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 雄
(咸寧市長興水利水電工程監理有限公司,湖北 咸寧 437000)
鄉鎮覆蓋面積廣、地形地貌復雜,且氣候環境變化大,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難度,制約了區域經濟的發展。在新時期背景下,鄉鎮水利水電工程事業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不僅提升了鄉鎮生產總值,也為民生保障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絕大多數水利水電工程都屬于惠民利民工程項目,由政府部門出資組織規劃與建設。由于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建設涉及多方面內容,往往需要依靠公開招投標,且通過水利水電工程管理實現工程項目策劃、建設與維護,進而促進工程建設的正常運轉。
水利水電工程是優化資源配置、增大資源綜合利用率的建設性工程。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地形特征、自然水域分布情況以及水資源特征等關鍵要素,客觀衡量對區域生態系統、社會根底及上下游的影響。而這些要素或條件也是水利水電工程管理的重點內容。管理者需秉承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則,落實水利水電工程管理,從而提高工程質量,充分發揮工程項目的利用價值,為區域經濟建設與生態文明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從某種角度來說,鄉鎮水利水電事業的發展,直接決定了農業經濟的發展水平,而鄉鎮農業經濟的良好發展,也會反哺水利水電工程事業。鄉鎮水利水電工程在蓄洪灌溉與農村飲水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大到灌排工程、抗旱水源工程或小型灌區,小到蓄水池、水井、水窖等,不僅推動了農業經濟的良好發展,也改善了農民群眾的生活品質。然而,縱觀鄉鎮水利水電工程發展現狀,工程管理環節仍存在諸多亟待解決的突出性問題,具體內容如下所述。
在以往水利水電工程管理過程中,多以農民群眾作為管理主體。但是,由于水利水電工程長時間得不到維護與管理,導致工程年久失修,出現結構損壞現象,甚至無法正常投入使用。例如,鄉鎮水利水電工程使用年限臨近工程預計使用年限,工程長期處于超負荷運行狀態,且工程維護與管理不及時、不到位,增加了工程安全隱患。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相應的工程管理。只有建立健全的鄉鎮水利水電工程管理機制,明確各職能部門、各崗位的職責權限劃分,才能從根本上避免工程質量問題。
此外,鄉鎮水利水電工程管理人員數量有限,基層農民群眾參與管理工作的積極性貧乏,這也是制約鄉鎮水利水電事業良好的關鍵因素。當下,鄉鎮水利水電工程管理制度不完善,基層農民群眾未能客觀認知到工程項目對于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性,進而削弱了群眾參與管理工作的積極性,導致鄉鎮水利水電工程監督管理無法發揮實際作用。
現階段,鄉鎮水利水電工程管理工作仍存在管理部門不完善、管理架構不合理、管理模式單一化、管理落實不到位等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管理工作效率,同時,削弱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影響鄉鎮水利水電工程事業的良好發展。
部分鄉鎮未設置水利水電工程管理機構,工程得不到必要的管理與維護,單單由鄉鎮管理人員全權負責,使得管理工作流于形式,無法發揮實際作用。也正因如此,多數鄉鎮的水庫、堤壩或電井等工程長期處于無人管理狀態,且水利水電工程管理人員缺乏積極性,無法發揮管理部門的職能優勢,最終形成“重建設、輕管理”的不利局面。
鄉鎮水利水電工程管理工作的正常運轉離不開管理資金的支持。結合鄉鎮水利水電工程管理資金調查結果可知,絕大多數鄉鎮的專項管理資金來自于收入農民群眾的水費或農民群眾籌資。然而水資源利用定價標準偏低,水費根本無法彌補水資源管理成本,也無法滿足鄉鎮水利水電工程管理的基本需求。另外,各基層未制定水戶集資管理體制,且農民群眾集資難度較大,專項籌款杯水車薪,無法維持鄉鎮水利水電工程管理工作的正常運轉。
由此可見,鄉鎮水利水電工程管理資金不能單純依靠基層農民群眾的籌資。從客觀角度來說,鄉鎮水利水電工程管理資金的貧乏,不僅削弱了專業管理人員的積極性,也極大的降低了鄉鎮水利水電工程管理的時效性。
在新時期背景下,鄉鎮水利水電工程應采取多種運營模式有機整合的模式,在優化水權合理分配的基礎上,明確限定各部門、各崗位的職責權限劃分。例如,在鄉鎮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完畢后,由基層政府或相關組織掌控工程管理權、使用權與所有權,進一步強化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保證基層工作與主體市場客觀規律的適應性與協調性。簡而言之,就是通過授權主體維系鄉鎮水利水電工程的運作與維護。
再者,各基層政府應推行水利水電工程承包租賃制度,鼓勵有資金實力的企業承包工程,并按照國家限定準則制定收費標準,向基層農民群眾收取費用,再從水費中提取一部分作為運營資本。與此同時,管理部門還要嚴格遵照標準規范組織執法工作。例如,在水利水電工程投入使用過程中,一旦發生突發性安全事故,需嚴格履行問責制度追究相關責任人,為后續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與協助。
為推動鄉鎮水利水電工程事業的良好發展,管理機構應設立專項資金,加大運營投資力度,將資金合理應用到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各個環節,且優化資金分配,增大資金的綜合利用率。與此同時,定期維修或更換鄉鎮水利水電工程中的老舊設備與零構配件,強化整體工程建設效果。
另外,水利水電管理部門還需結合區域經濟發展概況,參照現行法律條例,設定合理的水費標準,為水利水電工程建設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例如,鼓勵用戶集資,為參與集資的用戶提供用水優惠政策,一方面,拓展鄉鎮水利水電工程融資渠道,另一方面,引導與規范用水行為,避免水資源過度浪費。在水利水電工程管理進程中,秉承“投資等同于收益”的基本原則,充分調動基層群眾參與集資和管理的積極性。同時,在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各基層政府要充分發揮宏觀調控作用,依靠資金補助或政府扶持等方式,提升管理工作效率。
為拓展新時期鄉鎮水利水電工程管理融資渠道,管理者需采取如下幾方面措施:
①建立健全的水費收取制度,杜絕徇私舞弊問題。需要格外強調的是,針對經濟發展水平落后的地區,應當加大財政投資力度,尤其是專項管理資金;
②推廣應用鄉鎮水利水電工程技術,如滴灌、微灌或漫灌等技術,一方面,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提高水資源綜合利用率,另一方面,為灌溉區農業經濟發展提供必要的發展動力;
③鄉鎮水利水電工程管理人員要定期組織渠道或河道防滲施工,優化工程性能,進而增大鄉鎮水利水電工程資源的綜合利用率。
綜上所述,鄉鎮水利水電工程項目是區域經濟發展體系的重要組成內容。全面落實鄉鎮水利水電工程管理工作,有助于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維系民生保障的正常運轉,最終滿足現代化社會的發展需求,為城鄉聯合建設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