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林 王宏
國家稅務總局京山市稅務局稅收風險應對團隊運用金三系統數據分析,實地核查某家禽養殖專業合作社(以下簡稱F合作社)的生產經營情況,最終查實F合作社將外購農產品混淆為自產農產品銷售未申報企業所得稅,使用自制農產品收購單計提進項稅額,稅務部門依法對其做出補繳增值稅28394.01元及相應的滯納稅金;預繳企業所得稅53944.78元的處理意見。
2019年第一季度,荊門市稅收風險防控管理平臺分析發布F合作社為中級風險企業,隨之京山市局稅收風險應對團隊開展納稅評估,對該合作社2018年1月至2018年11月申報納稅情況進行納稅評估。
F合作社注冊登記類型為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范圍為:家禽養殖銷售,禽蛋加工銷售,為本社成員養殖所需飼料及原料提供采購及技術咨詢服務。注冊資本500萬元,合作社社員60戶。稅務人員通過金三系統,查詢F合作社2018年1-11月份增值稅、所得稅申報數據:主營業務收入66550354.72元,其中,應稅銷售收入2843487.67元,免稅銷售收入63706867.05元,繳納增值稅4649.38元,預繳企業所得稅3652.11元。
1.產能分析:根據養雞行業產蛋率及市場行情分析,按200枚÷雞÷年×均價0.61÷枚=122.00元計算,2017年免稅收入30385445.50元,養雞規模為30385445.50÷122.00=249061只;2018年免稅收入63706867.05元,養雞規模為63706867.05÷122.00=522187只,同比凈增273126只,凈增占比109.66%,銷售產品與其生產規模增長指標異常。
2.銷售收入比對分析:2017年銷售收入31327725.95元,2018年銷售收入66550354.72元,銷售收入變動率=(66550354.72-31327725.95)÷31327725.95×100%=112.43%,指標異常。
3.增值稅稅負率比對分析:2017年增值稅稅負率1.69%,2018年增值稅稅負率0.164%,增值稅稅負變動率=(0.164-1.69)÷1.69×100%=-90.29%,指標異常。
4.所得稅貢獻率比對分析:2017年所得稅貢獻率0.215%;2018年所得稅貢獻率0.128%,所得稅貢獻率變動率=(0.128-0.215)÷0.215×100%=-40.47%,指標異常。
經過上述分析,發現疑點如下:一是生產規模凈增占比109.66%,指標異常,是否存在虛開發票或合作社生產規模不真實的問題?二是銷售收入變動率112.43%,指標異常,是否存在虛開發票或外購產品未按規定核算計提企業所得稅的問題?三是增值稅稅負變動率-90.29%,指標異常,是否存在虛抵進項稅或擴大進項稅抵扣范圍、混淆應稅項目和免稅項目,少記銷售收入及少提銷項稅的問題?四是企業所得稅貢獻率變動率-40.47%,指標異常,是否存在虛列成本、費用和稅前扣除項目未按規定比例計提或少記、未記應稅收入的問題?此外,該合作社發生的物流費用較少。
由于該合作社存在較大的涉稅風險,按照風險管理流程進行了稅務約談。通過約談,產能與銷售不匹配的原因有50%農產品為外購農產品。物流費用少的原因,一是客戶承擔了大部分運費,二是自己承擔運費一般進行了議價,未索取發票。
鑒于該合作社有外購農產品混淆為自產的情況,稅收風險應對人員對F合作社進行了實地核查。查實該合作社2018年1-11月銷售外購雞蛋金額為32496855.42元,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實施農、林、牧、漁業項目企業所得稅優惠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48號)第十條規定,企業購買農產品后直接進行銷售的貿易活動產生的所得,不能享受農、林、牧、漁業項目的稅收優惠政策,依據F合作社實際平均利潤率1.66%計算應稅所得額為539447.80元,根據《財政部稅務總局關于進一步擴大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范圍的通知》(財稅[2018]77號)的規定,應預繳企業所得稅53944.78元。購進松花皮蛋使用自制收購單計提了進項稅額,根據《增值稅暫行條例》第九條規定,應補繳增值稅28394.01元。
本案的發生,反映出目前農產品專業合作社稅收管理存在的難點,如產能核定比較困難,加上財務核算又不規范,為外購農產品混淆為自產農產品逃避納稅提供了空間。
筆者建議,稅務機關對農產品專業合作社除了要加強發票流、資金流、物流監控外,還應著重加強稅收政策宣傳,強化財務核算,如合作社主要經營涉農產品,涉及免稅農產品和應稅農產品,納稅人易混淆免稅銷售收入和應稅銷售收入,造成少繳增值稅,免稅產品如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則不能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納稅人就會將此類收入作免稅收入處理,虛開收購發票對外虛開或偷逃稅等,是否分別核算免稅產品銷售和應稅產品銷售,進項稅抵扣是否符合規定,納稅人放棄稅收優惠政策是否執行三十六個月,應稅產品銷售和外購產品銷售是否按規定繳納企業所得稅,這些都是稅務機關應關注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