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云
(特變電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1)
建筑施工質量關乎未來人民的居住環境的舒適度和安全問題。建筑業質量安全問題受到各業界的關注,如何避免施工中出現的安全質量問題也成為值得探討的問題。本文主要通過研究我國建筑施工中存在的質量管理問題提出對策。
許多建筑企業缺乏專業素質。現今,許多企業看到了建筑行業所帶來的巨大利益,在招標過程中,會承包一些本身不能勝任的工程。在施工過程時,會一味的追求工期而忽略建筑本身的質量問題。從而帶來了一些自身不能解決的問題。
目前,我國施工人員多為臨時工,多數由沒有經過正規教育培訓過的農民工。這些施工人員大多質量安全意識淡薄,同時文化程度不高,在施工過程中不能及時發現錯誤,甚至在施工過程中會出現偷工減料的行為,不按照圖紙進行正確施工。建筑質量必然下降。
建筑施工過程中缺乏高素質管理人員。在數量上,建筑施工人才缺少高層次、高技能。同樣的,高素質人才管理機制不夠完善?,F在的管理人員還保持著老一套的管理辦法,在管理運行過程中機制老化、體制落后。由于建筑施工地大多條件艱苦,流動性強,而且薪資相對不高,一些高素質的管理人員不斷流失。建筑企業也缺乏培訓高素質人才的意識和能力,導致了管理人員的缺位。
建設方在施工過程中諸多存在問題。對施工單位資質沒有進行嚴格的審查,使一些沒有經驗和能力不夠的施工單位流入市場;建設單位對整體的工程沒有嚴格監督管理,有些對施工方不管不問,最終導致豆腐渣工程;整個單位管理混亂,設計要求不斷更改,使施工人員疲于返工。
施工方管理過程中的懈怠。在施工時,只顧追趕工期,為完成工期不顧整個工程的質量問題,整個工程沒有一個良好的養護時間,埋下質量隱患。對整個施工過程沒有完善的計劃。沒有把對質量的監督放在重要位置。只是把整個工期的完成交給各個施工人員,當問題出現時,只會出現亡羊補牢的效果。對一些隱藏工程視而不見,抱著得過且過的心態。沒有聘請到專業的監理公司,使整個工程的監管工作出現漏洞。
政府在工程建設中的缺位。政府在企業施工中占據重要位置,政府要保障國家經濟可持續發展,政府不僅要服務于企業,并要對企業實施嚴格的監督和管理,兩者密不可分。一些地區會出現政企不分的情況,政府質量監督工作沒做到位,就不會有效的預防、補救問題發生。不能使施工各個方面得到保障。
工程項目的質量最主要是由施工材料和設備質量管理決定的。它們直接影響了工程項目的質量。但在施工材料和設備進入施工現場之前,質量檢測人員很少對其進行檢查。當劣質材料進入施工現場時,會導致諸多問題存在。有些機器設備是循環使用的,如果不及時進行檢查,也會危害施工人員的安全。此外,這些設備、材料如果不能夠有效的存放,會影響對混凝土的使用,建筑質量的好壞也與施工時的環境因素有很大關系,氣候變化大會導致施工材料性質發生變化,最終導致樓房質量受到影響。
作為工程建設的每一個參與者,每個人都是保障工程質量安全的主體,短板效應就指出了一個事物的最高水平有時就是由最低能力的人決定的。所以,必須努力提高整個施工建設隊伍的素質。只有每個人都具備質量安全意識,整個建筑事業才會向更加積極、向上的方向發展。
要因材施教,對不同的人才要有不同的教育方式。對于施工人員,在施工之前,要對農民工進行系統的培訓,要加強質量教育培訓、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安全意識的培訓,讓農民工成為有思想、有責任感、有過硬技術的群體。
對于管理人員,要讓其認識到質量安全的重要性。讓管理人員的能力充分發揮,管理人員要了解工程進度情況,將施工圖裝進腦子里,熟悉施工中的重要位置,要多到施工現場,對施工隊的進度了如指掌,對施工隊易出錯的地方要常常提醒。讓新興力量注入進來,使新老力量得到有機結合。適時選拔高素質、高技能的管理人員,但要注意的是,高素質不等于高學歷。管理人員不僅要具備專業的知識和管理經驗。還要學會與時具進,擁有隨機應變的能力,會應用高科技技術來解決現階段的難題,能夠做到全面管理,領導全局。
政府部門要加強工程質量安全宣傳工作。宣傳貫徹《建筑法》,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加強施工企業和施工技術人員的法律意識,責任意識,安全意識。
要提高建筑行業的入門門檻,讓真正有能力、有責任的企業包攬工程。要規范市場行為。避免因利益趨勢所作出的降低工程報價的行為。要知道,工程質量的好壞與工程成本息息相關。如果工程成本底,在日后的施工過程中,偷工減料的行為是不可避免的。還要有效的避免轉包、違法分包等行為。
建設單位在外包工程時要嚴格挑選施工方,并跟進施工的進度,監督施工質量,科學管理公司內外事物,促進工程能夠順利,安全的進行。
施工方要加強現場施工的質量管理,控制好進度。要嚴格按照施工圖,國家質量檢測規定完成好每一道工序。要責任到人,各個部門有專門管理人員,在施工開始前,要對所要進行的工作先進行檢查,確保每一項工作安全的實施。當一道工序完成后,要各部門要進行自查,互查,交給監理部門進行檢查。在實際操作中,總是會有偏差,再做出不斷的調整和完善。保證工程的正常進行。
政府的監督作用是不可缺失的。為保障建筑市場環境的有序進行,政府要嚴格按照建設程序對建筑施工進行把關。要做到完善立法,執法公平。嚴格按照《建設工程監理規范》的規定對各項工作進行嚴格的把控。同時可以借鑒國外經驗,建立審核制度、完善資質評定制度。保障建筑工程按照程序進行。政府應做好質檢工作,按照規定對施工建設工程進行監督管理,檢查施工單位的資質,認真核實與施工項目有關的質量評估報告,檢測施工單位質檢人員的資質和業務水平,抽查施工單位器材是否符合規定等。
施工材料在進入施工現場前要先進行質量檢測。要有檢測的相關人員對材料進行嚴格的檢測,材料不僅是手續齊全就為合格產品,主要還要對其進行物理檢測,材料外觀、材料尺寸、數量,確保其符合國家標準。因為設計不同,對應其材料也會有所不同,當檢驗合格后,要有針對性的由材料管理人員進行管理。材料管理人員要做好防潮,防曬處理,要做好材料的統計工作,以便后續的管理和后期檢查。檢測好天氣變化,當溫度、濕度等發生變化時,對材料做好保護措施。對施工機器和工具等正確使用,及時做好維修和保養。避免專業設備給施工過程帶來質量隱患。
在施工前,應做好施工前的勘探工作,了解地形地貌,檢測施工場地是否適合建筑樓房。查明隱藏的不良地質,如沙層、暗穴、大的孤石等。保證建筑地基不出問題做好圖紙會審工作,保證施工圖紙的科學性,及時發現圖紙中的問題,就會提高施工過程中的效率,同時也就會保障整個建筑的質量。
今年來,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中國的社會性質也隨之發生了改變,建筑業的供不應求的情況日見凸顯。而隨之也帶來了一定的問題,如建筑業進入門檻降低,建筑工人整體技術水平下降,各方面的監管力度減弱。只有各方面全面配合,使建筑質量保持在高水平上,給人民一個更宜居的家,社會才會更加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