即決策階段、設計階段、招投標階段、施工階段以及竣工階段,該管理模式的主要內容是對造價進行科學的確定以及嚴格有效的控制。該管理模式在管理投資概算時,需要明確造價的控制額度。在管理設計估算時,需要保證設計估算的精確性高于投資估算,并且需要以投資估算為控制依據來實現對設計概算的有效控制。在管理施工圖預算時,應根據施工圖紙來對設計概算進行細化,在管理合同價時,則需要對建設單位和承包商之間所確定的招投標價格進行溝通與處理。在管理預付款與進度款時,則應將工程前期設計與后續施工這兩個環節結合起來。在對決算及結算進行管理時,除了要匯總工程在竣工后所產生的實際費用以外,還要嚴格管控工程在各個階段中的實際產生費用。
BIM 技術是一種數字化建模技術,其能夠將數據信息按照三維立體圖形的方式進行展現,這使其能夠對工程項目進行模擬,從而便于工程人員對項目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前瞻性的發現與解決,進而起到節約成本、降低施工難度的作用。
在項目工程中,BIM 技術的應用貫穿于各個環節,在設計階段中,利用BIM技術能夠將工程數據按照三維立體圖形的方式進行直觀呈現,進而使設計人員能夠更好的進行細節設計。而在工程施工時,則可利用BIM 技術來對施工效果進行提前展示,進而使施工人員能夠了解施工流程和相關注意事項。此外,利用BIM技術還可對工程施工中的潛在問題進行提前預見,從而在提高了工程施工合理性的同時,也規避了工程風險的出現。
BIM 技術能夠將工程參數進行建模,使工程中的各個構件能夠通過數據進行關聯,當某一構件的數據出現變化時,其他與該構件相關聯的構件數據也會隨之變化,進而使工程數據的合理性得到了可靠保證,這不僅能夠簡化繁瑣的數據修改操作,而且也能避免錯誤的發生。通過調整和更新工程數據信息,并將其發布于BIM 平臺中,能夠使工程各參與方更加高效的共享和利用這些工程數據,進而在協調了工程各參與方施工關系的同時,還能進一步降低工程施工成本。
BIM 技術的應用,使工程信息能夠匯集到一個統一的BIM 模型中,從而實現了對工程信息的全方位展示,在BIM 建筑模型中,各個構件是通過數據進行關聯的,某一數據的變化會使其他關聯數據也發生變化,從而使數據的真實性與準確性得到了可靠保障。施工單位可將數據處理結果發送到BIM 平臺,工程其他參與方能夠實時從BIM 平臺中獲取所需的施工信息,這也使數據的傳遞效率非常快。利用BIM 技術,還可對施工狀態進行同步更新,并且還可利用BIM 平臺與其他部門進行聯系,從而使施工問題得到及時的解決,這也大大強化了施工單位對工程項目成本的管理能力。
在以往的工程造價管理工作中,由于設計單位在對工程進行設計時所采用的軟件存在差異,部分數據無法進行互通,再加上設計單位往往會在信息傳輸時對某些信息進行加密,這也導致施工單位只能通過設計圖紙來獲取工程信息,這不僅影響了信息共享效率,而且信息傳遞速度也會受到影響。通過BIM 技術的應用,可使上述問題得到有效解決,BIM 技術利用其統一的平臺來進行信息共享,工程各參與方可通過BIM 平臺來獲取工程的BIM 模型,在此過程中,施工單位會根據施工進度及數據狀態來對BIM 模型進行實時的更新,在發現工程問題時,其他參與方可通過BIM 模型中出現的問題來提出對應的解決方案,進而使工程施工效率大幅提高的同時,也使施工流程得到了有效簡化。
在設計階段中,可利用BIM 技術進行建模,然后對構建的BIM 模型進行碰撞檢查,并根據碰撞結果,可快速找出工程圖紙中存在的不足,從而使工程審圖難度大大降低。此外,利用BIM 技術還可對工程造價進行協同管理,工程人員可利用BIM 模型來對數據實施二次加工,使工程量等數據變得更加準確的同時,也降低了數據的獲取難度。在決策階段中,企業需要從多種施工方案中篩選出最佳方案,而這就需要以行業規定為依據,對這些施工方案的技術性與經濟性進行綜合分析,以此確保投資估算精確。而通過BIM 技術,則可使造價人員快速整理工程量數據,并通過去端系統來分析工程在經濟與技術上的優劣性,從而為最佳投資預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參考依據。在施工階段中,工程造價人員可通過分拆BIM模型中的數據節點,以此實現對實際工程量的有效核實。造價人員還可在BIM 模型中錄入相應的造價數據,并對這些數據進行實時的動態維護,從而使工程數據的真實性與完整性得到有效保證。在竣工階段,可將工程簽證、造價合同、工程定額等存儲在BIM 軟件的數據庫中,以便于對這些造價信息進行隨時調用,同時也能便于審查人員對工程造價有一個實時的了解,進而提高結算效率。并且在對BIM 軟件中的某個數據進行修改時,其他與之相關聯的數據也會隨之發生變化,該功能使工程造價的計算變得更加準確、輕松。
總而言之,在工程建設中應用BIM 技術,不僅能夠使其施工效率得到明顯提升,使工程施工質量更加可靠,同時也大幅增強了施工單位對工程造價的管理水平。BIM 技術憑借其強大的功能優勢,為工程造價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便捷,顯著提高了工程造價的精細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