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朋宇
摘要:新的時代背景下上海市高端制造業的發展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文章通過對上海高端制造業發展現狀進行分析,總結出上海發展高端制造業的基礎優勢與發展瓶頸。結合上海的發展實際,提出相應的激勵舉措,為上海市制定制造業發展相關政策提供智力幫助和相關建議。
關鍵詞:高端制造業;扶持政策;激勵機制
一、引言
制造業作為民經濟的主體,國家經濟的穩定發展離不開強大制造業的支持,英國、美國、德國等國家的發展經驗表明國家的穩定繁榮離不開強大制造業的推動。隨著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的到來,我國要改變原有的產業結構,推動產業結構向中高端邁進。高端制造水平可以評估一個國家或城市的綜合競爭力,我國目前還是一個工業大國,在發展成為工業強國的道路上推動高端制造產業的發展勢在必行。
上海是我國的經濟中心,是市場經濟的先行者,上海經濟的發展對國內城市的發展具有很強的借鑒作用。同時,上海制造業的發展已經到了瓶頸階段,推動高端制造業的快速發展,打破制造業發展的低端鏈已刻不容緩。
二、上海市高端制造業發展的基礎優勢
(一)產業具有規模優勢
上海市高端制造業主要包括電子產品制造、汽車生產、石油加工、精品鋼材以及生物醫藥等行業,如表1所示,由上海統計局發布的2016年上海市六個重點工業行業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出,上海已實現工業總產值21003.47億元,占全市比重67.5%。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高端制造業在上海制造業發展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目前,上海市高端制造業己具備一定的規模,上海已經有300多個工業園區,比如上海松江工業區、新浜工業區、上海電氣自動化工業科技園以及上海寶山科技園等,這些工業園區已成為我國主要的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基地。
(二)產業高端化發展成效顯著
“十二五”以來,上海大力發展高端制造業,并取得了顯著地成果。上海汽車集團、航中國商飛和航天局、上海電氣以及船舶與海洋裝備方面的船舶公司等都率先在自身領域取得技術突破,在高端制造業的發展上取得突破性進展,比如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按照國際化的標準自主研發了C919大型客機突破了一直以來發達國家在大飛機制造方面的壟斷。這些企業由低端化向高端化發展的成功轉型升級為上海其他企業發展高端制造提供了很好的經驗借鑒。
(三)創新能力基礎
上海具有眾多大型企業以及高端企業,在上海市政府的鼓勵推動下他們勇于創新和取得不斷的突破,獲得多項技術發明專利。2016年度上海市擬認定高新技術企業有2306家,其中包括上海海優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賽金生物醫藥有限公司和上海宏盾防偽材料有限公司等,越來越多的高新技術企業的涌現為上海創新制造提供了不竭動力。同時,上海教育資源優勢明顯,上海具有高校多、科研院所多以及企業研究院多的特點,比如上海化工研究、上海市發展改革研究院及上海市機電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等,這些都為上海發展高端制造業提供了創新基礎優勢。
(四)上海制造業企業競爭力較強
如表2所示,中國統計局2017年發布的統計年鑒中的數據表明,我國2016年年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378599個,資產總計1085866億元,主營業務收入1158999億元,利潤總額為71921億元,其中上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351個,資產總計39838.24億元,主營業務收入34315.15億元,利潤總額為2913.91億元,北京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340個,資產總計43093.68億元,主營業務收入19798.13億元,利潤總額為1608.26億元。北京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數占全國總數的0.882%,上海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數占全國總數的2.206%,為北京的2.5倍。
如表3所示,2017上海統計年鑒中的數據表明2016年年底上海市高技術產業(制造業)年末從業人員為50.50萬人,占全市比重為23.7%,工業總產值為6618.26億元,占全市比重21.3%,利潤總額為334.57億元,占全市比重11.5%,稅金總額72.62億元,占全市比重為3.7%,大幅度優于全國平均水平。這些數據都表明上海制造業企業在發展高端制造業方面具有很強的競爭優勢。
三、上海市高端制造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產業鏈標志性企業嚴重缺乏
上海制造業的發展已初步形成完整的產業鏈,但產業鏈上標志性企業或工廠嚴重缺乏問題顯著。在對2017年國內制造企業500強區域位置進行了統計發現,上海僅有14家企業入圍,而北京有32家企業入圍。上海制造業發展想要在全國取得領先地位就必須要有大量的像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電氣這樣的產業鏈標志性企業,這些企業通常具有獨創的技術優勢,在行業中具有示范帶頭的作用,憑借其技術優勢往往能獲得高額的利潤。
(二)產業層次較低端
2017年上海統計年鑒中的數據表明上海市高技術產業工業總產值僅占全市比重21.3%,利潤總額僅占全市的11.5%,雖然在全國居于領先地位,但就上海市而言,高端制造業所占比重較低,相比于發達國家,上海制造業層次較低端。
就處于產業高端層次的軟件制造行業來看,上海軟件制造能力嚴重薄弱,特別是仿真軟件、研發軟件及控制軟件等高端工業軟件制造能力嚴重缺乏。2015年我國工業軟件市場規模僅占全球的1%,而我國使用的所有高端工業軟件幾乎都購自于發達國家。如表4所示,2015年美國《軟件雜志》發布的調查研究數據表明世界軟件企業500強基本都來自于美國和德國等發達國家。
(三)創新研發能力不強
上海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等高端制造業核心技術基本由國外提供,國內還沒有研發出核心技術,國際技術壁壘還沒能打破。我國僅僅是簡單加工產品,德國或日本等發達國家卻是在制造產品,核心科技被發達國家壟斷是上海等地區發展高端制造業遇到的共同問題?!?014年全國企業創新調查統計資料》顯示,當年企業申報專利中發明專利僅占比11.9%,實用新型專利占比64.6%,外觀設計專利占比23.5%,這些數據表明我國企業自主研發能力較弱,上海在提高創新研發能力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四)高端制造能力落后
上海制造業生產還跟不上國際市場的步伐,生產工藝水平達不到國際市場的要求,核心功能部件自主化問題迫切需要解決。上海市許多制造業企業還是小而全,無法按照分工專業化的原則生產零部件,在這些部件的生產精度、準確度及可靠性等方面上海制造業嚴重落后于發達國家,數據表明上海高端制造業中核心功能部件如新型傳感器、智能儀器儀表、精密傳動裝置、伺服控制機構和液氣密元件等基本都購自發達國家,自給率不到5%。對國外核心功能部件的依賴導致上海制造業企業生產成本的提高,使上海高端制造業在國際制造業市場上不具備競爭力。
(五)中高端人才扶持力度不夠
上海雖然已經出臺了很多人才扶持政策,但政策的覆蓋面具有局限性,針對中、高端人才的扶持政策力度不夠。多個城市掀起“搶人大戰”,武漢、杭州及南京等多個城市先后制定落戶、創業、科研、安居、就業等相關政策來吸引人才, 2017年上半年杭州人才凈流入率為11.21%,顯著高于上海的5.23%。這就造成上?!罢衅鸽y、留住更難”的問題,迫于上海的高房價、落戶限制嚴及生活成本高等問題,不少中高端人才從上海流失。為了更好地發展高端制造業,上海市政府應當加強中高端人才的鼓勵激勵,多出臺如購房優惠、人才服務等的優惠政策,確保上海能吸納更多的中高端人才。
四、加快上海高端制造業發展的激勵機制與扶持政策建議
(一)創新支持機制
針對發展高端制造業需要的核心技術如新能源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及新型材料制造技術等,打造專業的技術創新平臺,有針對性地攻克發展高端制造業存在的技術難題。結合上海發展高端制造的實際需要,對高端技術研發成立項目對企業進行招標,給予有條件的企業對應的資金和政策支持。憑借上海的高水平教育有利條件,將產學研進行有效結合,鼓勵市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企業研究院進行高端技術研發,對自主創新成果進行法律保護。加速設立新型的研發單位,促進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新型研發機構的推動下研發與市場的距離將會大大縮短,科技成果會快速地取得經濟回報,吸引更多的機構從事技術創新。
(二)產業跨界融合機制
產業跨界融合機制的完善,對提高上海高端制造業的競爭力意義重大。上海需要借助當前熱門的高新化制造、大數據、云計算以及互聯網等技術,在高端制造業發展的壓力及上海市政府的積極引導下,推動上海制造業與互聯網界探索出多種產業跨界融合模式,讓這種新模式成為上海市高端制造業發展的新方向和轉型升級的新動力。同時,建設功能性平臺,依托企業和產業聯盟助力跨界融合發展,搶占制造業發展制高點。鼓勵制造企業利用新技術,將新技術運用到制造的全過程當中助推各個環節轉型升級。
(三)高端制造企業財政支持機制
上海市政府必須充分發揮財政支持機制對高端制造業的引導和推動作用。上海市政府要牽頭建立上海高端制造業發展資金,同時鼓勵銀行和社會企業參與,利用專項基金重點支持上海高端制造業發展薄弱環節及對國家或上海認定的重大項目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在稅收政策上,充分發揮稅收激勵促進作用,對制造業企業進行層次認定,對不同層次制造業企業給予不同程度的稅收優惠。在高端人才的培養中,鼓勵高端人才以知識等多種方式獲得創新收益分配,采取股權獎勵、年終獎、年薪制多種形式,并采取適當的納稅軌制,確保在財政支持角度上海高端制造業對中高端人才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四)國際化發展推動機制
上海作為我國的經濟中心,制造業發展水平在國內已經居于領先地位,想要推動高端制造業的發展更上一個臺階,就必須放眼國際舞臺,推動開放合作,增強上海市高端制造業國際競爭力,我國“一帶一路”、自由貿易試驗區等對外開放合作重大戰略的實施為上海高端制造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上海制造業應認清國際市場的發展現狀,著力打造一批通曉國際經濟運行規則、符合國際標準的高端制造業企業。鼓勵上海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積極參與到國內外主要技術工程項目當中去。
(五)聚才留才扶持機制
高端制造業的發展對中高端人才的依賴性較強,上海應大力推廣普惠制人才公寓政策,對中高層次的科技人才給予購房或租房補貼。鼓勵企業積極參與人力資源的開發,與高校、職業技術學校建立訂單培養機制,培養一批掌握先進制造技術符合當前社會需要的中高端人才。借鑒發達國家和地區的人才引進政策,向國家爭取實施科技人才綠卡制度,結合上海實際推廣高端制造業人才引進的綠色通道。同時,有針對性的建設制造業員工繼續學習基地等平臺,對現有的制造業人才進行培訓,定期開展相關競賽,加快培養出一批能推動上海制造業高端化的科技人才。
五、結語
高端制造業的成功發展將推動上海經濟發展邁向一個新的臺階。上海要正確認識當前制造業發展現狀,正視制造業向高端發展邁進存在的問題,積極推進高端制造業產業結構的優化,提升上海高端制造業產業的綜合競爭力。為了能夠打破上海低端制造的現狀,實現高端制造業的蓬勃發展,上海市政府應當積極出臺高端制造業發展相關的激勵機制和扶持政策如鼓勵創新研發、改善投資環境、聚才留才以及財政支持等措施。
參考文獻:
[1]肖林.上海的“十三五”發展主線[N].上海證券報,2015-10-21.
[2]劉志彪.產業升級的發展效應及其動因分析[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02).
[3]王戰.發展智能制造切不可一哄而上[N].國際金融報,2015-12-28.
[4]周振華.上海邁向全球城市:戰略與行動[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5]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科技創新“十三五”規劃[EB/OL].http://www. stcsm.gov.cn/gk/ghjh/345606.htm.2016-08-05.
[6]婁賀統,徐浩萍.政府推動下的企業技術創新稅收激勵效應的實證研究[J].中國會計評淪,2009(02).
[7]自欽先,高霞.2015舊本產業結構變遷與金融支持政策分析[J].現代日本經濟,2012(02).
(作者單位:上海工程技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