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遠樂
(廉江市水利水電勘測設計室, 廣東 廉江 524400)
步入新時期以來,人們不再只關注個人生活水平的提升,而是越來越注重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為順應時代的方案需求,在水利設計當中也應當被更多的賦予生態理念。如果始終將生態發展與水利設計看做兩項毫無關聯的內容,不僅會對于生態平衡造成影響,同時也不利于社會發展水平的進步與提升。只有將優質的生態理念與水利設計進行融合,才能更好地促進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為水利工程建設水平的提升注入新的力量。
所謂生態理念,簡單來說,就是指立足于當前發展情況所提出的自然保護和社會保護理念。此種生態理念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與發展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能夠切實改善當前階段因社會發展所造成的人與自然環境之間的矛盾關系。將生態理念融入到水利工程建設當中,相當于賦予了水利工程更多的環保價值,不僅能夠充分滿足水利工程建設的基本需求,同時也能夠有效降低對于周邊生態環境所不良影響。
新時期,我國的社會發展水平獲得了顯著的進步與提升,人們對于生活質量的要求逐步提升,這在無形當中增加了水資源的消耗量,為滿足人們的實際用水需求,就必須要不斷地強化水利建設水平,確保社會發展的良性運行。就當前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看,傳統水利工程留有的桎梏仍然在發揮著作用,這使得水利工程建設仍然受到著多種因素的制約,其對于環境所帶來的惡性影響也始終難以消除。積極的在水利設計當中融入生態理念,則可以有效改善此類問題,并更大程度上保障環境的和諧發展。
所以要開展水利設計,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立足于相應的設計目標,而制定更為優質合理的工程設計方案,減少不必要的資金浪費,從根本上強化實際的工程建設水平。而新時期無論是建設單位還是設計單位,都不再只重視延長工程壽命,而是更多的關注到生態理念與水利設計之間的融合,在發揮工程價值的同時,盡可能的避免對于周邊環境和現有資源造成不良影響。具體來說,強化水利設計中生態理念的應用,可以采取以下幾種路徑。
進行水利設計的過程當中,涉及的工作內容是多種多樣的,無論是河道改造,還是地按建設,都需要融入更多的生態化理念。舉例來說,在進行河道改造的過程當中,需要考慮到諸多可能會出現的干擾性因素,構建更具針對性的設計方案,嚴格依照國家和政府所制定的設計要求,確保河道的使用壽命得以有效提升。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其一,時刻將安全性放在首位,從根本上降低安全隱患事故出現的可能性。其二,重視發揮其生態性能,既要確保生態設計具備實用性,同時也要具備美觀性和裝飾性。以往在開展水利工程設計的過程當中,通常會將其實際作用擺在首位,卻忽視了環境保護和生態發展的重要意義,將生態理念融入到水利設計當中是十分必要的,更重要的是如何將這一理念得以落實。為此,我們還提出能夠不斷地完善現有的設計評估制度,并通過完善相應的內部監督管理機制,還不斷優化現有資源的配置水平,真正的確保生態發展能夠與水利建設同步落實。
積極促進水利設計環節中生態理念的融合,首先必須要轉變設計人員的思維觀念,突破傳統設計模式所帶來的束縛和干擾,切實的發揮綠色生態設計的實質作用,找準更為新穎的創新方向,使生態理念能夠與水利工程建設完美融合,確保水利設計能夠在滿足實際的應用需求的同時,順應自然條件的發展規律。具體來說,作為一名優秀的設計人員,在實際開展設計工作的過程當中,應當不斷的強化設計方面的技術水平,應從所選取的應用材料入手,貫徹生態理念,積極的應用現代化的技術內容,切實將更具生態化優勢的建材應用其中,確保能夠從更多的方面上貫徹生態理念。另外,在實際開展設計時,也應當突破傳統理念的桎梏,通過思想觀念上的轉變,水利建設開辟新的思路。與此同時,也應當充分發揮現有水文資料的重要性,以此為依據,找準其中有效的信息內容,從根本上避免設計誤差問題的出現,成為不斷地強化自身的能力素質水平,拓展設計創新所涉及的范圍,避免因設計不足所帶來的一系列不良問題,切實促進水利設計的發展與完善。
生態理念并非一個浮于表面的概念,其需要具備實質應用的價值,確保能夠更多的融入新的技術內容,使得生態建設能夠與水利設計更為契合,推進水利設計與時代發展的同步進行。
當前階段,在開展水利設計的過程當中,已經較多地應用到了現代化的技術,而這些現代化的技術,除了具備更為突出的現代化特征和技術性特征之外,也更多的融入了生態建設理念。技術的發展在不斷的更新與完善,以不斷更新的護岸材料為例,諸多傳統護岸材料被淘汰,而例如綠化混凝土、生態石籠等新型環保材料卻逐步登上舞臺,不僅強化了工程建設的便捷性,同時也使得水利設計被賦予了更多的生態環保特征。在水利設計當中逐步融入生態理念是十分必要的,但同時也應當不斷強化現有的技術水平,站在相關設計人員的角度上來看,應當不斷的了解更多新型的技術內容,強化自身對于新型技術的運用和掌握水平,積極總結在以往水利設計過程當中所積累的經驗內容,掙得,將生態理念與水利設計看作一個共同的整體,從根本上落實生態建設作用。
眾所周知,無論是在進行水利工程建設,還是其他類型工程建設的過程當中都需要花費一定量的資金,并且在建設完成之后,還需要投入足夠的資金與精力來落實水利工程后期的養護管理工作。在實際設計的過程當中必須要給予現有的內部管理機制足夠的重視,除了要定期對于已經構建完成的水利工程進行維護和檢修之外,還應當及時開展日常的維護處理,切實了解水利工程在實際運行過程當中的實際情況,從而有針對性地解決相關問題,從本質上強化整體的工程運行水平。
綜上所述,人們給予了生態環境建設足夠的關注與重視,在開展水利設計工作的過程當中也越來越注重生態理念的融入。水利工程設計的開展需要將實用性、綜合性、價值性和生態性進行有機的融合,確保水利工程能夠為社會的發展以及人類的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時,盡可能的降低工程設計對于周邊環境所帶來的不良影響,切實發揮水利工程建設存在的意義,確保水利工程設計能夠更多的與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相契合,帶動總體社會發展水平的進步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