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翼 楊 迎 彭 前
(貴州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 550004)
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農村的整體規劃建設以及農民的生產生活水平的提升對于農村各項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當前廣大范圍內的農村基本實現了集中供水,但是在集中供水運行管理過程中,由于受各類因素的制約,導致其依然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尤其是廣大的山區農村。如何做好山區農村集中供水運行管理工作,也成為了當前我國農村發展過程中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
就當前我國廣大山區農村而言,水資源嚴重匱乏是其發展過程中普遍存在著的一個重要問題,這一問題的存在,不僅會在影響當地居民正常生產活動的順利開展,而且還會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諸多的不便,嚴重的影響了當地居民的生活質量。但隨著集中供水工程建設以及集中供水運行管理工作的實施,當前山區農村水資源應用也在最大限度上得到有效的開發,不但可以有效的滿足當前農村居民的日常生活用水要求,在農作物灌溉以及各項生產用水過程中,其用水質量也得到了較大的提升。除此之外,隨著山區農村集中供水整體水平的不斷提升,其整個供水體系也日益完善,相應的水資源的循環利用水平也越來越高,這樣也就可以更好為山區農村提供更為優質的供水服務[1]。對于上述工作而言,都離不開一個科學有效的運行管理,因此,對于當前山區農村集中供水工作而言,做好其運行管理工作研究顯得尤為重要。
對于當前我國廣大范圍內的山區農村而言,隨著國家“三農”政策的實施以及國家對于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重視程度的不斷提升,為了解決當前農村當前水資源短缺以及保障農村用水相關問題,國家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來對農村集中供水工程進行建設、應用及維護,尤其是廣大山區農村。并且經過多年的發展,當前我國山區農村基本實現了集中供水。此外,在集中供水運行管理方面,也呈現出受益人口多、規模效益明顯以及投入資金大等優勢,在廣大山區受到了一致的好評。
盡管當前山區農村集中供水運行管理得到了較大的發展,但是在廣大山區農村范圍內,由于受諸多因素的影響,使得其依然存在著各類問題,其中,最為普遍存在著的問題就是重建設、輕管理、管理工作很難真正落到實處、專業管理人員匱乏等等。只有在具體運行管理工作過程中對這類問題進行正確的認知,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才能更好的實現我國山區農村集中供水整體水平的有效提升。
基于當前我國山區農村集中供水運行管理工作現狀及其存在著的諸多問題,筆者認為,要想實現山區農村集中供水運行管理水平的提升,首要的一項措施就是制定并強制推行農村集中供水運行管理方法。在這一過程中,首先,政府應根據當其供水管理工作實際,結合當地農民實際的用水需求,來制定相應的《山區農村集中供水運行管理方法》,并保證其科學性、合理性以及可操作性;其次,從法律法規、水質管理、水源保護、水費管理以及水資源循環利用等多個方面入手[2],對山區農村集中供水運行管理基本要求及具體工作要求進行明確,對于以國家投資為主,以村民投資為輔的集中供水工程,應保證集中供水工程所有權應歸國家所有;最后,由當地水利行政部門來行使相關的管理權,并在管理過程中嚴格依據《山區農村集中供水運行管理方法》中的要求開展相應管理工作,在具體的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如果條件允許,應由當地水利行政部門牽頭,建立起相應基層集中供水管理機制,以此來逐步實現對于山區農村集中供水的有效管理。
建立專業化的管理機構是實現山區農村集中供水運行管理整體水平最為基礎的一項措施。簡單來說,科學完善的管理機構是保證管理工作高效、有序進行的重要基礎。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首先,應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建立起一個專業化程度較高的集中供水管理機構,并以《山區農村集中供水運行管理方法》為依據,結合當地實際,制定更為高效的管理制度,同時對管理模式進行科學合理的選擇;其次,管理機構應選拔一批專業技能較強的高素質人才作為主要管理工作人員,并以此為主體來開展相應的集中供水運行管理工作;最后,在實際的管理工作過程中還應積極的將一些現代化新型管理模式應用其中,比如一體化管理模式等等,通過搭建一體化管理平臺,同時對相關收費標準以及價格標準進行規范,然后基于一體化管理平臺來實現對于集中供水的管理。需要注意的是,在建立專業化管理機構過程中,還應將水資源循環利用納入到具體的管理工作過程中,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實現農村集中供水運行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為了保證山區農村集中供水運行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建立相應的維護專項基金和制度同樣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舉措。首先,當地政府多數為結合自身實際的情況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并在辦法中對飲水、用水以及農業灌溉工程的專項維護費用進行明確;其次,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應根據用水的需求,將供水工程養護資金進行分類,具體為縣級財政補貼和水費提留兩類,同時在長期的管理工作過程中,依據具體的供水工程維護資金應用狀況,來對既有的管理制度進行完善,只有這樣,才能為后續相關供水工作的開展營造出一個良好的環境。
所謂的一體化管理新模式,指的就是在集中供水運行管理過程中,結合當其實際的,建立其一個縣、鎮、村共同參與的一體化新模式,然后依托相應的管理平臺,實現區域性集中供水的一體化管理。對于縣級供水站而言,其主要的工作內容為對全縣范圍內農村集中供水進行宏觀指導;對于鎮一級的供水站而言,其主要是應對區域內的集中供水工作進行協調、指導現場供水工程建設以及突發問題處理等等;對于村一級供水站而言,其主要工作內容就是對供水工程管道、設備維護以及水費抄核收等等,通過縣、鎮、村共同協作,可以在較大程度上提升集中供水運行管理整體水平。
綜上所述,當前我國農村基本已經實現了集中供水,但是就廣大范圍內的山區農村供水而言,其普遍具有用戶多且分布相對分散、工程線路較長等特點,使得其在后續集中供水運行管理工作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存在各類問題。只有對當前山區農村集中供水工作過程中存在著的各類問題進行正確的認知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才能更好的實現當前我國山區農村集中供水運行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