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紅
【摘 要】在媒體融合發展的過程中,對傳統媒體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尤其是傳統媒體的記者需要持續提升自身的采訪能力,更為全面充分地提升傳統媒體的影響力和感染力,增強傳統媒體節目的吸引力。
【關鍵詞】媒體融合發展;傳統媒體;記者;采訪能力;晉升途徑
【Keywords】media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traditional media; journalists; interview ability; promotion path
【中圖分類號】G206?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19)01-0079-02
1 引言
信息技術和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持續更新和進步,以網絡為重要媒介的新媒體已經逐漸取代舊有傳統媒體的地位,成為當前人們接收外界信息的新型方式。新媒體的迅速發展,推進了現代媒體朝著融合發展的方向前進,能充分發揮媒體的傳播優勢和作用,給人們的資訊獲取提供了更多便利渠道。在持續提升傳統媒體記者采訪能力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媒體融合發展的社會環境,積極利用當前新媒體發展過程中的一些優勢條件,增強傳統媒體的社會影響。
2 媒體融合發展過程中傳統媒體采訪環節表現出的不足
2.1 信息獲取及時性不夠高
媒體融合發展的社會背景下,對于當前媒體的發展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主要表現在信息傳播的時效性和全面性。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給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創設了良好的前提條件,社會公眾在時事熱點方面的獲取和關注方式呈現出了較大的差異,相應的,人們在信息獲取方面的側重點也出現不同。現階段,人們關注時事熱點更多的是通過智能手機和移動客戶端,不像以往只能通過電視臺和報紙等手段獲取信息。人們通過網絡媒介能夠有效獲取各項信息,可以開展一些碎片化和零散化的信息閱讀,并且能夠自行開展信息的上傳和傳播,從而自由獲取到一些熱點信息。傳統媒體在信息獲取方面的及時性不夠高,會影響到公眾信息的獲取效果。
2.2 時事熱點報道不夠直觀
傳統媒體行業針對一些時事熱點進行集中報道的過程中,內容報道的直觀性不夠強,這種現象在報紙雜志等紙質媒體尤為明顯。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推進人們的閱讀習慣發生了較大改變,僅僅通過文字和圖片的展現方式,難以滿足社會公眾的閱讀需求。媒體融合發展過程中,新媒體能夠通過視頻、音頻等多種方面展現出時事熱點的相關內容。隨著微博、微信等媒體形式的發展,多種短視頻軟件的良好應用,擴展了人們的信息獲取方式。在這些媒體傳播方式之下,人們能自由評論,這就增加了社會公眾的參與度和活躍度,促進社會公眾在時事熱點方面的關注度逐漸提升,但是傳統媒體行業中通過記者的采編活動,記錄下相應的事件,并將其傳輸到網絡上,在時事熱點的直觀性展現方面不夠良好[1]。
2.3 觀眾無法選擇信息報道內容
切實有效地開展媒體傳播活動需要將社會公眾的關注點作為重要的支撐,重點考量觀眾的需求,從而提升媒體傳播的影響力。當前新媒體發展活動進行中,社會公眾能夠自行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進行觀看,同時當前的資訊和新聞軟件中能夠根據公眾檢索的信息內容,向公眾推送一些消息和資訊,從而滿足社會公眾的閱讀需求。但是傳統媒體運轉過程中無法提供這些服務,從而會逐漸落后于新媒體的發展速度[2]。
3 媒體融合發展中提升傳統媒體記者的采訪能力
3.1 拓展信息獲取途徑
面對傳統媒體運行過程中存在著的一些缺陷和不足,需要積極采用科學合理的方式和手段,強化傳統媒體的總體應用效果,提升傳統媒體記者的采訪能力,使其更好地適應媒體融合發展的態勢。傳統媒體的發展需要不斷拓展信息的獲取途徑,發揮媒體記者的優勢和作用,促進信息獲取效果的持續提升。傳統媒體記者以往在獲取信息的時候,多是借助群眾爆料和沿街采訪的方式進行,信息的獲取方式較為單一,無法良好地滿足媒體融合發展的需求,對此,需要加以持續不斷的改進和優化。傳統媒體記者需要充分利用多種新技術和手段,積極開拓一些新的信息收集渠道,能夠和各行各業的人保持著較為密切的聯系,從而在最短時間內獲取到較為真實準確的信息[3]。傳統媒體記者可以利用媒體融合發展的優勢,開設自身的微信公眾號和微博,創建相應的粉絲平臺,通過發布一些真實及時的時事熱點信息,吸引粉絲的關注度,從而尋找到粉絲喜聞樂見的新聞關注方向,并在和粉絲的不斷互動過程中,接收粉絲的反饋內容,從而擴展自身的信息獲取途徑。
傳統媒體記者在獲取信息的過程中,不僅需要注重持續擴展信息獲取渠道,同時需要具備良好的新聞辨別能力,能針對新聞熱點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等內容進行求證,以保證所發布的各項新聞內容能夠真正滿足社會公眾的閱讀需求。傳統媒體記者同樣需要深入社會現實生活之中,憑借自身的采訪能力,挖掘到新聞當事人的內心想法,并且盡可能地還原事件的真相,有效保證新聞的真實度[4]。
3.2 科學合理利用新媒體的內容
現代社會發展過程中,網民數量在逐漸擴大,相應的網民在時事熱點方面的關注度和推動力逐漸增強,越來越多的人們愿意在網絡上發表一些觀點和言論,針對時事熱點內容進行充分討論。傳統媒體記者在開展采訪工作的過程中,可以深入網民實際生活之中,注重尋找網民們真正關注的熱點內容,并能夠以正確的思想觀念合理報道事件內容。傳統媒體記者在網絡上收集和關注網民們的言論,本身就是新聞調查的工作過程,能夠有效把握社會公眾的焦點,并積極推進相應采訪活動的順利開展,給社會公眾提供更多且更集中的社會言論內容,便于社會公眾跟蹤新聞事件的具體進展情況[5]。傳統媒體記者在收集和歸納一些社會公眾言論的過程中,需要注重發揮自身主流媒體的優勢,正面引導社會言論,減少一些不明事情真相的公眾散發惡意言論,實現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良好結合,從而給社會公眾展現出更為豐富真實的新聞熱點[6]。
3.3 真正滿足社會公眾的閱讀需求
傳統媒體給社會公眾提供新聞資訊的過程中,信息的時效性不夠強,并且群眾自身所能夠選擇的自由度較小,從而可能會影響社會公眾的滿意度。適應媒體融合發展的態勢,積極推進傳統媒體記者采訪能力的持續升級,需要從社會公眾的需求出發,盡可能地滿足公眾閱讀需求。首先,需要保證新聞時事熱點的即時性,力求在最短時間發布真實、準確、完整的新聞報道,并持續提升新聞報道的深度,積極挖掘新聞事件背后所代表的一些社會意義和現實情況,給社會公眾呈現出較為豐富全面的內容,促進社會公眾能夠從一些社會新聞事件中掌握到明辨是非的能力。其次,需要實現新媒體技術的良好應用,通過大數據技術的篩選作用,能夠智能分辨出社會公眾真正需求的內容,保證新聞報道的節奏持續加快,并且內容符合需求。
4 結語
處在媒體融合發展的社會環境中,要想充分發揮傳統媒體的優勢和作用,推進其更好地適應當前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態勢和互聯網時代的發展潮流,需要強化傳統媒體的競爭力,發揮傳統媒體記者的優勢和作用,提升自身的采訪能力,增加新聞時事熱點的影響力和感染力,促進新聞時事的報道內容能夠更為全面、深刻,給社會公眾提供更為豐富的新聞內容。
【參考文獻】
【1】高云.媒體融合發展中傳統媒體記者的采訪能力升級[J].傳播力研究,2017(9):125-126.
【2】鄭艷華.媒體融合發展下的創造性采訪——淺論《獻給北川的橘子》《生命的味道》寫作特色[J].今傳媒,2015(2):159-161.
【3】萬思思,何川.論媒介融合背景下電視臺記者采訪形式的創新途徑[J].西部廣播電視,2017(1):119.
【4】張蕾.媒介融合背景下電視臺記者采訪形式的創新策略研究[J].視聽,2015(10):47-48.
【5】吳全意.傳統媒體記者在媒體融合形勢下的調整應對[J].新聞傳播,2014(12):85.
【6】毛登峰.地方傳統媒體:如何打造融合平臺,實現良性全面發展[J].中國記者,2014(12):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