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前,我剛剛經歷了高考,高中生活的點點滴滴依然歷歷在目,對錯題集的記憶也尤為清晰。可以說,如果沒有錯題集對我的幫助,我不可能考上現在的大學。
面對層出不窮的新題型、次數頻繁的大小考試,我總是會有一種無助感。這種無助感一直伴隨著我,直到我慢慢地摸索出了一套適合自己使用的整理錯題集的方法。
剛剛進入高中時,我的數學成績“慘不忍睹”,因此我在數學上投入了最多的時間和精力。一開始,我拯救數學成績的方法是瘋狂地刷題,見題就刷,老師布置的作業刷完了,再刷自己買來的大量教輔書。每天回到家,我草草做完其他科目的作業,然后就開始刷數學題。不到一個月,刷完了三本,我覺得特別有成就感,自己都被自己感動了。
可是數學并沒有被我感動,第二次月考,我只考了70多分。雖然比上一次進步了幾分,但我還是特別絕望——辛辛苦苦刷了那么多題,別的科目也退步了,數學成績竟然達不到滿分的一半。
我抱著刷完的教輔書,滿心委屈地去找數學老師。數學老師拿出其中一本,隨便翻了幾頁,指著其中一道題問我:“這道題,你是做錯了的,現在你告訴我,你錯在哪里?”
我看了一眼,發現我用紅筆改過那道題,還把參考答案里面的解題方法抄在一邊,可是我卻一點印象都沒有了。
老師笑著說:“你看上去很努力,但做的全部是無用功。你刷了這么多題,只是在浪費時間,因為你只是把會做的題毫無意義地重復了很多遍,把不會做的題的答案抄在一邊,造成一種你會做的假象。歸根結底,你沒有領會到刷題的精髓,你是為了刷題而刷題!”
最后,老師安慰我:“聽我的,以后就老老實實做我布置的作業,再準備一個錯題集,把你平時的錯題都記在上面,有時間就拿出來看看。”
成功沒有捷徑,但是可以有技巧。最終,數學從我的“軟肋”變成了我的“鎧甲”,入學時數學只考了60多分的我,高考時的成績是148分!
我就是從那時開始接觸錯題集的,沒想到,竟然與它結下了三年的緣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