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霞,張 霞
(懷來縣農業農村局,河北 張家口 075400)
懷來地處北緯40o世界葡萄種植黃金地帶,與法國波爾多、美國加州等產區并稱為世界葡萄、葡萄酒知名優質產區。懷來葡萄有上千年的栽培歷史,盛產的“白牛奶”和“龍眼”葡萄在光緒年間被確定為宮廷貢品。懷來是全國首個葡萄種植標準化示范區,是享譽中外的“中國葡萄之鄉”、“中國葡萄酒之鄉”。懷來誕生了中國第一瓶干白葡萄酒及國酒品牌——長城、第一瓶香檳法起泡葡萄酒、第一瓶符合國際標準的白蘭地。
2017年全縣葡萄種植面積1.67萬hm2,覆蓋全縣16個鄉鎮、4.2萬農戶,葡萄年產量15.8萬t,銷售額8.3億元。葡萄品種150多個,形成釀酒專用、鮮食專用、釀酒鮮食兼用三大系列,早、中、晚熟組合配套的種植格局。建設了桑園、東花園、土木、沙城、王家樓五大規模化、區域化種植基地。注冊了“暖泉”、“三道灣”、“甜沙洼”等葡萄產品商標。所產的優質白牛奶、龍眼、紅地球葡萄等先后十多次在全國獲獎,其中懷來白牛奶葡萄1995年獲第二屆中國農業博覽會金獎,紅地球葡萄1995年獲全國葡萄優質產品獎,“三道灣”白牛奶和紅地球葡萄2011年在第十七屆葡萄學術研討會上分別獲銀獎和優質獎。2018年,懷來縣重點實施提質振興全縣農業主導產業—葡萄產業,創建成功中國特色懷來葡萄農產品優勢區。當年12月份被農業農村部等9部委命名為國家級葡萄特優區,成為懷來葡萄產業“國字號”新名片。特色產業發展被省政府認定為全省特色產業發展先進縣。
建成中糧長城、桑干酒莊、中法莊園等37家葡萄酒加工企業,年葡萄加工能力20萬t、葡萄酒年產銷量7萬t左右。沙城產區“長城”、“中法”、“家和”等27大品牌、500多款葡萄酒產品,在國內市場占有率達14%。“長城”、“紫晶”、“懷谷”等10大品牌產品榮獲行業、全國和國際酒類比賽獎項76項,其中金獎18項。特別是懷來孕育了國酒榮耀——“長城”牌系列葡萄酒,歷年來作為國宴用酒款待各國政要,并連續成為亞洲博鰲論壇指定用酒。此外,還建成了與之相配套的玻璃制品、紙箱包裝、葡萄籽加工等相關企業十多家。全縣常年從事與葡萄產業相關的農民及產業工人達12.5萬人。
文化休閑游日趨成熟,建成葡萄采摘園10個,星級休閑農業莊園3個。桑干酒莊被評為省“十佳”休閑農業園、國家五星級休閑農業園。燕山新城葡萄酒交易中心、中城利世葡萄文化旅游小鎮、恒大葡萄酒小鎮等一批葡萄、葡萄酒文化旅游項目相繼落地。打造了環官廳湖以葡萄園觀光采摘和葡萄酒文化為主題,舉辦葡萄文化采摘節,與明長城、溫泉和特色果品等多元農業文化相伴相融的休閑旅游精品線化。
帶動2017年懷來縣實施葡萄特色主導產業發展項目,爭取上級資金800萬元,拉動葡萄種植加工企業、合作社投資4614萬元,主要建設種苗生產供應基地、規模化標準化生產基地和加工儲藏設施。項目的實施,有效提升了葡萄產品品質,推進葡萄標準化生產,擴大葡萄酒加工儲藏能力,推動全縣葡萄產業發展。
2018年實施了葡萄酒莊集群項目,其中中城懷來葡萄酒莊園特色小鎮項目計劃投資25億元,目前已完成投資1億元;利世G9國際葡萄酒文化小鎮項目計劃投資50億元,目前已完成投資6900萬元。實施葡萄種質資源庫項目,總投資1300萬元,今年完成投資600萬元。
京津冀協同發展進入快速推進的新階段,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相關扶持政策陸續出臺,優質要素快速集聚。懷來縣貫徹落實國家戰略要求,以延懷河谷產區良好的合作發展為基礎,并對空間布局、重點產業、重點領域進行了頂層設計和超前謀劃,能夠迅速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所帶來的重大機遇,推動區域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為促進葡萄酒行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工信部與農業部(農業農村部)聯合制定出臺了《葡萄酒行業發展規劃》,針對財政、國土、環保、農業、商務、金融、工商及質檢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鼓勵產區相關政府部門和大型葡萄酒企業根據規劃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對符合條件的葡萄酒生產企業,在技術改造、檢測能力提升、清潔生產、節能減排、重點裝備自主化、品牌建設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等方面給予支持,對帶動能力強的優勢品牌葡萄酒生產企業從財政、金融等方面予以扶持。
2013年我國人均葡萄酒消費量僅為0.61L,與世界人均6L的消費水平差距甚大,中國將成為世界葡萄酒消費增長最強勁的國家之一,2017年中國葡萄酒市場消費能力已達到28.3億L,增長幅度達3.5倍以上。同時,世界知名產區利潤來源已由單純的葡萄酒銷售市場延伸至葡萄產業旅游休閑市場,懷來縣憑借區位優勢,努力建設精品產區、延伸多種服務業態、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市場基礎。
隨著奧運會的舉辦,不僅對于當地的冬季旅游有重大的帶動作用,同時對整個張家口地區的旅游起到推動作用,屆時張家口地區勢必將成為全國的旅游勝地,對于北京的近郊懷來縣打造葡萄生態旅游項目,形成具有濃郁“葡萄”特色的旅游產業都將帶來了新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