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明輝
(天津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天津 300240)
2019 年,教育部印發《關于在院校實施“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方案》,其中提出了“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簡稱1+X證書制度)的概念,并選定了首批試點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BIM 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便在此范圍當中??梢钥闯觯珺IM 技術已經與土木建筑相關專業教育教學工作產生了密切的關聯性?!稑蛄菏┕ぜ夹g》是鐵路橋梁與隧道工程技術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將BIM 技術應用于《橋梁施工技術》的教學中,就是參考BIM 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標準,通過完善符合《橋梁施工技術》教學的課程標準對學生進行培養,加強對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力度,鍛煉人才的綜合能力,深化人才改革模式,積極應對當前背景下對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挑戰。
BIM 是一個完善的信息系統,能夠連接工程項目在不同階段的數據、信息,全方位、全程反映工程建情況,解決工程中關于不同部分之間的分布問題,達成信息數據全局共享的目標,這使得工程項目整個生命周期都呈現出動態的特點,相關數據信息能夠及時掌握。
BIM 技術目前已經被很多建筑企業所運用,而且其運用范圍還在不斷加大,這足以說明其在土木建筑行業中的價值。BIM 技術建立起了單一的數據源,使得數據之間具有對應性,以往使用CAD、CAM 時所存在的問題,在BIM 技術應用后都能得到及時的處理和解決。BIM 技術實現了對工程項目的三維設計運用目標,使得不同行業之間的信息能夠共享,達到了虛擬設計和智能設計的水平,因而建筑工程項目中的不同參與方之間能夠協同合作、信息共享,通過網絡即可獲知工程的現狀和進度,進行網上互聯,減少繁雜的程序,節約時間成本。
BIM 技術為橋梁施工技術的理論和實際相結合提供了可能性。教學活動中,利用BIM 技術,可以把橋梁施工的全過程,通過模型加文字說明的形式向學生進行動態化的展示。處于這樣的學習模式下,有利于學生對抽象化、專業化的橋梁結構的理解和記憶,更加靈活的掌握其它相關的橋梁工程知識;同時,BIM 將橋梁施工現場搬入到課堂中,給學生提供了近距離接觸、學習橋梁施工的機會,使復雜的橋梁施工更形象化、簡潔化,幫助學生盡快將《橋梁施工技術》課本的理論知識轉化到實際應用當中,使得理論知識與施工現場實現更好的結合,加深學生對橋梁施工技術的理解。
以往《橋梁施工技術》的教學材料多是書面文字材料或者圖表材料為主,始終離不開書本這個載體,并且隨著國家“百萬擴招”計劃推進,高職擴招生生源多為退伍軍人、下崗職工、新型農民工等,基礎知識參差不齊,因而學生會覺得枯燥無聊而不愿意主動學習,但是BIM 技術不同于以往的教學材料,具有很強的視覺沖擊性,能夠很容易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生形成自我的想法,并使用BIM 進行技術驗證,另外,通過對BIM 技術的學習,還可以取得職業技能證書,促進學生的就業。
BIM 技術應用會引起《橋梁施工技術》教學模式的變革。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橋梁施工技術》授課過程中,教師教學側重于對理論知識的講解,但是基于BIM技術的支撐下,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案例進行教材知識點的教學,從橋梁施工的實際問題出發,優化教學模式,合理調整教學內容,更大程度提升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基于BIM 技術應用下的《橋梁施工技術》的教學,可以通過創建圖片、視頻、三維模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實現對橋梁施工技術的精講目標,將引起傳統教學模式的巨大改革。
《橋梁施工技術》作為鐵路橋梁與隧道工程技術專業核心課程,為了滿足行業背景下對土木建筑人才的需求,有必要引入BIM 行業標準,對《橋梁施工技術》課程標準進行必要的完善,在引入BIM 技術后,教學方式也將隨之發生變化。在《橋梁施工技術》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領悟在BIM 行業標準中對人才所提出的各項標準的要求,并以此為前提開展教學活動,同時向學生介紹BIM 行業標準,讓學生能夠充分認識到BIM 行業標準對于自身未來職業生涯發展所產生的影響和作用,使學生加強對自我的要求,促進學生不斷學習,并為今后取得BIM等級證書做準備。
以往《橋梁施工技術》課程中,教師教學靈活變通性不足,而基于BIM 技術,有助于動態化教學計劃的制定,提高課堂教學的靈活性。在BIM 技術的支持下,老師可以根據課堂上實際教學情況的變化,來對教案、教學進度和計劃做相應的調整,較為簡單的理論知識可以不放到課堂上講解,可以在實際操作中進行相關知識的鍛煉,讓學生有自主學習的機會,老師講解的重心集中在難點、疑點知識上;也可以采用選修課形式,讓學生可以根據自身學習情況、興趣選擇最合適的課程,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
基于BIM 的《橋梁施工技術》教學有助于引進新的課程教學方法。傳統的教學是以講授理論知識為核心,老師在教學中占主導地位,學生只是被動的參與其中,教學的重心也在老師的身上。而新的教學方法是以學生為教學的重心,以學生的實際需求為導向,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在實踐中應用橋梁施工技術相關理論,滿足《橋梁施工技術》課程在教學中對于學生技能實踐性培養的要求。隨著技術的發展,老師還可以結合一些BIM 技術進展進行知識點的講解,并且配合微課堂,隨堂練習等教學輔助工具,有助于實現學生信息化操作水平的提升,更全面的掌握橋梁施工技術。
傳統的教學理念中,主要是以書面考試的形式來考查學生對課程中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但是實際操作的成績在總成績中卻只占很少一部分,老師和學校甚至是教育部門都更重視學生的書面成績,這種考核測評方法不利于學生的自我發展,不能促進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提升。BIM 技術應用下,應當改變對學生的考核評定方法,全面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可以在日常的教學和考試中設置一些實踐性、設計性較強的考評方法,從而鍛煉學生實踐能力,還可以組織諸如橋梁建模比賽等,全面考察學生的學習情況。
引入BIM 技術及相關行業標準,完善《橋梁施工技術》課程標準,推動了《橋梁施工技術》課程的教學改革,同時,BIM 技術為《橋梁施工技術》課程的教學提供了更多、更新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提高了橋梁工程相關課程的實踐性,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目標,增強了《橋梁施工技術》課程的課堂效率和教學效果,另外,BIM 技術的應用也對就業起到了積極地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