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延林
(延長石油集團油田氣化工科技公司機動設備部,陜西延安 717100)
設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重要保證。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化和改革的不斷深入,作為企業管理重要組成部分的設備管理也需要創新提升,如何科學有效地搞好設備管理,降低設備運行成本,體現出設備管理的經濟效益,是擺在公司設備管理人員面前的重大難題。
設備管理工作涉及面廣且較復雜,管理制度中不會每項具體工作職責都明確的清清楚楚,因此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存在工作界面模糊不清,各部門之間存在推諉扯皮等現象,阻礙了部門日常工作的有序進行。
管理溝通是協調組織各個系統、緩解組織矛盾、解決沖突的必要手段,是傳遞信息、實施有效激勵的基本途徑。公司各部門之間在上傳下達進行溝通、協調及信息反饋等方面存在問題。如信息反饋不及時造成公用工程系統不能及時維護,設備、電氣、儀表不能及時維修等多種原因,導致裝置非計劃停工次數較多。
設備維修過程中,經常把問題簡單化或復雜化。簡單化的結果是不斷的重復著過去工作的,因為問題簡單而簡化了行為,不去進行規范、歸納、整理,大多是因為思維、行為惰性造成的;復雜化的結果是對系統性、綜合性問題不能進行分解、分析,不能循序漸進地快速解決問題,使工作低效率運行。
延長石油集團油田氣化工科技公司屬于新建化工企業,設備類型復雜。設備性能的先進性、精密及自動化程度遠高于煉油企業,因此對設備管理及維護維修水平要求較高。現有的設備管理及維修、維護保養水平已相對滯后。
設備管理是從選型、采購、安裝、使用、維護、修理改造直至報廢的全過程管理。設備管理工作具有綜合性、系統性,復雜性、全員性等特點,不只是設備專業職能部門、生產運行部門、維護維修部門的事情,要從規劃、設計、選型的源頭抓起,后續使用及維護才能提高效率。
現在的時代是云計算、信息化、智能化時代,現代企業的管理模式也要跟隨時代的步伐。公司雖有設備資產管理系統軟件,但由于多種原因導致一直未正常運行。因此設備管理還停滯在舊的管理模式上,即紙質版、痕跡化、簽字化的工作方法,工作效率難以提高。
公司目前有ERP(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AM(企業資產管理系統)、EM(設備管理系統),及機組、機泵狀態在線監測系統,雖都與設備信息傳遞、上報備品備件及材料計劃等信息有關,但系統各自為戰、數據共享程度低、管理不規范、標準不統一,信息不謙容造成數據壁壘和信息孤島。
加強公司內部綜合管理,轉變設備管理人員思想,樹立設備管理是公司生產技術管理中的重要環節,不是企業生產過程管理的獨立環節。設備管理者、維護者、操作者對設備要做到“4 懂”、“3 會”。設備管理體系工作的指導思想是全員參與管理,全員將設備管理理念貫穿于工作全過程,做到人人參與管理,重視管理,設備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推進,設備才能長周期平穩運行。
根據日常工作中出現職責不明確問題,公司每年修訂制度時組織相關部門對制度進行會審討論,各部門提出自己的建議及整改措施,修訂部門依據會審提出的建議及措施,溝通協商、明確各專業部門職責,且同時對全員進行大力度宣貫,避免工作期間各部門職責不清導致的工作效率低等問題。為進一步明確職責,各部門編制工作流程圖,每個員工依據流程圖執行工作,工作效率得以提高。
加強各部門之間的有效溝通,即上、下、左、右關系之間的溝通。上、下關系是公司一級單位與二級單位、二級單位與三級單位、三級單位職能部門與車間之間的關系。左、右關系是指公司各級單位職能部門之間的橫向關系。橫向溝通對公司工作效率影響極大。無論橫向溝通或縱向溝通,溝通方式也要多樣化,如采取當面座談、電話溝通、微信群、QQ 群、傳真等方式高效處理工作中遇到的問題;上、下級部門溝通,促使職能部門管理人員改變工作作風,積極下基層指導、督促,主動了解基層單位的工作情況,便于落實積極高效的工作。
公司在鞏固精細化設備管理成果的基礎上,按照精益化視角,通過對標等管理舉措,對前期已經形成的好經驗和做法,在公司內部進行推廣應用,確保好的經驗措施得以有效落實。同時,針對前期工作中發現的薄弱環節進行重點突破,補齊管理短板,尋找工作改進與提升空間,夯實管理基礎,提升管理效率。
將設備日常運行中的維護管理、備件管理、大型機組及關鍵設備的特護管理、大修管理、裝置現場管理等工作中納入規范管理、程序管理;針對每種管理制定相關制度,明確考核辦法,工作人員依據制度規定的程序執行,提高工作效率。
職能部門及生產部門的管理人員,在工作中培養其組織協調能力和專業技術水平。要求生產運行部門崗位操作人員熟練掌握設備操作規程、會排除設備故障及日常維護保養。通過出外培訓或聘用專家授課、兄弟單位交流學習、通師帶徒等方式培養。無論何種方式,公司主管領導及設備管理部門要注重設備管理人員的培養,為設備后續管理儲備人才,提升設備管理隊伍整體專業技術水平,為公司設備管理體系高效運作、全方位的開展奠定堅實基礎。
根據公司現狀,加快現代化設備管理技術的引進,利用數字化、自動化技術,實現設備管理信息化、科學化、系統化。如檔案管理可借助計算機技術、云計算等,提高工作效率。設置信息查詢、檢索等系統功能,便于設備信息資料高效查閱與調取。現代化技術是設備維修等日常動態化管理不可或缺的,在確保設備檢測精確度的同時,減少維修時間,降低安全隱患,延長設備使用年限。設備是現代企業生產的生命線,隨著產業升級,生產設備也逐漸向著智能化、自動化趨勢發展,企業生產對設備的依賴度隨之提高。作為設備信息化管理的關鍵,設備管理系統的設立,對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意義重大。
在設備信息化建設的同時,組建互相兼容的信息管理系統,即適合生產裝置運行、設備狀態監測、設備資產信息管理、設備物資計劃申報、審核、審批及采購、物資入庫及出庫、財務預算等上傳下達的綜合管理系統。在此綜合信息管理系統上各部門職責明確、工作業務流程清晰、審批環節順暢,公司各項管理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現代生產工藝向高精細高自動化發展,設備向大型化、精密化、長周期運行要求方向發展。大型現代化生產線故障停車將給企業造成重大損失,因此與時俱進的先進的設備管理將是大型企業生產管理的基礎,也是企業安全環保健康良性發展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