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青青
(江蘇省海門市第二人民醫院六病區,江蘇 海門 226100)
冠心病作為一種心血管疾病在臨床較為常見,患者常常出現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缺氧等狀況。隨著我國老齡化進程的推進,冠心病的患病率越來越高了[1]。所以必須給予患者有效的治療及護理措施,減少不利因素對患者生命安全的影響。本文在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選取我院老年冠心病患者50例,分析針對性護理干預對老年冠心病患者負面精神狀態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在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選取我院老年冠心病患者50例,分為對照組25例,觀察組25例,對照組男13例,女12例,年齡61歲至83歲,平均年齡(71.42±9.83)歲,病程8年至17年,平均病程(11.48±2.27)年。觀察組男14例,女11例,年齡62歲至85歲,平均年齡(72.58±9.75)歲,病程6年至16年,平均病程(10.33±2.16)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給予患者健康教育、用藥指導,監測患者生命體征等
觀察組給予針對性護理,①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評估,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制定針對性護理方案,將有關冠心病的知識告訴患者,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程度,并將有關疾病的危險因素告訴患者。②由于老年人體質較弱,在治療過程中會出現不良情緒,導致神經緊張,出現焦慮抑郁情緒,對其預后不利。護理人員要加強與患者的交流,了解患者所需,減少情緒波動,適時給予心理疏導,緩解心理壓力,提高治療配合度[2]。③保證患者充足的休息時間,如果患者睡眠質量較差,可以通過泡腳的方式放松心情,提高睡眠質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對冠心病患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患者可以多食用高蛋白、高維生素的奶類,有利于機體免疫力的提高。指導患者進行適量的運動,如太極、散步等,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制定運動計劃,控制好運動強度[3]。
SAS評分、SDS評分及生活質量。采用生活質量量表評價患者生活質量,評分越高,患者生活質量越好。采用SAS自評量表評定患者焦慮情緒,評分越低,患者心理狀態越好。采用SDS自評量表評定患者抑郁情緒,評分越低,患者心理狀態越好。
觀察組患者SAS評分及SDS評分比對照組低,P<0.05,見表1。

表1 負性情緒對比
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比對照組高,P<0.05,見表2。

表2 生活質量對比
冠心病是一種內科疾病,在臨床較為常見,其影響因素較多,如代謝功能、年齡、飲食習慣等,對患者身體健康影響較大[4]。所以,對于冠心病患者來說,不僅要給予有效的治療措施,還要給予相應的護理干預,保證治療效果,促進身體恢復。
針對性護理干預對老年冠心病患者護理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本文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SAS評分及SDS評分比對照組低,生活質量比對照組高,P<0.05。冠心病發病率在不斷上升,所以,必須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增進護患感情,樹立良好的護理理念,幫助患者糾正不正確的生活習慣,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緩解心中壓力,減少不良情緒,獲得較好的預后。本文研究中,通過對患者病情進行評估,針對性的制定護理計劃,將患者作為護理的中心,通過健康教育、心理疏導、飲食指導、運動指導等,使患者感受到優質的護理服務,進而減少自身情緒的波動,控制好自己負面精神狀態,提高治療依從性,樹立治療信心,不斷的提高自我意識,從根本出發,使其病情得到有效改善,提高生活質量。
所以,給予老年冠心病患者針對性護理,能緩解患者焦慮抑郁情緒,減輕負面精神狀態,提高生活質量,具有應用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