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周雯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蜂蟄傷患者的急救護理。方法 選取2017年4月~2018年7月在某院就診的蜂蟄傷患者30例作為研究對象。應用回顧性分析的方法統計并對比患者在護理前后的白細胞(WBC)水平、腦鈉肽(BNP)水平和谷草轉氨酶(AST)水平。結果 30例患者經急救護理后的WBC、BNP、AST水平較護理前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適當及時的急救護理可以控制蜂蟄傷患者的病情,降低蜂毒對機體的損害程度,利于患者的康復。
【關鍵詞】蜂蟄傷;急救;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1..02
蜂蟄傷是一種常見于山區或鄉村地區的生物性損傷,多由于被單只或成群毒蜂尾部的毒刺蟄傷[1]。毒刺刺入皮膚后,其內的毒液迅速擴散入血,對組織和臟器產生損害,輕者可引起局部腫脹、水腫,重者可致全身嚴重變態反應,甚至引起多器官損傷、衰竭。該病癥狀進展迅速,如不進行合理的救治,患者可在數日內死亡[2]。本研究通過對以往病例急救護理過程的分析,總結了具體的急救中護理方法,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4月~2018年7月在某院就診的蜂蟄傷患者3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齡9~47歲,平均年齡(30.1±2.5)歲,均在被蟄傷1 h內入院,符合蜂蟄傷的診斷特點。納入標準:①毒蜂蟄傷者;②患者家屬配合治療;③出現明顯的紅腫。排除標準:①被蟄部位癥狀不明顯;②非毒蜂蟄傷;③被蟄后超過24 h者。
1.2 方法
1.2.1 急救措施
患者入院后立刻評估患者生命體征,根據最新的心肺腦復蘇標準對頸動脈搏動消失的病人進行搶救。給予面罩吸氧,開放氣道,必要時進行氣管切開,人工輔助通氣,保證氧分壓在一定的水平。及時建立靜脈通道,多人多部位同時進行,選擇股靜脈等深靜脈進行快速擴容,穩定血壓。給予地塞米松10 mg靜脈推注,并加用縮血管藥物。3 min后進行再評估,如果患者頸動脈搏動恢復,可停止復蘇。對傷口進行處理,拔出毒刺,在創口周圍涂抹鎮痛解毒藥物。留置導尿管,進行常規對癥支持治療,如抗感染、糾正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等。
1.2.2 病情監護
待患者病情基本穩定后,可轉入ICU或病房進行特殊護理,對患者的基本生命體征(心率、血壓、體溫、呼吸)進行動態監測,密切觀察患者的心電圖變化。每30 min對患者的一般情況進行評估,包括面容、眼神、意識狀態、瞳孔大小等。如果患者尿量出現急劇減少的情況,要注意是否為急性腎衰竭并發癥,準確記錄患者24 h尿量,若24 h尿量小于100 mL則為無尿,應提高警惕。必要時要進行血液透析治療,并給予足量的解毒藥物。每隔4 h采取靜脈血檢測白細胞、谷草轉氨酶、腦鈉肽和其他血液指標的濃度。
1.2.3 血液凈化護理
盡早對毒蜂蟄傷的患者進行血液透析,可以濾除蜂毒和其代謝產物,最大程度減少毒液對組織和器官的損害,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患者日后的康復。血液透析治療過程中要嚴格遵守無菌操作的原則,深靜脈留置管易發生血栓和感染,應定時查看。必要時給予一定量的抗生素及溶栓藥物。安排專門的護理人員巡查,記錄患者的體溫,有無寒顫。使用專門的儀器檢測中心靜脈壓、血流量等指標的變化。對血液透析儀進行檢測和維護,確保血液透析的效果。
1.2.4 壞境干預
保持病房內空氣流通,保證地面潔凈,給患者營造一個安靜舒適的康復環境。確保患者衣物潔凈、柔軟且寬松,在恢復過程中,患者的皮膚病灶一般會出現瘙癢感,叮囑病人不要用手撓抓,以免發生二次感染,必要時給予止癢藥涂抹。提醒患者及其家屬,控制患者飲食,宜清淡,避免進食刺激性的食物,以免造成喉頭水腫等過敏反應。
1.3 觀察指標
對比分析患者在護理前后的白細胞(WBC)水平、腦鈉肽(BNP)水平和谷草轉氨酶(AST)水平。谷草轉氨酶是一種反應心肌功能的指標,正常值為:0~40 U/L。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蜂蟄傷患者護理后的白細胞(WBC)水平為(12.8±3.2)×109/L、腦鈉肽(BNP)水平為(142.5±12.3)pg/mL、谷草轉氨酶(AST)水平為(0.69±0.31)ukat/L;護理前白細胞(WBC)水平為(35.5±4.3)×109/L、腦鈉肽(BNP)水平為(480.6±13.5)pg/mL、谷草轉氨酶(AST)水平為(9.79±2.36)ukat/L。護理后各項指標明顯低于護理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蜂蟄傷主要的病理機制是由于成分復雜的毒液進入人體產生的一系列變態反應[3]。病情如不得到及時控制會進展迅速,對多臟器造成損害,當累及腎臟時易誘發急性腎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對蜂蟄傷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的救治和護理尤其重要。
急救中護理可以最大化利用急救時間,爭取治療機會,在迅速穩定患者病情的同時也為患者日后的康復創造了條件[4]。本研究比較蜂蟄傷患者在接受急救中護理前后的WBC、BNP、AST水平,結果顯示護理后各項指標明顯低于護理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急救中護理對蜂蟄傷患者的搶救和治療有重要意義,可以減輕炎癥反應,保護心臟功能,對患者的康復起到了重大作用,臨床價值高,值得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 賈本君,王錦渝.蜂蟄傷的急救護理和健康宣教[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15):255-256.
[2] 雷 艷,母 紅,熊晨西.集體收治23例蜜蜂蟄傷患兒的護理救治經驗總結[J].中國實用醫藥,2014,9(34):229-230.
[3] 史紅萍.蜂蜇傷致過敏性休克46例的急救與護理[J].中國鄉村醫藥,2014,21(11):48+53.
[4] 許紅艷.黃蜂蜇傷致過敏性休克5例的急救護理[J].中國社區醫師,2013,15(20):97.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