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寧波最美老地名”之特征及其文化遺產價值

2019-02-18 03:55:22
關鍵詞:文化

伍 鵬

(寧波大學 科學技術學院,浙江 寧波 315211)

為了傳承和保護寧波地名文化遺產,結合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工作,2016年,寧波市民政局與寧波日報報業集團合作,開展“尋訪寧波最美老地名”活動。活動主要通過官方和媒體共同征集和評選方式,從700個歷史地名保護目錄中推薦200個作為最美老地名的候選地名,然后從地名的歷史性、知名度、文化內涵、文化獨特性及傳承價值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經過公眾網絡投票和專家評審,最終評選出天一閣、月湖、四明山、東錢湖、慈城鎮、慶安會館和它(tuō)山堰等50個“寧波最美老地名”。這些老地名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傳承價值,既記錄了寧波自然環境的變遷、社會歷史發展的進程,具有較高的公眾知曉度,同時凝結著寧波人的鄉情,展現了寧波地名文化之美,對弘揚我國傳統地名文化、推進地名文化遺產保護以及擴大地名文化影響力和認同感具有積極的推進作用。

一、“寧波最美老地名”命名方式及其特征

地名是人們對具有特定方位、地域范圍的地理實體賦予的專有名稱,一般由專名和通名構成。專名是指地名中用來區分各個地理實體的詞,通名是指地名中用來區分地理實體類別的詞,在同類地名中具有相同的意義①王際桐:《地名學概論》,中國社會出版社1993年版,第4頁。。此次推薦評選出50個“寧波最美老地名”,包括行政區域7個,行政村8個,橋梁6個,紀念地12個,道路街巷4個,片村自然村和居民點6個,河流、海港、堤堰、亭臺碑塔類4個,湖泊3個(見表1)。

根據歷史文獻考證和分析,50個“寧波最美老地名”專名的命名來源可以分為以山川河流和小溪命名、以地貌地形或建筑特征命名、以歷史故事或傳說命名、以姓氏或歷史名人命名、以軍事基地和渡口命名以及以寓意命名等類型(見表2)。

表1 50個“寧波最美老地名”的類別與名稱

表2 50個“寧波最美老地名”的命名來源

(一)以山川河流和小溪命名

海曙區的鄞江鎮因鄞江而得名,鄞江舊稱蘭江,是奉化江支流之一。奉化區溪口鎮的得名源于剡溪,剡溪由西向東流過溪口全鎮,“溪口”之名由此而來。寧海梁皇村得名于梁皇山。梁皇山古稱“桐柏山”,明崇禎《寧海縣志》記載:“舊傳梁末(547—549年)侯景作亂,陳霸先兵起,有王子避地于此,故名。”[注]寧波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寧波市志·上》,中華書局1995年版,第12頁;第128頁。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曾游覽至此山。位于海曙區的鎮明路,以舊有鎮明嶺得名。還有的地名結合河流、山川和方位命名,如東錢湖古時稱“錢湖”,以其上承錢埭之水而得名,唐代時稱“西湖”,因當時縣治在鄮山,湖在縣治之西而名,宋代后稱“東湖”,因當時縣治在三江口,湖居其東而名,后合稱為“東錢湖”。此外,上林湖、它山堰等都是以山川或河流命名。這些地名是寧波的地域景觀符號,也是寧波旅游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以地形地貌或建筑特征命名

如石浦鎮命名與巖石有關,一說因鎮中的南關橋港兩岸多巖石;又一說因先民聚落于大金山麓峽谷中,三面環山,以“溪流入海處山巖直逼海中”②寧波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寧波市志·上》,中華書局1995年版,第12頁;第128頁。而得名。鄞州區走馬塘村原名慶豐里,后因四世祖陳禾官至御史中丞,以后凡有地方官員路過或來此地,進村之必經路為茅山河塘,遂以武官下馬、步行而過塘之形意,取名走馬塘[注]鮑賢昌、陸良華:《探尋古鄞》,寧波出版社2012年版,第43頁;第322頁。。位于鄞州區的七塔寺,因在清朝康熙年間寺前建有七座石塔代表七尊佛而得名。始建于宋代的百梁橋,因橋用一百根橫木為梁,故名百梁橋。位于寧波市區的月湖開鑿于唐貞觀年間,又名“西湖”,傳說形狀像月字,故又稱月湖。四明山又名句(gōu)余山,其大俞山峰(又叫芙蓉峰)頂有個“四窗巖”,日月星光可透過四個石窗洞照射進去,由此得名。“中為芙蓉峰,最高,有四穴,若開戶牗以通日月之光,故號四明。”唐代詩人劉長卿有詩曰:“蒼崖依天立,履石如房屋,玲瓏開窗戶,落落明四目。”④鮑賢昌、陸良華:《探尋古鄞》,寧波出版社2012年版,第43頁;第322頁。“唐置州治,因山氏州。”[注]徐兆昺著,桂心儀、周冠明、盧學恕等點注:《四明談助》,寧波出版社2000年版,第2頁。寧波古時稱明州,也由四明山而來。象山港因大部分位于象山縣而得名。唐神龍二年(706年)象山開始立縣。清徐兆昺《四明談助》記載:“象山在縣北半里,為縣主山,形如伏象。”[注]徐兆昺著,桂心儀、周冠明、盧學恕等點注:《四明談助》,寧波出版社2000年版,第1524頁。故名象山。象山月樓岙之后有一巖,遠看若虬、若象、若螳螂,近瞧非亭、非閣、非臺榭,古人因之定名此巖為“月樓”。

(三)以歷史故事或傳說命名

江北區慈城鎮,以漢名儒董仲舒之六世孫董黯孝順慈母的故事而得名。相傳董黯曾居于此地,其母生病,特別想喝大隱溪的溪水,但此溪在城西十余里處,為了滿足母親的愿望,董黯就在溪旁建屋居住,天天打溪水給母親喝,其母不久痊愈。奉化區六詔村的名稱來歷則與東晉書法家王羲之有關。王羲之因受排擠辭去“右軍”之職,曾隱居于此,晉穆帝六次下詔書請他回朝而不返,故名“六詔”。天童寺是日本曹洞宗祖庭,相傳西晉永康年(300年),僧人義興云游至今鄞州南山之東谷,在此結茅修持,當時東谷附近并無人煙,卻有一位童子每天前來送給薪水,故取名“天童寺”。位于市區三江口的靈橋,亦稱“老江橋”,始建于唐代,相傳建橋時,天空映現彩虹,故名“靈現橋”,后俗稱“靈橋”。位于余姚梁弄的羊額嶺,據傳古邑人虞洪入山采茶,遇一道士,牽三百青羊,飲瀑布水,因名。

(四)以姓氏或歷史名人命名

1.以單一姓氏命名。如北侖區柴橋鎮因古橋“柴橋”而得名,相傳此橋最初由宋代柴姓人家建造木橋;慈溪市孫家境村得名于后唐末年聚居于此的孫氏家族;東錢湖韓嶺村早年有韓姓家族居此而得名;鎮海區十七房村又名“鄭氏十七房”,得名源于一支南遷后世居此地的鄭氏家族,鄭氏家族的第六世孫鄭鍷排行十七,因此把其宅第稱作“十七房”。

2.以方位加姓氏命名。如寧海縣前童鎮源于童姓,童姓家族于南宋紹定年間(1233年)從外地遷居于此,此地尚有方姓之村,方村居后,童村居前,故名前童。

3.以地形或建筑特征加姓氏命名。如余姚縣梁弄鎮原以梁、馮兩姓聚居而名為“梁馮”,又因為境內弄堂多達99條半,遂演變為梁弄;慈溪市方家河頭村則以姓氏和河流命名。

4.以歷史名人命名。奉化區黃賢村得名源于秦朝末年“商山四皓”[注]“商山四皓”為秦末四位信奉黃老之學的博士,分別為東園公唐秉、夏黃公崔廣、綺里季吳實和甪里先生周術。之一的崔廣(夏黃公),夏黃公曾在此隱居,村名由此而來。浙東學派重要遺址白云莊,原為明末戶部主事萬泰的祠莊,后因其子萬斯選世稱“白云先生”,并著有《白云集》,故名。鳴鶴古鎮的由來則與唐代名臣虞世南之重孫虞九皋有關。虞九皋字鳴鶴,其在長安進士及第后不幸病逝,鄉人聞噩耗悲慟不已,為追思虞氏家族之業績,遂將其故鄉命名為“鳴鶴”[注]寧波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寧波市志·上》,中華書局1995年版,第235頁。。千年古寺阿育王寺則以印度阿育王命名。

(五)以軍事駐地、橋、渡口等命名

慈溪觀海衛鎮以衛命名,明初始建衛城,因“海之大觀在衛”,故稱“觀海衛”。北侖總臺山烽火臺始建于明朝,是寧波重要的海防遺址之一,下轄高山、土澤、觀山和梅山等五個烽火臺,故名總臺山。鄞州區百丈路因橋的長度得名,根據文獻記載,舊時從靈橋直下至米行橋有99.7丈長,故名“百丈街”[注]徐雪英:《百丈街的“龍王醫眼”傳說》,《寧波晚報》2012年4月1日,第A7版。。海曙區開明街系舊鄮縣治所駐地,其地名由來可上溯至千余年前,因舊有開明坊、橫跨縣前河有開明橋而得名。位于鎮海區貴駟的憩橋片區以村中的一座橋而得名,該橋是一座石板平橋,相傳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在一次巡視海防時途經此橋,并在過橋四十步之遙的涼亭間稍憩,“憩橋”“憩亭”由此而來。河姆渡遺址、半浦村皆因渡口而得名。

(六)以祈愿、希冀等寓意命名

天一閣是明朝兵部右侍郎范欽的私家藏書樓,范家主取《易經》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中的“天一生水”,因為火是藏書樓最大的禍患,而“天一生水”,可以以水克火,故取名“天一閣”。始建于唐代的海曙樓(鼓樓)曾用名“明遠樓”“譙樓”,明萬歷十三年(1585年),太守蔡貴易重建鼓樓,取唐杜審言的詩《和晉陵陸丞相早春游望》“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之意,名“海曙樓”。建于清朝的慶安會館又稱“甬東天后宮”,“慶安”乃取“慶祝平安”之意。保國寺在東漢時期初名靈山寺,唐廣明元年(880年)重建,唐僖宗李儇賜“保國寺”匾額,故名。寧波幫代表人物虞洽卿故居“天敘堂”,則取“敘天倫之樂”之意。慈溪市七星橋,“七星”是指北斗七星,是古人借天象中星座之名,以祈求吉祥幸福。創建于1843年的華美醫院舊址原名“大美浸會醫院”,1915年改名為“華美醫院”,寓中美合作之意。還有通濟橋、招寶山和天寧寺等地名,皆以寓意命名。

二、“寧波最美老地名”的文化遺產價值

地名基于一定的地域歷史和文化而成,是千百年來的歷史沉淀和文化遺產,是歷史文明發展的見證,是文化的記憶和情感的寄托,具有重要的文化傳承價值,同時也具有重要的旅游審美、情感體驗等價值。

(一)反映了寧波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

早在7 000年前,寧波先民們創造了燦爛的河姆渡文化,因而大多數地名歷史久遠,一些專名持續使用達千年以上,如在古鎮中,觀海衛有1 200多年的建鎮史和620多年的建衛史;慈城鎮唐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始設慈溪縣,石浦在唐代以前為鄞縣屬地;前童自童氏先祖于南宋紹定年間至此定居繁衍至今,已有800余年歷史;鳴鶴形成于公元8世紀末。在行政村地名中,走馬塘村始建于北宋端拱年間(988年),至今已逾千年;梁皇村、六詔村和孫家境村等都已有千年歷史,均被列入省千年古村落地名文化遺產入圍名單。在入選的12個紀念地中,其名稱大多擁有上千年的歷史,如阿育王寺始建于西晉武帝太康三年(282年),已歷經1 700多年,海曙樓(鼓樓)始建于唐長慶元年(821年),至今已有1 100多年歷史。

在50個“寧波最美老地名”中,“鄞江”的“鄞”是最古老和最具有代表性的。寧波古稱為“鄞”,至遲在夏朝初,“鄞”已成為當今寧波確定的地名。春秋時寧波為越國境地,秦時屬會稽郡的鄞、鄮、句章三縣。鄞由“堇”和“邑”(阝)兩字合成,“堇”是一座山,一般認為指的是現在鄞州區塘溪鎮原赤堇鄉的赤堇山。成書于東漢的《吳越春秋》云:“縣有赤堇山,故加邑為鄞。”顧祖禹《讀史方輿論紀要》稱:“夏時有堇子國,以赤堇山為名……加邑為鄞。”[注]徐兆昺著,桂心儀、周冠明、盧學恕等點注:《四明談助》,寧波出版社2000年版,第2頁。唐時因四明山改稱明州。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取“海定則波寧”之意,改稱寧波,一直沿用至今[注]寧波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寧波市志·上》,中華書局1995年版,第6頁。。

(二)反映了寧波靈動毓秀的山水文化

寧波地處東南沿海,屬于典型的江南水鄉兼海港城市,50個“寧波最美老地名”中的一些地名很好地反映出寧波的地形地貌等自然地理環境特征,展示了寧波地名之美。

寧波有1 500多公里海岸線,港灣曲折,島嶼星羅棋布,三門灣、杭州灣和象山港是其主要港灣。象山港是一個狹長形的半封閉海灣,是理想的深水避風港,也是寧波海港文化的典型代表地。海曙樓(鼓樓)是寧波歷史上正式置州治、立城市的標志,是寧波僅存的古城樓遺址。后梁開平三年(909年)置明州望海軍,鼓樓稱為“望海軍門”,唐杜審言“云霞出海曙”的著名詩句,反映了寧波地處東海之濱、迎接曙光較早的特殊地理位置。1951年,寧波區劃調整,以“海曙”命名了一個區,并沿用至今。

寧波境內有余姚江、奉化江和甬江等河流,水資源豐富,50個“寧波最美老地名”中很多與水有關,如姚江作為寧波的母親河,是浙東文化的主要通道之一。遠古時代,姚江自四明山發源后,向北流入杭州灣。半浦村的“浦”,根據《現代漢語詞典》解釋,表示“水邊或河流入海的地區”,《說文解字》等均有記載。此外,月湖、東錢湖、上林湖、河姆渡遺址、溪口、石浦、鄞江、走馬塘及方家河頭等地名都與水有關,反映了寧波江南水鄉的地理特征。素有“水鄉水都”之稱的寧波,因水而有橋,靈橋、高橋、百梁橋、通濟橋、柴橋、七星橋和憩橋等反映出寧波“萬橋之鄉”的特點。

寧波境內多山,山脈和丘陵面積約占陸域面積的50%,有四明山和天臺山兩支主要山脈。四明山是寧波的祖山,寧波前身明州由此山得名。月樓岙的“岙”字與山有關,根據《現代漢語詞典》解釋,“岙”本意為浙江、福建等沿海一帶的山間平地,多用于地名。如前文已敘,鄞江的“鄞”字來源也與山有關。此外,50個“寧波最美老地名”中與山有關的地名還有韓嶺、招寶山、它山堰和象山港等。

(三)反映了寧波城市文化的歷史變遷和文化傳承

地名文化映射出各個歷史階段的時代特征、文化傳承和人文理念,是一個地區在整個歷史長河中積淀人文生態最集中的體現,是人類文明的縮影和結晶。50個“寧波最美老地名”記載著城市的發展信息,蘊涵著深厚的歷史文化,保留著許多歷史文化遺產。河姆渡遺址可追溯到7 000年前,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有力地支持了中華民族文化起源多元化的論點。

慈城鎮境內的句章城是寧波最早的城池,為越王勾踐于公元前473年所建。明代中晚期,姚江畔王陽明等學者形成的姚江學派所秉持的心學,成為中國古代主觀唯心主義哲學的典型代表。月湖是寧波城內最重要的歷史文化保護區,至今保留著高麗使館遺址、賀秘監祠、佛教居士以及天一閣等重要文化遺跡。宋元以來,月湖成為浙東的學術中心,唐代詩人賀知章、北宋名臣王安石、南宋宰相史浩、宋代學者楊簡以及明末清初史學家萬斯同等,都曾留下蹤跡。天一閣是我國現存歷史最久的私家藏書樓,“藏書之富,甲于天下”,現收藏各類古籍近30萬卷,是古代藏書文化的象征。

位于鄞江上的它山堰,唐代大和七年(833年)由縣令王元瑋主持修建,反映了先民在御咸蓄淡、引水灌溉等方面的杰出才能,與國內的鄭國渠、靈渠、都江堰合稱為中國古代四大水利工程,已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位于鎮海口的招寶山是我國東南沿海人民抗倭、抗英、抗法和抗日的主戰場之一,留下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象山港、石浦漁港以及三江口附近慶安會館、錢業會館等歷史遺跡,則反映了寧波古代水運交通便利、金融和商業發達、經濟繁榮等盛況。

(四)反映了以“開拓創新,海納百川”的海洋文化為特色的寧波城市精神

寧波是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祥地之一,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有著顯著的海洋文化特色。作為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貿易港,寧波至今仍較完好地保存著120余處涵蓋港口與貿易、城市建設、多元文化、海防設施等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跡。在50個“寧波最美老地名”中,不少地名與“海上絲綢之路”文化息息相關。

公元738年,唐設立明州,明州政府所在地被遷到現在的三江口。此后,奉化江、姚江和甬江匯聚的三江口成了浙東的政治和經濟中心,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門戶。浙東運河在宋代全線貫通后,往返東海的海船通過三江口與大運河實現對接,宋元時期明州港成為我國三大國際貿易港之一,明州成為當時世界上最重要的商業城市之一,日本等國遣唐使團頻繁登陸,民間貿易繁榮興旺。三江口附近的老外灘、江北天主教堂、外國人集聚的街巷(如波斯巷)、招待使者的行館(如高麗使館)、元代永豐庫遺址以及和義門遺址、江廈碼頭發掘出來的大量青瓷、沉船,都見證了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

慶安會館作為海商行業聚會的場所,是浙東運河沿線在水運交通便利、商業發達、經濟繁榮的地區自然興起的商業設施,反映了因運河而發展繁榮的貿易和工商業盛況。慈溪上林湖集我國瓷器發祥地、唐宋越窯青瓷的生產中心及“秘色瓷”原產地于一身,在早期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唐宋以來,經明州港和海上絲綢之路遠銷朝鮮、日本、印度、伊朗和埃及等國家和地區,成為古代寧波對外貿易、文化交流的橋梁和信使。石浦漁港是我國最早的海洋漁業發祥地之一,秦漢時即有先民在此漁獵生息,唐宋時已成為遠近聞名的漁商埠、海防要塞和浙洋中路重鎮,明代曾是繁華的商貿街。

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寧波與世界上許多地區建立了聯系,并且以博大的胸懷吸收了眾多的外來文化,寧波文化在其發展歷史過程中形成的海洋文化特色反映在宗教和民間信仰上也十分鮮明。在寧波50個“最美老地名”中,慶安會館、保國寺、天童寺及阿育王寺等都是“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址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慶安會館是我國八大天后宮和七大會館之一;天童寺是臨濟宗的重要門庭和日本佛教主要流派曹洞宗的祖庭,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有著重要地位;阿育王寺是我國現存唯一以印度阿育王命名的千年古寺;保國寺在我國建筑史上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在天臺宗傳播等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其建筑藝術對當時日本、高麗等國的佛教建筑有較大影響。在長期的海洋文化熏陶下,寧波人逐漸產生冒險意識、商機意識,多元化的舶來文化與中國地域文化的交融,培養了寧波人善于取長補短、敢為人先的品質,塑造了“開拓創新,海納百川”的城市精神[注]黃文杰:《萬里絲路與寧波海洋文化》,《寧波通訊》2015年第8期,第15-16頁。。

(五)反映了人文薈萃的寧波歷史名人文化

寧波歷史上人文薈萃、名人輩出,名人文化資源十分豐富。古往今來,鐘靈毓秀的寧波大地孕育了一大批思想家、政治家、藝術家和科學家,在50個“寧波最美老地名”的地名中,不少區域孕育了眾多歷史名人。如溪口是蔣介石、蔣經國等中國近現代政治名人的故居;梁弄古鎮出過狀元方山京、禮部尚書黃義和書畫家胡芹等歷史人物;走馬塘村出過76位進士,有“中國第一進士村”之稱;十七房村有以鄭景豐、鄭方正和鄭尊法等為代表的“寧波幫”中發源最早、綿延時間最長的商業家族;孫家境村素有“橫河孫家境,紗帽八百頂”“一門三孝子、五代九尚書”之說;韓嶺村孕育了南宋丞相鄭清之、清代布政司鄭忠坤、清末民初中國第一位赴美國的女留學生金雅妹、一代書壇泰斗沙孟海、被譽為“中國凡·高”的畫家沙耆等著名人物;位于鎮海區貴駟的憩橋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貝時璋先生的故居;慈城鎮半浦村有浙東學派著名人物鄭寒村家族;東錢湖下水村在南宋時期有著名的“南宋四明史氏家族”,至今民間還流傳著“一門三宰相,四世兩封王”(史浩、史彌遠、史嵩之,祖孫三代為相)“滿朝文武,半出史家”“一朝紫衣貴,皆是四明人”等諺語。

(六)反映了“書藏古今,港通天下”的寧波旅游城市形象

“書藏古今,港通天下”,寧波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長江三角洲南翼的中心旅游城市和首批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旅游資源豐富。從旅游業發展角度看,50個“寧波最美老地名”絕大部分屬于旅游地名,涵蓋世界文化遺產、歷史文化名鎮(村)、歷史文化街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旅游度假區等,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見表3)。

在這些旅游地名中,三江口作為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大運河(寧波段)遺產點,擁有浙東運河、慶安會館和靈橋等歷史文化遺跡,歷代是商賈云集之地和寧波城市的象征景觀。溪口擁有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雪竇山、千年古鎮溪口和民國名人蔣氏故里,是國家5A級景區。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東錢湖自古以來就是浙東著名的風景勝地,積淀了濃厚的文化底蘊,生態環境優美,保存了南宋墓道石刻群、廟溝后石牌坊等國家重點文物。天一閣作為我國現存歷史最久的私家藏書樓,與市區的月湖已被列入國家4A級景區。慈城古鎮、石浦古鎮、前童古鎮、梁弄古鎮、鳴鶴古鎮及鄞江古鎮等,是國家級和省級歷史文化名鎮,保留了大批明清時期完整的古建筑群。招寶山是寧波集海山風光、人文景觀和宗教文化于一體的綜合性游覽區,也是鎮海口海防遺址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四明山浙東抗日根據地一道,是發展紅色旅游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七塔禪寺、保國寺、天童寺、阿育王寺及天寧寺塔等重點寺廟,是寧波發展宗教旅游的重要資源。這些旅游地不僅具有歷史文化價值、信息價值、資源價值和品牌價值,也具有獨特的定位、形象標志、景觀表征、文化傳承和審美等功能,反映了“書藏古今,港通天下”的寧波旅游城市形象,是寧波發展現代旅游業的重要載體。

表3 50個“寧波最美老地名”的旅游資源價值

猜你喜歡
文化
文化與人
中國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18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國潮熱”下的文化自信
金橋(2022年1期)2022-02-12 01:37:04
窺探文化
英語文摘(2019年1期)2019-03-21 07:44:16
誰遠誰近?
繁榮現代文化
西部大開發(2017年8期)2017-06-26 03:16:12
構建文化自信
西部大開發(2017年8期)2017-06-26 03:15:50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
主站蜘蛛池模板: 97人妻精品专区久久久久| 高清码无在线看|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久久 | 日韩区欧美国产区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av无码区| 欧美一级高清免费a| 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综合另类小说色区色噜噜| 无码精油按摩潮喷在线播放| 免费高清自慰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亚洲视频a| 国产高清国内精品福利| 青草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一本大道香蕉高清久久| 国产福利2021最新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成人欧美日韩| 日本成人一区|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一级毛片| 亚洲综合经典在线一区二区| …亚洲 欧洲 另类 春色| 国产精品无码AV片在线观看播放| 久久亚洲国产视频| 少妇精品在线| 国产真实乱人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自在现线最新| 国产高清在线丝袜精品一区| 狠狠亚洲婷婷综合色香|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洲色就色| 亚洲天堂久久久| 免费看美女自慰的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呦|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爽爽|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 国产精品视频a| 国产99免费视频| 人妻出轨无码中文一区二区| 激情综合网激情综合| 9966国产精品视频| 日本欧美成人免费| 99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www.精品视频| 最新国产网站|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国产精品精品视频| 欧美性爱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女同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一级毛片网站| 国产sm重味一区二区三区| 91麻豆国产在线| 毛片一级在线| 亚洲精品日产AⅤ| 一级全黄毛片|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一区| 成年人福利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精彩视频| 一级毛片免费播放视频| 暴力调教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91爱| 欧美人与牲动交a欧美精品| 欧美精品v欧洲精品| 伊人成人在线| 精品偷拍一区二区| 黄色国产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五月天高清| 999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v欧美|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业不|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专区| 婷婷色中文| 精品久久高清| 国产特级毛片| 91精品国产自产91精品资源| V一区无码内射国产| 19国产精品麻豆免费观看| 人妻21p大胆| 高清色本在线www|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无卡顿"| 成人91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