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徐海客
“迪亞洛的扣籃是少有的幾個高光動作之一。這屆扣籃大賽有著大量失誤,好幾個參賽者都需要多次嘗試才能完成動作。”這是ESPN網站昨天對今年NBA全明星扣籃大賽的評價。美國時間16日晚,伴隨著雷霆小將迪亞洛奪冠,NBA全明星周末最受人關注的扣籃大賽落幕,不少人感嘆這項曾經魅力無限的賽事,如今技術含量越來越低。
從賽事本身來看,迪亞洛決賽88分的總得分并不高,且決賽對手史密斯在第一扣中并未完成完整動作,這讓迪亞洛基本提前鎖定冠軍。其他參賽選手所選的動作難度也不高,一些動作經常需要嘗試數次才能成功。相比之下,當日3分球大賽上,黑馬哈里斯決賽險勝巨星庫里的戲劇性場面話題度十足,最被期待的扣籃大賽反而令人失望。
全明星賽是NBA每個賽季中段分水嶺,而作為技巧賽內容之一的扣籃大賽向來是最大看點,“全明星周末”的概念也由此而成。在過去三十多年中,既有身高1.70米的“土豆”韋伯一鳴驚人,也有“人類電影精華”多米尼克·威爾金斯和“籃球之神”邁克爾·喬丹的“火星撞地球”,以及“半人半神”卡特在2000年扣籃大賽上的橫空出世。最近幾年,除了2015、2016年扎克·拉文衛冕的不俗橋段,其他扣籃場面相對沉寂。“扣籃大賽該改革了”,很多業內人士認為,聯盟能否請得動大牌巨星來扣籃,也到了迫在眉睫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