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珊
(貴州省遵義市貴州省桐梓縣中醫院,貴州 遵義 563200)
產婦子宮復舊是指產婦在胎盤娩出后子宮逐漸恢復正常狀態的過程,一般需要6周左右的時間。然而隨著進行人工流產、引產以及剖宮產的患者數量逐漸增多,子宮復舊不良的發生率也在不斷上升,子宮復舊不良對產婦和新生兒都會造成不良的影響,因此需要對產婦進行護理干預來促進產婦子宮復舊。近年來,中醫護理干預在初產婦產后子宮復舊上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本次研究對初產婦產后子宮復舊采用中醫護理技術干預的影響進行探究,現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17年1月~12月收治的初產婦22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每組110例。實驗組患者年齡20~46歲,平均年齡(31.6±3.1) 歲,孕周38~42周,平均(40.3±1.5)周;對照組年齡22~46歲,平均年齡(33.1±2.7)歲,孕周37~42周,平均(40.8±1.2)周;所有產婦均為足月自然分娩,無妊娠合并癥或并發癥以及其他重大疾病,新生兒均健康,兩組產婦一般資料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產婦在分娩后采取常規護理措施,包括監測生命體征,觀察產婦陰道出血以及惡露情況,檢查產婦宮底高度、子宮硬度以及有無局部壓痛,指導產婦的日常飲食與生活及其他常規護理措施,實驗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聯合中醫護理技術干預,具體如下。(1)中藥腹部熱敷:使用250g艾葉,切碎后放入紗布包內隔水蒸,蒸20min后等溫度適宜時放到產婦下腹部進行熱敷,每日1次,每次15~20min,連續使用5天;(2)艾灸神闕穴:采用適當長度的艾灸條,以燃燒時間15~20min為宜,使用艾灸器具對產婦的神闕穴進行艾灸,每日1次,每次15~20min,連續使用5天;(3)穴位按摩:護理人員可以對產婦的足三里、合谷、內庭、歷兌等穴位使用適當的手法進行按摩;(4)情志護理:積極與產婦溝通,想產婦講解子宮復舊的知識和注意事項,保持產婦的良好心態。
產婦出院后對其進行隨訪,記錄產婦的子宮復舊情況。
臨床護理效果:對比兩組產婦的產后惡露持續時間、子宮納入骨盆時間以及子宮復舊時間,比較兩組產婦的子宮復舊不良發生率。
護理滿意度:采用本院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對患者進行滿意度調查,將患者滿意度分為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三個等級,滿意度=滿意率+基本滿意率。
本次研究的所有數據資料均通過SPSS21.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采用x2檢驗。若P<0.05則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相比于對照組,實驗組產婦的子宮納入骨盆時間、產后惡露持續時間以及子宮復舊時間要短,子宮復舊不良發生率明顯降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效果對比
實驗組產婦滿意度(95.3%)要高于對照組,(88.4%),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初產婦在妊娠后子宮的宮體肌纖維和子宮內膜會進行修復,一般在胎盤娩出后6周子宮能夠恢復正常。子宮復舊不良的患者會出現下腹墜脹、腹痛以及血性惡露等癥狀,嚴重的患者還會導致子宮大量出血,同時也會影響到乳汁分泌,影響到新生兒的正常發育。因此,要進行一定的護理干預來促進產婦子宮復舊,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產婦在分娩后身體虛弱,處于多瘀、多寒的狀態,從中醫理論來說要對產婦進行補氣養血、溫經通脈的治療方法,本次研究中,通過中藥腹部熱敷與艾灸神闕穴幫助產婦溫經散寒、化瘀止血,以及穴位按摩、情志護理幫助產婦泌乳,保持良好的心態,從而促進產婦子宮復舊,根據研究結果分析,相比于對照組產婦,采用常規護理聯合中醫護理干預的實驗組產婦子宮納入骨盆時間、產后惡露持續時間以及子宮復舊時間顯著縮短,子宮復舊不良的發生率也明顯降低,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較高(P<0.05)。說明中醫護理干預對于初產婦的子宮復舊有著較好的臨床效果。
綜上所述,采用中醫護理干預措施對初產婦產后進行護理干預可以有效促進產后子宮復舊,降低子宮復舊不良發生率,改善預后,提高產婦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