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曉潔
(壘智設計集團有限公司, 福建 廈門 361000)
城市以人為本,在一個城市生活里,最大的感受不是這座城市多么繁榮,交通多么方便,帶給我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綠化。廈門是全國綠化面積最高的城市之一,每年在綠化投入上至少幾個億,更是有著“海上花園城市”的標簽,每年來廈門的游客總是會稱贊廈門美、空氣質量好,這些稱贊,離不開城市的綠化,道路綠化作為城市綠化的排頭兵,其作用更顯重要。
廈門的道路綠化在全國是優秀的案例,與其貫徹以人為本、生態優先,堅持綠化與美化相協調,生態、景觀與文化相統一的原則分不開。在綠化植物選擇上,優先使用鄉土植物、遮蔭喬木、抗風樹種,注重鳳凰木、三角梅等市樹市花的種植,又適當選用納利海棗、中東海棗、雞蛋花等體現亞熱帶風情的珍貴樹種,合理配置喬木、灌木、地被,保持植物群落的多樣性和合理性,做到了四季常綠、四季有花,四季變換,突出地方特色。
廈門道路兩側的綠化主要以滿足行人遮蔭、美化街景,發揮其隔離有害有毒氣體、噪音的功能,兼顧觀賞功能。在行道樹的選擇上堅持以適地適樹、因地制宜,具有良好景觀性為基本原則。
1.1.1 喬木觀花類行道樹(以下僅列舉部分行道樹)
(1) 鳳凰木:湖濱中路、市府大道、公園南路、金尚路等路段行道樹。鳳凰木取之“葉如飛凰之羽,花若丹鳳之冠”,是廈門的市樹,鄉土樹種的典型代表,其樹冠濃密寬廣,樹形獨特,在6-7 月,9-10 月,鳳凰花盛放時節,滿樹結花、絢麗奪目,引行人駐足。
(2)大花紫薇:湖濱四里、金榜路、廈禾路、蓮前東路等路段行道樹, 6-7月花期如至,優雅的紫花如同揚翅飛舞的鳳蝶圍繞枝頭,極為壯觀。
(3)洋紫荊、羊蹄甲、宮粉羊蹄甲:湖濱南路、湖濱北路、禾祥西路、仙岳路、美湖路等路段主要行道樹,開花時節,粉花、紫花躍然枝頭,密密層層,滿樹嫣紅,玫瑰一樣的顏色,形如一群翩飛的蝴蝶,駐足枝頭。
1.1.2 常綠喬木類
路段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擁有不同的周邊環境特色,有的靠近老市區,人文氣息濃,選擇懷舊、花香行道樹,如龍虎南路的白千層、虎園路的白蘭花,小學路的小葉榕,松柏路的高山榕等;有的靠近海邊,海風大,需選擇抗風耐鹽堿樹種,兼顧防護林作用等,如環島路的大王椰子,大學路的木麻黃等。
1.1.3 落葉類喬木
湖濱北路、呂嶺路、仙岳路等行道樹大葉榕,湖濱東路、蓮前西路等行道樹菩提樹,金山西路行道樹麻楝,湖濱中路北段行道樹桃花心木,云頂南路行道樹小葉欖仁,崇嶼路行道樹掌葉蘋婆等等。落葉樹與常綠樹、開花喬木相輔相成,各道路栽種的植物搭配合理,形成獨特的風景。
廈門的道路隔離帶綠化極具廈門特色,講究動態景觀,主要采用規則式及自然式的綠化形式。植物上層選擇同規格、同品種的喬木,按等距離單排或雙排密植,下層搭配抗性強、枝葉濃密、株形矮小、色彩柔和的耐修剪花灌木,如福建茶、花葉鵝掌柴、黃金葉、黃金榕、紅花繼木、龍船花等,經人工修剪成方齒形、鋸齒形、波浪形等花紋簡潔明快的綠籬,增強了道路美化效果。
街頭綠化講究層次分明、色彩豐富,與周圍環境一致,體現整體與局部、統一與變化、主景與配景、季相變化等關系,通過植物的枝、葉、花、果等形態和色彩的合理配置,形成結構多種和變化豐富的植物群落。
廈門的街頭綠地有大有小,不拘形式,采用的種植方式也不盡相同。較大帶狀街頭綠地,如湖濱北路、松柏路、白鷺洲路等沿筼筜湖周邊綠地,緊鄰湖水,綠地開闊,兼顧小游園的功能,采用規則不對稱式結合自然式的布局方式。這種布局有利于結合城市干道、地形、水面創造較自然環境,是當地市民茶余飯后沿筼筜湖散步、運動的俱佳場所。湖濱南路、廈禾路、白鷺洲等路段以活動場地為主的街頭休息綠地,為了安排各種場地,也經常采用自然式布局。還有一些街頭巷尾乃至建筑一隅的小綠地,植物種植形式主要采用組團式、點綴式,一般選擇單株或組合造型苗木(如三角梅球、三角梅樁景、榕樹樁景等),按等距離或不同間距散植,綠化簡潔明了,自成植物小群落,給平凡的道路增添一抹亮麗的風景。
橋梁綠化主要包括:橋蔭、橋面、護欄綠化。廈門的橋蔭綠化選擇耐蔭、抗污染、抗干旱的植物類型,根據植物間共性伴生的生態習性,通過上中下不同層次,不同品種,形成片狀、組團式綠化,營造出橋下別有洞天的綠化生態景觀。像仙岳路高架橋、廈禾路BRT 高架橋下的植物綠化效果,已是廈門的一道新風景線;橋面以擺設式綠化為主,如白鷺洲路的跨湖大橋,在橋面人行道擺放著整齊的時令花卉(如一串紅、四季秋海棠等),與周邊的大王椰子、鳳凰木行道樹交相呼應;護欄選擇垂直綠化形式(如云南素馨、三角梅等),柔美的枝條垂懸于湖上、城市干道上,煞是好看。
廈門市地處福建東南沿海,屬于典型的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每年夏秋季節,大大小小的臺風,如過客般匆匆來匆匆去,造成的傷害或大或小,但幾次超大臺風對城市綠化造成了極大的損失,比如2016 年的超強臺風“莫蘭蒂”正面襲擊廈門,對城區道路綠化造成嚴重破壞,喬木作為道路綠化帶上層空間部分,受到臺風的危害最大,一些喬木,如垂葉榕、小葉榕、菩提樹、臘腸樹、桃花心木、火焰木、大花紫薇、羊蹄甲等受損嚴重;究其原因:(1)一些樹種抗風力差(如:桃花心木、火焰木、菩提樹等);(2)淺根性樹種易倒伏(如:大花紫薇、羊蹄甲等);(3)平時修剪、維護不足。因此,在今后的道路綠化提升中,我們應該做到:(1)規劃種植,謹慎選擇樹種,增加皇后葵、銀海棗等單子葉棕櫚科植物,推廣、加大種植臺風中表現良好的鳳凰木、香樟、細葉欖仁、風鈴木等樹種,;(2)在日常養護苗木,特別是臺風登陸前,進行疏枝修剪,提升苗木的抗風能力,將損失降到最低。
今天許多城市綠化,往往是一種象征,或者說是當做一種美化工具。比如上個月路邊滿地鋪矮牽牛,下個月就清走換上小野菊,有時只是一條不到百米的路段,光是修整土壤就不下五十個人,猶如一項浩浩蕩蕩的工程一樣。越是大城市,真正好看的綠蔭大道是少的,因為植物可能剛扎根下來,就被趕走換上新的主人。真正好的城市綠化,無論是大城市還是小城鎮,應該隨處可見“綠道”。人們悠閑地在綠道里散步,跑步,就連孩子的游樂場也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樣子。廈門今后的城市綠化,需要提高市民的環保意識和要求,需要我們每個市民的努力和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