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朋友介紹,我得以拜在王老師門下學習書法。
那時我上初中,頭一次與王老師見面,他竟像見了與他相交甚久的老友,緊緊握住我的手。他那精悍的短發,像蒼勁有力的文字;眼睛像是被墨點了兩筆,仿佛還未晾干,漆黑閃爍。他個子不高,長著一雙粗壯的手,手紋中沾滿零星的粉筆末。我當時還手握學費,他看見后擺了擺手說:“孩子,你把錢收好,在你出師之前,我分文不收。”第一次見面,我便感受到了他的親近。僅僅幾天的相處,就讓我們成了忘年交。
更讓我難以忘懷的還是王老師的課堂。他在紙上操持筆墨之遒勁,令我印象深刻。“書法,要一字一字地學透。”他邊說邊在田字格紙上為我寫上剛剛練過的字,收筆時,那紙便嘩然變戰場,一列列字充當著戰士,鐵馬冰河,兵戈相對,只等將軍的一聲令下。一次,我又目睹王老師在紙上寫了一篇《赤壁懷古》。王老師邊寫邊誦。此時,紙張也一改往日的沉默,王老師的揮灑與紙張的“沙沙”聲相得益彰,誦罷,他一揮而就,將這幅字贈予我。我接過這沉甸甸的紙,我觸摸到了它的凹凸不平。那時,王老師的手正懸在空中微顫。曾經我并不在意這個動作,還一直以為這是身為書法老師的職業病。
接過后,我如獲珍寶,將那幅字貼在課桌上,想象王老師運筆如風的樣子,揮毫潑墨,墨水細細滲透,節節延伸。摹了一晚上,我始終駕馭不了手中的筆和筆下的紙。我的狂放不羈,遇到了紙的桀驁不馴,終也敗下陣來。次日清早,我帶著滿臉的失落去見王老師,他臉上掛著早已預料似的笑容,說:“沒有雍容大度的心,你將征服不 了任何人,何況是紙呢?”那一刻,我頓悟,紙原本就是生活的一個縮影,對它采取的態度,就能反映出對生活的態度。王老師微微一笑,說:“你能悟到這點,已成功了一半,剩下的路,能走多遠,就只能靠你自己了。”他肯定的目光,牢牢地印在我的心里。
經過多年的練習,我對紙把握得越來越透。以后,我便以另一種眼光去看待紙。紙總有它的脾氣。掌控好它,它會平滑地在你筆下,任筆鋒穿梭;倘若你失去耐心,力圖霸道地駕馭它,紙反而會在你的指頭上留下血痕。這時,你要知道,你必須先學會對紙謙卑!
可惜,在我悟出這個道理之時,王老師已不在我身旁。據說,他患了癌癥,回老家醫治去了,此后再無音訊。
人的一生會遇到很多的物件,有些還會讓人沉迷其中。于我來說,這一張張紙,總會給我以無限想象的空間。我堅持每天在紙上揮筆,一是為了陶冶性情,二是為了心中那個不可忘卻的身影,以及那句“靠你自己”。
我的啟蒙老師,我的朋友!我雖然堆砌不出溢美之詞,甚至還沒辦法打聽到您的近況,但是我還是以學生的身份,對您似海的師情道一聲謝謝。以知己的身份,祝您渡過一切難關。
此紙,我將永存于心。
于此,致敬恩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