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江
(吉水縣住建局工程建設監理事務所,江西 吉水 331600)
在建筑工程實施、管理過程中,建筑質量,是必須嚴抓并落實的重要內容,是建筑工程項目能否順利驗收并交接的關鍵性要素。但是,建筑工程建設,在實際實施工程中,易受內外各方面因素影響,致使工程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于削減[1]。這就需要從工程質量基礎表現特征出發,對建筑工程實施質量監督管理,與此同時,按照“質量為先、預防為要、數據為準”原則,構建起一個科學、合理、統一、公正的工程質量監管體系,推行切實、有效的改進性策略,明確權責,嚴格標準,有序執行,這樣才能保證建筑公工程質量。
相較于其他項目,建筑工程項目更具獨特性、以及強流動性,不具有較為固定、較為穩定的生產流水線、以統一標準的生產工藝、較為科學合理的質量檢驗技術與方法、以及相對固定的工作環境[2]。在此種情況下,建筑工程項目建設實施,特別容易受到建筑材料種類質量、施工方式、人員、環境等各種各樣的因素影響,致使工程質量出現偏差,有較大的起伏。
在建筑工程具體實施過程中,實施工序多樣、復雜,具有較強的交叉特性,而在各個工序相互之間的交接過程中,存在著很多隱蔽性的質量問題,一方面,對于質量監管來說,很難察覺到,以至于難以全面覆蓋,出現監管范圍偏窄情況;另一方面,由于部分工序的強交叉特性,在對各部門權責進行劃分時,無法將其范圍界定清楚,在對工程質量實施監管時,當問題出現,各部門相互推責,而對質量監管部門來講,又無法依據明確的標準依據來追責,這些都增加了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控制的難度。
在建筑工程建設實施過程中,在工程質量檢驗與判定方面,相較于一般式的產品,建筑工程因其涉及范圍廣、實施工序雜、影響因素多,其質量檢驗難以如同成品實行終檢,并不能以一個簡要的標準來對工程質量來進行判定。同時,建筑工程具有整體特性,也不能都對其進行拆解,檢查出錯誤零部件,進行更換以此確保質量,僅僅通過竣工驗收方式來檢驗工程質量,是有失科學性、合理性的。要想真正確保建筑工程項目的質量,還需要將質量監管工作落實到施工各個環節中去,開展嚴格的質量監管與預防工作。
從社會經濟發展層面分析,在我國社會經濟基礎建設中,建筑工程質量是一項重要的課題,不僅僅是關系到社會經濟的發展,還關系到人民生活質量,更是關系到人民的人身財產與安全[3]。也就是說,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是人民人身財產安全、國家進步發展的最為基本的保障,因此,建筑工程項目必須秉承“質量為先”原則,樹立安全第一、質量為核心的建設理念,以此作為導向來指導實際工程建設。
就建筑工程項目質量問題解決策略而言,往往采取“事后補救”“亡羊補牢”等方式作出調整,這種工程質量問題解決方式已經難以適應現代化建筑領域發展新要求。在新時代背景下,建筑工程項目質量監管控制,要求要積極開展預防工作,提前對建筑工程質量實施管理控制,換而言之,事先針對工程建設實施流程,運用各式各樣的質量控制措施,對各類影響因素進行嚴格管控,削減、甚至消除其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的影響,以確保工程質量達到施工標準及要求。只有對質量影響因素予以全面、充分考量,并對其作出有效控制,才能做到防范于未然,保障工程施工質量。
數據,是實行工程施工質量控制的基礎。因此,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控制要以采集到的實際數據為基準,只有在真實的、有效的數據與材料有力支撐下,工程施工質量監管控制才具備科學性、合理性、實效性,若是脫離了真實、有效數據,那工程質量監管將毫無意義、價值可言,更別提工程質量保障。工程施工質量控制,要采用科學的數理統計方法,對施工對象上所采集的大量數據進行整理、分析、并找出其中規律,研究工程施工質量的起伏態勢,探尋出主要、次要、一般性影響要素,再提出針對性改進措施,在長時期的實踐中對那總結規律,保障建筑工程實施質量。
要想把控好建筑工程實施質量,就要落實權責,做到責任到人,構建并健全切實、有效的施工質量責任制度。在建筑工程具體施工過程中,對施工各個環節進行層層監管、嚴格把關,明確每位施工人員的質量責任任務及范圍;另一方面,需要設立合理追責制度,探究并確定行之有效的質量衡量指標及標準,并安排專業性人員監督檢查各項施工環節,當在具體實施中出現不符合標準的質量問題時,監管人員可以對其嚴厲懲罰,并予以公示,以此規范質量責任主體行為,減少不合規施工行為出現,進而提高工程施工質量[4]。
方案設計,雖是工程實施前期工作,但也是關鍵性環節,其是否科學、合理、規范,與后期施工質量直接關聯,可以說,施工方案設計質量,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建筑工程項目最終的質量。因此,需要加強對設計人員的資格審查,同時,施工單位還需要加強施工設計方案的審查工作,在實際審查過程中,要強化對施工方案設計質量的控制,嚴格把關會審、會簽等審查環節,避免事浮表面,流于形式現象出現,從而提高建筑工程實施前期,施工方案設計的科學性、合理性,進而為后期具體工程施工質量奠定堅實基礎。
在工程具體實施過程中,在工程結構構件方面,鋼筋、水泥等建筑原材料必不可少,應嚴格按照檢驗規章流程,來進行材料復試試驗,復試合格后,才能運入施工現場,并且,對于相對隱蔽的工程施工質量更要嚴格進行把關。因此,施工單位要優化建筑原材料配置,保證優質性能,另外,還需派遣專員,在每一個施工環節中,進行仔細、嚴格的材料跟蹤檢查,以此確保建筑工程實施的整個過程中,所有采用的建筑原材料都能符合使用標準,進而為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提供切實的原材料保障。
在建筑工程實施過程中,施工人員是與施工質量最為直接的相關人員,因此,要構建合理、可行的規范化管理體系,規范建筑施工人員的工作行為,明確權責,責任到人,并嚴格標準,有序執行,對施工質量相關影響因素進行防控,降低施工質量問題產生率,從而實現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有效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