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軍
近期,某縣服裝廠老板張某的心情很不好,因為少付生意伙伴近3000元的服裝加工費,結果害得自己不僅“主動”補繳了41000元稅款及滯納金,還補繳了被稅務機關稽查部門查出的4528元偷稅款,罰款及1007元滯納金。
在商海馳騁多年的張某因腦筋靈活,善于交際,近年來生意一直很好。因廠內生產能力有限,張某常把接到的訂單轉給生意伙伴王某,讓其幫忙加工。王某也很珍惜這個難得的機會,做起加工生意來格外賣力,相互配合得相當默契。
2016年6月,張某因擴大廠房再生產,提高生產能力,而企業資金周轉越來越困難,為了壓縮各項費用開支,他一方面采用了不開發票瞞報銷售的方法達到少繳稅款,另一方面又大幅度調低付給王某的服裝加工費,并經常拖延應該付加工費的時間。這樣一來,王某的企業吃不消了,他一算賬,下調后的加工費已接近加工成本,沒有利潤可賺,因此,多次找到張某要求調高加工費,好讓自己有口飯吃。在資金上周轉困難的張某雖然滿口答應,但就是不見實際行動。
8月中旬的有一天,喝了一肚子悶酒的王某再也無法忍耐,惱怒地沖到張某的服裝廠,指著張某的鼻子破口大罵,聲稱若不補足2016年6月份以來因下調加工費而少付的3000元,就要給張某顏色看,事后還到處跟人說張某的服裝廠有偷稅問題。
張某做賊心虛,他心里非常清楚,王某要是檢舉自己偷稅,那么除了補繳稅款,滯納金及罰款外,很有可能被拘留吃官司。想到這兒,張某輾轉反側,有幾夜睡不著覺,思慮在三,最后決定主動把少繳的稅款補上,為了搶在王某舉報行動的前面,于是讓財務會計把近年來少繳的41000元稅款及滯納金及時申報入庫。補繳了稅款的張某心想,該繳的稅款一分不少地入了國庫,于是他對王某多次的要求不予理睬,而且還停止了與王某的服裝加工生意,并與王某情斷義絕。在毫無辦法的情況下,王某當即到稅務機關,舉報張某的服裝廠存在有嚴重的偷稅行為。
接到舉報后,稅務稽查人員對張某服裝廠近兩年銀行賬戶、收入憑證等進行了調查核對,并對張某的所有客戶進行調查走訪。客戶鄭某承認在2016年曾向張某的服裝廠購買了售價達8萬元的服裝而未取得發票,經核對,張某的服裝廠在2016年銷售賬戶沒有這筆銷售記錄。
在鐵的事實面前,張某最終不得不承認以瞞報銷售收入來偷逃增值稅的違法事實。稅務機關除依法追究其所偷的4528元稅款加收1007元滯納金,并按照《稅收征管法》的有關規定,對該廠處以4528元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