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海波
(河源市水利水電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 廣東 河源 517000)
目前中國政府對河流的相關治理工作高度重視,并且因為環境問題涉及到社會各界,因此也有著非常高程度的關注,當然這也是整個水利工作中首要解決的難題之一。由于之前我國對河流生態系統理念的建設和相關維護工作的進行程度不夠,或者是重視程度不足,因此并不能在根本上解決澇災,洪澇等。以至于我國目前依然受這一類災害的影響。另外在傳統的堤防工程建造的時候,雖然會對防治澇災、洪澇等有較為不錯的表現,但卻在實際的建設過程中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面積,并且對周圍的河流以及周邊的水利環境和生態系統等均有較強的影響。另外對于堤防建設工程的質量預計預算成本還有施工進度等方面均是需要根據實際的建設理念所決定。針對于此,本文詳細的對在堤防建筑過程中應用到的生態設計理念做出了闡述與分析。
將生態設計理念應用在堤防工程當中,實際的作用就是在工程壽命的使用期限內對環境屬性以及環境保護作為重點的工作方向與內容,并將生態設計技術作為主要的建設與指導原則,同時在工程的實際施工質量還需要有一定的保障作用。生態設計理念的建設中,主要需要遵循以下三種原則即:少量化設計原則;資源再生設計原則以及再利用設計原則等三方面。
另外對于生態設計理念來說,此工程具有極強的科學性以及系統性,因此在實際的作用過程中不僅僅只是簡單的作用在河流的堤防以及防洪建設方面,還需要對此工程能夠有一個全面、科學的指導規劃,對有關施工地區的水系統以及生態環境進行綜合全面的考究,做到抓住根本點,從根本點出發,將根本點作為切實入手的方向與目標,統籌兼顧使得能夠對堤防工程有一個全面的徹底的靈活的應用與研究。
系統規劃處理方面的問題主要是缺乏以下兩種方面的:首先由于河道的距離較長,因此在治理工作展開的時候很難對此有一個系統化的施工。其次就是在河流治理工作的時候,由于對防洪防澇等重視程度的缺乏,從而并不能從根本上對此進行治理工作,能做的只是對其進行一種簡單的規劃和局部的應對處理,另外在防洪工程的檢修過程中,檢修工作過于簡單,工程的質量達不到標準,且使用年限久遠,超過安全期限的設備。如此堤防工程在建設的過程中顯得十分困難與棘手,還有很大一部分中小河流河道周圍基本上是處于未設堤防的狀態。
在很多河流中常常會有大量的巖石裸露出來,從而使得堤防質量較差, 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另外再加上對砂土資源的濫用,比如違法建造攔河裝置,或者是部分居民向河內任意傾倒生活垃圾以及違章建筑私自侵占河流等一系列相關的問題,都會對堤防工作的進行造成嚴重的影響。另外就是在河道兩岸居民私自開發耕種,或者是在岸邊堆放殘渣廢土生活垃圾等現象,這一系列的影響最終都會導致嚴重的擠壓到河內的空間。從而一旦有暴雨天氣的出現,就非常容易造成洪災。再加上長期居民對河內傾倒垃圾以及工業廢水的排放,致使對河流的生態環境的破壞十分嚴重。
過去對河道進行堤防設計的時候,主要的工作就是加固岸堤以及裁彎取直等相關工程。過去的堤防設計主要是為了能夠滿足人們對防洪以及發電等多項相關經濟的要求,從而忽略了對河流自然生態以及生態系統等方面的維護與治理。雖然過去的堤防在一定時間內能夠給人們帶來一定的防洪減災能力和可觀的經濟效益,但同時會對原有的堤防設計理念有著非常巨大的轉變尤其是在河道的結構與功能方面,這樣就在很大程度上違背了河道的自然規律,從而造成一系列相關水生態環境變化的影響與問題的發生。由此可見,隨著經濟飛速的發展以及社會越來越高層次的要求,對于河道未來的堤防工程必然會引起全國水利工程以及社會上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因此只有積極探索將生態設計理念應用在目前河道的生態堤防設計中,才是對水利工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過程與選擇。
如今社會正處于飛速發展時期,基于此人們的思想觀念跟隨著發展有著不斷良好的改變,由此人們對于河流堤防工程建設的理念以及要求在不斷的提高。如今對于河流的堤防工作人們已經逐漸的轉變傳統觀念,對河流堤防工程有一個全面、重新的認識。對于研究設計人員則還需要認真對此進行詳細全面的研究并積極探討全新的治理方式,將生態設計理念應用在堤防工程中不僅僅需要體現在資源以及防洪這兩方面,還需要對河流內部中各方面各種因素進行全方面的考慮與研究。最終才能夠實現自然、河流與人能夠協調發展。另外在對于生態設計理念與河流堤防結合應用的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還需要對此進行充分全面的認識,詳細的分析出生態設理念在堤防工程中具有的一系列相關優勢以及不足的地方,并在實際的設計過程中盡量做到揚長避短設計,充分的發揮出生態設計理念在堤防工程中的利用。
對于河流的綜合治理過程中,不能簡單的局限于河道之內,必須要對全河流有一個全面的統籌規劃,只有這樣才能夠將河流內部的水文地質條件以及堤防工程還有生態設計理念有一個全面有機的結合作用。在堤防工程實際的設計過程中,應科學的對河流進行全面的規劃,并清除兩岸河流的一切違法占地,使得河流生態環境逐漸的有改善作用。另外在對于河道的堤防工程建設的過程中,盡量與河道的天然情況結合起來,依照河流本身條件進行建筑,主要體現在能夠充分的對河流兩岸的岸坎、漫灘以及峭壁等有一個充分的利用,并對其進行立體式的構建工作。
對于一些河流來說,剛好處于地勢陡峭的堤防,尤其是在山區的河流這中情況十分的常見,由此當處于雨季的時候由于水流過于湍急從而會攜帶著大量的泥沙從上游沖泄而來,對下流的治理工作帶來了大量的麻煩與問題。對此的解決方式不僅需要加強堤防工程的建設與質量,同時還需要對全流域進行一個合理科學的規劃治理協調,增加對裸地的植被覆蓋率,如果當地水土流失較嚴重在此情況下就需要退耕還林工作。另外還需要修建沉淀池以及谷坊等相關工程,通過共同作用最終能夠起到減少河流的含沙量,有效的防止水土的流失。
將生態設計理念運用在堤防工程中,不僅僅是對河流的防洪功能進行加強的作用與治理,更重要的一點就是能夠從根本上著手,找到解決問題的切實著手點,并站在全局的視角下對整體堤防工程有一個全局統籌兼顧的設計,另外還需要對河流的生態治理有足夠程度的重視,只有如此才能夠實現自然環境、河流與人共同協調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