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玲玲
(赤峰學院附屬醫院,內蒙古 赤峰 204000)
我院從針刺、按摩、足浴、中藥等幾方面對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實施中醫護理,效果良好,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本研究對象為2017年1月4日~2018年3月2日期間我院收治的98例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藥新藥治療慢性腎衰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提到的中醫診斷標準與《內科學》中提到的西醫診斷標準,且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嚴重心臟疾病、肝臟與造血系統原發疾病;對研究藥物過敏;妊娠哺乳期;精神障礙;麻醉藥物依賴者以及酗酒史者。遵循隨機、自愿原則將患者進行分組:對照組48例,男性27例、女性21例;年齡24~65歲,平均年齡(51.37±1.28)歲。觀察組48例,男性29例、女性19例;年齡23~62歲,平均年齡(52.08±1.14)歲。綜合比較兩組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的個人資料,不具備統計學差異(P>0.05)。
對照組接受西醫護理,包括用藥指導、心理干預、環境護理、健康宣教等內容。
觀察組采用中醫護理:①中藥護理:了解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的失眠程度、臨床癥狀與證型,以補虛為護理宗旨,輔以祛邪,根據失眠原因辯證實施:肝腎陰虛者,六味地黃丸加減;脾腎虧虛者,香砂六君子湯加減;痰火上擾者,犀角地黃湯與滌痰湯加減。或者直接應用朱砂安神丸與補心丹治療。
②藥浴與按摩聯合護理:根據患者的癥狀與臨床表現合理選擇足浴藥物,加2000~3000mL水,煮沸,然后再用溫火煮30min,藥液過濾后放到盆中,待溫度適宜時開始足浴,同時按摩涌泉穴、復溜穴、太溪穴等重要穴位,當藥液冷卻后停止足浴;按摩護理包括:神門穴、足三里、四神聰、安眠穴、內關穴等,睡前按摩30min,每個穴位按摩1~2min。
③針灸護理:主要針刺神門穴、安眠穴、四神聰和三陰交,然后辯證實施:痰火上擾者,針刺心俞穴、豐隆穴和內關穴;脾腎虧虛者,針刺合谷穴、足三里、命門穴、內關穴、腎俞穴、列缺穴和脾俞穴;肝腎陰虛者,針刺三陰交、足三里、氣海穴、腎俞穴、關元穴、內關穴,也可以針刺鳳池、百會與頭維等頭部穴位。針刺手法為平補平瀉,每次針刺時間30min,每針刺5d,休息2d。兩組患者均連續護理1個月。
將《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作為臨床療效的判定標準,并以此評估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①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評分≤7分,睡眠率>65%;②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明顯改善,PSQI評分8~14分,睡眠率55%~65%;③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無任何減輕,PSQI評分15~21分,睡眠率不足55%,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本研究應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進行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比較(n,%)
慢性腎功能衰竭是臨床的常見病,主要是因為慢性腎疾病的預后不佳,最終發展到晚期,患者的腎單位與腎功能出現極大損傷,而且是不可逆的。患者主要表現為水電解質紊亂、內分泌失調、代謝物積蓄、皮膚瘙癢、通風、水腫,最重要的是,患者伴有嚴重的睡眠障礙,因此身體狀體、生活質量都相對較差,甚至有生命危險。
中醫護理是一種以辯證理論為基礎的護理模式,包括針灸、藥浴、中藥和按摩等多項護理措施。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之所以會失眠,主要是因為腎元虛損所致,中醫護理標本兼治,將服用中藥作為益氣養陰、扶正固本和健脾益腎的根本,再根據患者的具體病癥予以辨證施治,從而減輕患者的疲勞感,平衡機體陰陽,促進血液循環,調節生理功能,最終達到改善睡眠質量的效果。
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有效率為93.75%,顯著高于對照組72.92%(P<0.05)。由此表明:在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的臨床護理中,應用中醫護理的效果要優于對照組,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