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洋
(淄博市生態環境局 臨淄分局,山東 淄博 255400)
當前是環境污染事故的高發時期,環境污染問題十分嚴重,這會對我國人民的身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與此同時,其具有復雜的污染種類、多樣化的污染介質,這會為污染處理工作增添難度,而環境監測可以有效測定環境污染的變化情況,明確環境污染變化因素,可以讓環境質量現狀得到客觀反映,對此,只有不斷提高環境監測技術整體水平,才能讓環境污染治理工作得到順利開展。
所謂環境監測主要指的是系統抽樣環境中的水、空氣、土壤以及生物群,并對其進行觀察研究,獲得相應的信息知識。環境監測可以為環境政策的決策、自然資源的清查、工種環保理念的教育等方面提供幫助。在環境監測工作中,由于監測對象不同,其監測的時間范圍以及空間范圍之間存在著一定差異,如地方社區環境監測與全球性氣候變化監測等。環境監測具體構成部分包含了空氣質量、水環境質量以及土壤質量等[1]。
2.1.1 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在環境監測領域中的應用已經取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其應用效果相對較好,且是未來發展中的主流趨勢之一。在具體環境監測過程中,應用無線傳感技術,可以監測惡劣環境中的數據信息,如為農作物的抗旱、防洪等工作進行有效監測,之后可以傳輸監測數據信息至數據處理中心,讓工作人員了解環境具體情況。
2.1.2 3S技術
應用地理信息技術、遙感技術、全球定位技術的有效融合,可以對環境中的信息情況進行全面獲取,并對其進行有效處理。如在水環境的監測過程中,應用3S技術就可以得到水資源環境的相應信息[2]。與此同時,通過模擬流域水語言、分析生態環境變遷、評估水資源等方法,還可以讓環境保護部門制定針對性的保護對策。
2.1.3 生物技術
應用分析生物學理論、細胞生物學理論以及微生物學理論,和化學專業、計算機專業以及環境工程專業進行有效融合,可以對環境進行監測。現階段,生物大分子標記物監測與PCR技術監測的應用較為廣泛,前者在預警以及實用性能上表現相對較好,可以幫助工作人員對生態問題進行有效分析;后者在使用過程中較為簡便、精準,可以對一些特殊要求下特殊環境進行有效監測。
在我國環境監測發展歷程中,一共可分為三個主要階段:
被動監測階段。從上個世紀中期開始,我國進入被動環境監測階段,在此階段中,主要是調查監測環境中存在的典型污染現象,此階段所使用的環境監測技術較為落后,且技術研發水平相對較低[3]。
主動監測階段。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我國進入主動監測階段,這主要是因為粗放式的經濟發展帶來了突出的環境污染問題,我國對此問題的重視程度大大提升,與此同時,我國針對工業排放這一主要污染源制定了相應的限制政策,完善了法律法規。
自動監測階段。自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進入自動監測階段,并加大了污染治理力度,環境自動化監測系統漸漸完善,自動化監測水平明顯提升,其監測方法十分高效,監測結果質量相對較高。
2.3.1 種類增多
在未來發展中,我國環境監測技術將會和多種技術進行有效融合,在此背景下,會有很多種類出現,也就是說,多樣化、豐富化是必然結果。如儀器分析法就會取代傳統化學分析方法,在分析過程中,先進的技術將占據基礎地位[4]。
2.3.2 精密度提升
隨著我國的環境監測儀器的發展以及環境監測政策的出臺,環境監測精密度會得到提升,而這些環境監測儀器的應用范圍將會擴大,與此同時,環境監測儀器設備體積會得到有效控制,監測結果將會變得更為準確,進而為環境保護以及環境治理方法的實施奠定基礎。
2.3.3 智能化水平提高
在未來發展中,我國環境監測技術的智能化水平將會得到進一步提升,多層次、可以對污染源、環境進行有效監測的環境監測管理系統將會得到更為廣泛的應用,系統管理人員只需通過一定設備操作工作以及數據信息分析工作,就可以為環保部門的具體執法提供支持。與此同時,這種管理系統將會得到進一步地優化,傳輸方式將會得到進一步地升級,和新一代無線通信技術進行充分結合[5]。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3S技術以及生物技術在我國環境監測工作中得到了十分廣泛的應用,當前,我國已經進入自動監測階段、智能監測階段,環境監測技術會朝著種類增多、精密度提升、智能化水平提高的方向發展,這對于我國環境污染問題的有效治理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