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徐天寶/通訊員 陳軍華
本刊訊 10月24日,由山東種業集團聯合山東農學會舉辦的2019年“服務鄉村振興戰略 推動現代農業發展”學術報告會在濟南召開。
在學術報告會上,農業農村部農業規劃設計研究院農業規劃研究所所長肖運來從國際背景、國內背景到國家的戰略決策、戰略思維、戰略目標等方面,全面解析了國家的鄉村振興戰略,詳細介紹了鄉村振興規劃的理論體系、規劃內容以及各類政策依據。以貴州省“湄潭縣村莊規劃”為案例,詳細介紹了“三統五改”工程,用“一圖一表一說明”來推進鄉村規劃和鄉村振興。“三統”包括統籌保護生態環境、統籌發展特色產業、統籌提升生活品質,“五改”即改房、改電、改訊、改水、改路,“一圖一表一說明”即一張規劃圖、一張項目表、一張說明書。村級規劃“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屬于可落地、可實施的具體規劃。
針對我省“發展現代高效農業,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山東省農業農村廳總經濟師魯波從鄉村振興的基礎、鄉村振興的短板、中央和省委的有關要求、鄉村振興四個方面的思路舉措,介紹了我省推進鄉村振興存在的短板,用六個“不夠”來概括:一是鄉村基礎條件還不夠好;二是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不夠足;三是產業發展質量效益不夠佳;四是基層從業人員素質不夠高;五是農業農村發展動能不夠新;六是村集體經濟實力不夠強。
針對這些問題,魯波解讀了中央和省委提出的要求以及我省在扎扎實實推進鄉村振興方面的五個舉措:一是以農業現代化為方向,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二是以培養和引進為重點,推動鄉村人才振興;三是以培育文明鄉風為引領,推動鄉村文化振興;四是以改善人居環境為切入點,推動鄉村生態振興;五是以打造過硬黨支部為基礎,推動鄉村組織振興。
山西省農科院農業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長邵林生針對當前農業生產性服務的“十字型農業生產托管體系”作了報告,從農業托管探索歷程、十字型農業生產托管體系大綱等方面介紹了創新農業生產托管模式。該模式以“整合資源、‘互聯網+’思維、建立體系”為核心,以實現多方共贏為目標,能夠進行市場化的運作。目前,已在山西的平遙、山陰、忻州市忻府區、定襄、翼城等13個縣(區)進行了實踐,可為我省農業生產托管提供經典借鑒案例。
山東省農科院科研處副處長楊英閣就糧食作物、蔬菜、畜牧家禽、食用菌、林果等方面的技術成果進行了推介。鄉村振興科技先行,山東省農業科學院深入實施“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騰飛行動和農業科技創新工程,努力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撐。
山東種業集團持發公司在發言中,匯報了山東種業集團在鄉村振興中實施引領發展戰略及國企擔當作為情況。據了解,山東種業持發公司立足山東、面向全國,以“科學規劃、持續發展”為理念,按照山東種業集團發展規劃落實鄉村振興偉大工程,先后承擔國家、省、市級100多項農業園區規劃、研究報告項目、調研等工作。高質量完成各類農業規劃、設計、工程咨詢等項目,致力于打造山東省同行業領軍、全國同行業領先的品牌規劃設計公司。
據悉,山東種業集團和山東農學會將定期舉辦“服務鄉村振興戰略 推動現代農業發展”學術報告會,打造服務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高端“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