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 暢
(廣東深圳大亞灣核電運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廣東深圳 518120)
與一般企業相比,核電企業具有核安全要求高、系統技術復雜、設備數量龐大的特點,如何有序、有效管理和維護這些設備,使之正常發揮功能運作,從而保障機組安全穩定的發電,是核電廠需要重點關注的方面。作為引領設備管護工作的龍頭,計劃管控工作顯得尤其重要,通過高效的計劃管控,可以提高工作流程效率、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從而保障設備管護工作有序、高效的開展。
大亞灣核電運營管理有限責任公司(Daya bay Nuclear Power Operations and Management Co.,Ltd.,DNMC)是國內首家專業化核電運營企業,出于對安全和質量的高要求,所有現場工作都要進入計劃管控,但是標準工作流程環節很多,而且各環節信息散布在各種信息系統中,導致流程中的不同角色想要獲取自己關心的信息時面對眾多信息壁壘,需要到各個系統中查找、分析從而獲取有效信息,最終導致了信息互通成本過高、計劃管控效率低下的問題。目前世界上較為先進的核電運營組織(如美國核電運行研究所,Institute of Nuclear Operations)的大部分電廠都采用信息化方式發布和跟蹤工作計劃以提升計劃管控效率,DNMC 在參考國際先進經驗的基礎上,結合企業自身經營特點,經過研究和探索初步建立起適合大亞灣核電的信息化計劃管控模式,該模式有效改善了電廠信息互通成本高、計劃管控效率低的痛點,是中國核電企業信息化管理的的一次創新嘗試。
DNMC 信息化計劃管控模式設計目標如下:
(1)打破信息壁壘,形成全流程信息鏈,并增加工作負責人聯系方式、執行反饋、計劃變更等擴展信息,建立聚合型數據中心。
(2)計劃信息擴展與實時更新,計劃安排智能化、動態化。
(3)實時掌握計劃執行情況,現場工作狀態實時更新與追蹤。
(4)及時準確地向工作負責人傳遞流程信息,實現工作相關信息“郵件+短信”的主動推送。
(5)實現工作流數據的自動統計、分析及可視化展現。
目前INPO/EDF(法國國家電力公司)等國際先進核電運營商實施的信息化工作流程管控,基本能夠實現上述大多數功能,但是未有實現上述第4 條向工作負責人準確推送郵件+短信功能的先例。
為達到上述設計目標,需要利用軟件構建一個新的信息化計劃管控平臺。該平臺可以從多個分散信息系統提取所需數據,整合成完整的信息鏈,信息覆蓋全流程角色不同需求且數據可以實時更新互動,具備向工作負責人推送信息、數據自動統計分析及可視化展現功能,同時要求有便利的操作性和友好的人機界面。
DNMC 計劃管控信息原本主要來自P6 計劃編制系統。P6是Primavera 6 的簡稱,是一種項目計劃管理軟件。計劃人員在P6 系統中完成計劃編制后,以PDF 形式發布在公司網頁上,供全公司生產線查看。這種計劃信息非常有限,僅包含工單號、功能位置、執行專業等有限的幾個工單主要信息,而與工單相關的配合性工作信息、專業執行信息、運行控制信息及現場工單工時信息、工作負責人聯系信息等都分布在黃頁通信系統、SAP(Systems Applications and Products in Data Processing,企業資源計劃管理軟件)工作票系統、DTMS(Daya bay Time Management System,大亞灣時間管理系統)工單工時系統等信息系統中,用戶如需得到工單周邊信息,需要去不同系統獲得不同授權才能查看,并且有些系統并無完善的用戶界面(主要用于數據記錄),非專業人士使用困難,很難快速準確地找到所需信息。
新的管控模式將把P6/SAP/DTMS/黃頁通信等信息系統中的6 大類45 項(計劃安排信息、配合性工作信息、專業執行信息、運行控制信息、現場工單工時信息、工作負責人聯系信息等6 大類,其中還新開發了計劃變更信息、隔離反饋信息、工作負責人執行反饋等多項增強信息)工單相關信息進行聚合鏈接,以工單號為標識,將同一工單的全鏈條信息全部取到統一數據平臺進行后續利用。
配套平臺以計劃安排信息為引領,將上述6 大類共45 項信息魚貫串行,一站式瀏覽該工作的全方位信息。平臺設計了強大的自定義視圖、自定義篩選器功能,45 項信息任意組合顯示,21項信息任意組合篩選,同時平臺界面還設計了關注功能,用戶可以直接關注某條特定工作,大大方便了用戶迅速準確定位所需信息,顯著提升了信息互通效率。
DNMC 原先的計劃發布是通過PDF 文件上傳網頁,一旦計劃出版發布后,計劃中的各項信息就固定下來,不會再跟隨工作狀態變化而變化,只有等到第二日出版新一版計劃才會進行信息更新。這種方式造成計劃預期信息與工作實際執行信息與無法匹配、嚴重滯后,計劃難以精細化管控。
新的管控模式下,P6 中計劃出版后發布到配套平臺中,平臺將原本的幾項工作信息擴展為關聯的45 項工作信息,并且每5 min 與SAP/DTMS 等信息平臺同步數據,信息鏈中的工作負責人信息、執行專業、工單狀態、許可類型、配合通知單信息、運行許可狀態、現場工單工時記錄、執行反饋等動態變化的信息可以實時反應到配套平臺上,計劃呈現動態化、實時化特點,與工作實際情況高度匹配,大大提升了計劃的敏捷性、準確性。
DNMC 原先的計劃執行情況跟蹤,需要用戶到各種信息系統中費時、費力地查找各種數據,甚至要電話聯絡。例如,想要知道工單狀態需要到SAP 中查看,想要知道許可狀態需要電話聯系隔離辦,想要知道計劃安排變更需要電話聯系計劃工程師,想要知道現場工作實際進展需要電話聯系工作負責人,可是工作負責人電話在計劃中沒有,還需要通過電廠專業協調、合作伙伴協調層層聯系,效率非常低,而且非常容易造成溝通滯后甚至出錯的情況。
新的管控模式下,計劃管控平臺可以實時查看各種需要的信息,實時跟蹤各項計劃安排工作的進展。平臺設計了主工單狀態、配合性通知單狀態、工作負責人電話、工前協調提醒、工作執行反饋、許可釋放狀態、許可實施反饋、計劃變更信息、當日工單工時等多項信息用于計劃執行情況跟蹤。有了這些信息,用戶既可以實時獲取其他環節信息,也可以主動上傳自己環節的信息供他人獲取,真正實現數據實時互動、一站式準確掌握計劃執行情況,顯著提升了計劃跟蹤的效率。
DNMC 原先的計劃管控流程是無法主動推送過程信息的,只能靠郵件、電話或者CALL 機點對點傳遞信息,對于三廠出版3天滾動日計劃上千項的工作安排,這種方式時效性差、效率低。
新的管控模式下,所有工作負責人信息全部顯示在計劃平臺,通過信息化手段將相關信息一鍵群推給計劃中的工作負責人,為此配套平臺開發了計劃推送、變更推送、取票提醒、超期提醒等4 種信息推送方式,其中計劃推送用于推送出版計劃信息,變更推送用于推送計劃安排臨時變化信息,取票提醒用于推送未按計劃取票信息,超期提醒用于推送未按計劃開工或完工的信息。工作負責人將會收到“郵件+短信”的雙重信息推送,以確保信息傳遞到位。上述管控方式實現了信息點對面的及時、準確傳遞,相比原有模式效率有質的提升。
DNMC 原有計劃數據非常有限(十幾項),想要進行數據二次分析和利用,只能到各個信息系統導出數據,多次比較、合并,甚至利用宏進行復雜的運算才能得出有用數據,再人工繪圖用于各種分析、匯報材料,費時、費力還容易出錯。
新的管控模式下,利用擴展后的45 項實時的數據分析和可視化展現計劃工作狀態信息,明顯提升計劃管控敏捷性,用戶可以便利、直觀的查看當前計劃工作的安排及實施情況,實時掌握計劃管控全局,并且可以作為流程管理改善的反饋輸入。配套平臺自動統計分析的主要數據有:技術規范條款要求,跳機/跳堆風險,重大輻射防護/工業安全風險,定期試驗監督大綱要求等屬性相關工作計劃安排及執行情況,各廠/各專業每日作業計劃安排/工單執行/許可發放情況,各廠/各專業持續工作統計等。
基于上述設計目標和配套平臺建設,新的DNMC 信息化計劃管控模式運作方式如下。
每天上午計劃會后3 天滾動日計劃(3 天指當天開始的連續3 個工作日)定稿生效,計劃工程師將生效計劃上傳計劃管控平臺,以計劃工單信息為標志,平臺從相關信息系統自動抓取6大類45 小項工單相關信息,這些信息每5 min 同步更新一次,以保證平臺數據的時效性。
每天下午,計劃工程師定時向計劃管控平臺上傳7 天計劃初稿(7 天指3 天滾動計劃范圍往后加7 個工作日),7 天計劃初稿格式和信息范圍與3 天滾動計劃完全一致,這樣平臺上就有連續10 個工作日的滾動計劃,各專業部門可以提前獲知兩周內的工作整體安排,便于其提前做好工作準備。
計劃管控平臺發布最新計劃后,各角色用戶可以利用自定義篩選器/視圖、工單關注等功能,篩選出自己需要的信息,專業協調、工作負責人、計劃工程師、運行人員等工作流程各環節角色再也不需要浪費時間和精力進行低效的溝通和協調,可以隨時一站式了解全廠各部門計劃安排工作流程實況:工作負責人可以及時獲知許可發放情況及配合工作執行情況,專業協調可以及時獲知本專業整體工作安排及計劃變動情況,運行人員可以及時獲知主/配合工作負責人聯系電話及現場執行情況,計劃人員則可以準確、高效掌控運行、維修各個環節的工作進展,從整體上對計劃安排工作進行精益化管控。任何一個環節超出計劃預期(如未及時取票、未及時開工等)都能及時暴露出來,便于計劃管理員及時采取糾正行動,提升計劃管控有效性。
每日計劃工程師在管控平臺發布最新計劃后,平臺每日早、中、晚3 次定時自動集中推送取票提醒,有效避免了工作負責人不清楚出票情況反復電話聯系運行人員甚至忘記取票的情況。此外,對于臨時增加工作,也可以手動發出取票提醒。通過平臺一鍵選取明天所有計劃工作(也可根據需要任意選定計劃時間范圍),可以向主/配合工作負責人群發工作安排信息(郵件+短信),提醒其未來工作安排。當工作計劃安排發生變化時,可以通過平臺變更提醒功能向工作負責人推送計劃變更原因和新的計劃安排時間。當工作超過計劃開始時間尚未開工或者超過計劃完成時間尚未完工,平臺會以醒目底色提示工作進展異常,計劃人員可以向這些工作負責人發送超期提醒,提醒對方還票或者辦理延期。
不同于以往現場執行人員只能被動接受信息,信息化計劃管控平臺還設計了實時信息反饋功能,對計劃工作執行前后各個關鍵關節設置反饋節點,能實現各個環節信息互動:工作實施前專業協調可以填寫工前協調提醒,工作邊界隔離實施異常隔離經理可以填寫隔離實施反饋,工作實施中遇到異常工作負責人可以填寫現場執行反饋,計劃臨時變更計劃人員可以填寫計劃變更反饋。
計劃管控過程中靈活運用上述反饋功能,可以大大節省溝通、協調成本,并起到降低人因風險的作用。
每日計劃信息發布后,系統自動生成運行技術規范要求設備相關工作執行情況圖表、高風險及定期試驗監督大綱要求工作執行情況圖表、各廠/各專業計劃工作進展圖表、各廠/各專業持續工作情況圖表等10 多張數據圖表,這些圖表直觀地展示了當日計劃及后續計劃的整體執行、安排情況。此外,考慮到工作需求,篩選器設計已經對某些數據后臺進行了分析識別和處理,可以直接篩選出經過分析的數據,而不是簡單的數據特征篩選。例如平臺設計了超期提醒篩選,其篩出的數據是經過計劃時間、計劃工期、工單狀態、許可狀態等若干相關信息組合判斷的結果,可以顯著提升數據二次分析利用的效率,是計劃管控工作的有力抓手。
除上述數據及時利用的便利性,管控平臺界面還設計了導出功能,任意界面數據都可以根據自定義視圖和篩選條件定制化導成EXCEL 數據表格,用戶原來需要到各個系統費力查找的數據,在這里一站式一鍵導出,對于后續第三方數據引用和大數據分析帶來顯著的效率提升。
就目前DNMC 計劃管控平臺設計功能而言,可以在計劃信息發布、計劃執行跟蹤、工前準備與協調、執行信息反饋、及時變化應對、多方信息互通等方面提升約80%工作效率,每個月可以減少超過4000 人工時。
除成本上的顯性收益,該模式下計劃引領的作業流程信息全景式實時互通,將整個作業流程環節置于透明監管之下,各種事前、事中、事后關鍵信息的提醒、推送,對于提升現場準備質量,降低人因失誤概率,避免設備重大損失,提升設備可靠性所帶來的潛在收益等,也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DNMC 信息化計劃管控模式是信息化技術與核電企業生產管理融合的一次全新嘗試,是國內核電行業探索前行的良好實踐,其精準信息推送模式已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其倡導的全景式、多元化信息實時聯動計劃管控的理念,推動傳統計劃管控模式產生質的飛躍,顯著提升了計劃管控的精益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促進了企業兩化融合。
在當前國家宏觀層面要求企業堅持提質增效、創新驅動,為“兩個一百年“目標而奮斗的時代背景下,DNMC 計劃信息化管控發展方向正好契了合國家發展戰略,其思路和理念不僅限于核電企業,對于其他需要提升質量與效率的企業同樣具有參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