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國強
(西北民族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甘肅 蘭州 730030)
土木工程專業是培養在各類工程領域從事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工作,具有初步的項目規劃和研究能力的工程技術人才的工科專業,注重實踐、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是其專業教育的核心理念。《土木工程施工》作為該專業的主干課程,主要講授土木工程中各主要工種施工的工藝原理和方法以及組織施工的一般規律,重點培養學生運用所學專業知識解決施工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的能力,是實現土木工工程專業實踐創新型人才培養目標的核心課程之一。基于上述課程性質和授課特點,實踐教學環節即成為《土木工程施工》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實現其教學目標的有力保證。
近年來,為適應建筑行業的發展需求,各種新材料、新技術、新施工方法層出不窮,急需適應經濟發展和企業技術變化的實踐創新型人才。而本科生在建設單位主要從事施工技術工作,一畢業就直接進入施工現場,這就要求學生能夠盡快進入技術管理角色,施工到什么工序,就知道干什么、怎么干。然而,目前的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實踐環節的設置等都與工程實際和企業需求存在一定差距,無法有效實現培養目標。
具體到《土木工程施工》的教學,傳統的授課內容基本都是根據土木工程施工的主要環節,按照土方工程、基礎工程、混凝土工程、預應力混凝土工程、結構安裝工程、防水工程、裝飾工程等模塊進行講解,模塊化的教學內容強調的是獨立的知識點,忽略了理論知識的講授與施工流向相銜接,學生不能將理論知識與工程實際聯系起來,不知道所學知識屬于哪個施工流程,何時用、怎么用,這就導致學生的知識體系和實踐能力無法滿足工程實際的需求。
尤其在實踐教學環節,實習項目和教學方案往往是依據學校教學設備與環境條件而設置,實踐教學脫離工程實際,缺少真實工程環境的生產實踐與體驗。教學形式以知識講授為主,缺乏創新能力與綜合素質的訓練與培養,造成學校教育與社會需求無法緊密對接,畢業生缺乏工程實踐背景,動手能力與創新能力較差,這成為制約土木工程教學和工程實踐教育發展的內在阻力。
鑒于此,我們針對過去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輕能力,實踐環節少,工程訓練不全面,學生工程實踐能力不足等弊端,構建包括認識實習、仿真實訓、生產實習、頂崗實習、取證培訓、創新創業項目及行業競賽、課程設計等環節的與培養目標相適應的實踐教學體系,進行實踐教學的改革創新,切實實現知識、能力、素質的全面、協調發展。
在上課之初,組織學生赴施工現場進行認識實習,教師在現場引導學生觀看施工工藝流程、施工方法、施工技術質量要點、工種操作等,通過親臨施工現場觀察體驗,使學生對《土木工程施工》的研究對象和授課內容有初步了解,明確課程性質和學習目標。
建設應用性強、仿真度高、設施完善的校內實訓基地是提高實踐教學質量的重要條件,我們根據建筑企業的工作內容和專業培養目標建立仿真實訓基地,讓工地建在學校,工程師走上講臺,學生走出教室,真正實現工學結合的教學理念。在每個單元的授課過程中進行仿真實訓,通過立體化的教學手段給予課程教學以有力支撐,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課程的相關內容,記憶更加深刻,讓學生在仿真的工作環境中培訓專項技能,培養工程意識,訓練工程技能,提高創新能力。
土木工程生產實習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手段,每個單元的課程結束后,進行短期的生產實習,組織學生深入建筑工地,與工地技術和管理人員及工人密切接觸,在專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參加實際的施工和管理工作,并請有經驗的技術管理人員集中講課,使學生加深對已學理論知識的掌握和理解,獲得現場施工的基本訓練,同時,有效彌補學校教師缺乏工程實踐能力的不足。
課程結束后,利用假期組織學生進行頂崗實習,學生在建筑工地系統實習工程施工的全過程,實踐各個崗位的工作環節和工藝流程,熟悉技術指導和管理工作規范,掌握從事專業崗位工作所必備的工程素質和業務能力,提高具體崗位“零距離”上崗的職業能力。
全面推行“雙證書”(畢業證、職業資格證)制度。將崗位作業內容和行業職業標準導入教學內容,將職業技能鑒定納入教學計劃,實現“雙證”融通。根據建設行業“五大員”崗位的特點和職業資格證的獲取要求安排教學內容,設置授課環節,并據此編制相應的習題集作為課后作業,使學生在熟悉職業資格證考試內容的基礎上鞏固專業知識。同時,利用業余時間,組織學有余力的學生進行施工員、質檢員、預算員、測量員、材料員和安全員等多個職業崗位的崗位技能培訓,幫助學生考取相關職業資格證,提高就業競爭力。
組織學生參加各種相關的專業技能競賽、創新實踐大賽、創業大賽,指導學生申報“國家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鼓勵學生自主立項申報研究課題,推薦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及教研項目,通過學科競賽和項目研究激發學生的創新興趣和潛能,夯實專業基礎,提高工程素質和創新能力,進而為就業、創業打好基礎。
課程設計包括分部分項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建筑工程項目投標文件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等。通過課程設計進一步落實上述實踐環節的具體工作,著重培養學生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獲取信息和查閱資料的能力,用文字、圖表準確表達設計結果的能力,進而提高工程素質和創新能力。
在《土木工程施工》的實踐教學中,必須始終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工程意識、職業技能為宗旨,以提高實踐教學質量為核心,構建與培養目標相適應的實踐教學體系,努力做到每個實踐環節都有明確的訓練任務和主攻方向,實踐環節與理論講授互相穿插,體現理論課中有實踐應用,實踐教學中有理論指導,使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相輔相成,并通過嚴格組織管理,強化考核制度,真正將實踐教學落到實處,最終實現提高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