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鞏聰聰/通訊員 白潔 巨筱驍
2018 年11 月,山鋼集團萊蕪鋼鐵新疆有限公司所屬產能指標,通過山東產權交易中心順利轉讓,掛牌價6.4 億元,成交價18.14 億元。183.44%的高溢價率曾經引發轟動。
事實上,故事并沒有到此結束……
掛牌科技型企業產股權及高校成果項目66 宗,掛牌金額20.25 億元,成交額11.65 億元——6 月22日,濟南市科技金融大廈一樓展廳里,LED 屏幕上清晰地顯示著山東省技術成果交易中心(以下簡稱“省技術交易中心”)成立以來的成績單。
“屏幕連接著我們的數據庫,業績會根據實際情況隨時更新。”省技術交易中心主任崔文靜告訴記者。
省技術交易中心成立于2018 年8 月,是山東省科學技術廳、濟南市人民政府聯合共建,山東產權交易中心負責整體承建運營的綜合性技術產權交易平臺,以建設成為全省技術轉移重要樞紐和策源地、全國性樞紐型技術交易市場為目標。
“將全省各類科技資源和科技要素進行匯聚和優化,串聯科技成果轉化過程的各個環節,促進形成全社會充分參與、協同推進、開放多元的科技成果轉化交易長效機制,為創新創業、科技成果轉化轉移和交易、知識產權運營、科技金融、科技服務、技術經紀、眾創空間、孵化加速、人才培育等提供一站式、生態化服務。”山東產權交易中心黨委書記、董事長苗偉在介紹省技術交易中心定位時表示。
據悉,圍繞科技資源流轉,省技術交易中心可以提供科技成果評估、掛牌、展示、拍賣、資金結算、公示、技術合同登記等一站式服務。交易內容包括科技成果轉讓,科技成果合作開發,科技成果委托開發,科技成果實施許可,科技成果技術入股,專利技術、專有技術,以及技術產權的其他合法交易內容。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成立不到一年的時間,省技術交易中心已完成掛牌科技型企業產股權及高校成果項目66 宗,掛牌金額20.25 億元,成交額11.65 億元。其中,濟南市本地企業掛牌項目共17 宗,掛牌額3.34億元,成交額8302 萬元;省內其他市企業成交額7.11億元;省外企業掛牌項目9 宗,掛牌金額2.69 億元,成交額3.71 億元。吸引省內35 家高校成為山東省技術轉移聯盟會員單位,促進我省高校技術成果轉移轉化為社會生產力。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省技術交易中心還與各大科技園區、行業協會、金融機構等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為科技型企業提供非標市場資本服務,打通科技與金融之間的壁壘,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目前,省技術交易中心是濟南市服務業聯盟理事單位、山東省技術市場協會理事單位,在盤活我省科技資源,推進科技資源市場化配置,推動我省科技產業實現經濟轉型升級,促進科技產業與其他產業的相互融合、共同發展等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2018 年11 月,山鋼集團萊蕪鋼鐵新疆有限公司所屬產能指標,通過山東產權交易中心順利轉讓,掛牌價6.4 億元,成交價18.14 億元。183.44%的高溢價率曾經引發轟動。
故事并沒有到此結束。
之后,省技術交易中心促成山鋼研究院對接青島科技大學,促進新技術引入,實現了新舊動能轉換的一氣呵成。
“我們這個平臺跟新舊動能轉換貼得很近。”崔文靜自豪地說,“在日常業務過程中,我們非常注重跟山東產權交易中心其他板塊的協同配合,盤活舊產能,引入新動能。”
據了解,對于那些新舊動能轉換屬性明顯的項目,省技術交易中心會與山東產權交易中心共同掛牌,多維度進行推介,從而在舊產能與新動能之間形成一種良性循環。其中,近期操作的比較有影響力的項目包括:山東中茂電氣設備有限公司100%股權轉讓,掛牌價格2680 萬元,經過79 輪報價,以4081 萬元成交,溢價率152%;白求恩醫科大學制藥廠100%股權項目,掛牌價格0.64 億元,成交價格1.6 億元,溢價率高達250%;恒源高新電器有限公司100%股權項目,1.21 億元掛牌,成交價格1.6 億元;促成山東大學8 項國有成果轉化。
“科技資源是一種非常典型的非標資源,這種特點決定了圍繞科技資源的轉移轉化服務需要‘因地制宜’。”崔文靜如數家珍地分析著這些代表性項目的特點,“中茂電氣項目是通過技術引資,調整經濟布局、促進產業升級的一個典型;白求恩醫科大學制藥廠項目是我們從省外挖掘的一個項目,為科技插上資本的翅膀,助力東北經濟發展,輻射帶動周邊地區共同發展;恒源高新電器項目引資造血,助力高新企業騰飛;山大成果轉化則是助推高新技術服務民營企業發展。”
采訪過程中,記者了解到,山東省科學技術廳和濟南市人民政府之所以選擇山東產權交易中心承建運營省技術交易中心,正是看中了其在非標資源要素領域的運作潛力。
山東產權交易中心成立于2003 年,是由山東省國資委獨資設立的專司國有資產規范流轉、保值增值、源頭防腐的專業化市場化平臺。經過10 余年的發展,山東產權交易中心現已發展成為集資本交易、要素轉化、大眾投行、社會服務于一體的專業化企業集團,建立了集線上申報、線上交易、線上競價、線上結算、實時預警等功能于一體的“產權云數據管理系統”,可以為科技成果交易與轉化提供 “線上+線下”的強大服務體系支撐。
“在服務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崔文靜坦言,“其中,科技成果轉化難落地難是比較突出的一個問題。特別是一些高校的科研成果,往往停留在研究階段,而從實驗室到市場,往往需要經過小試、中試、大試等多個環節。這些環節也不是高校科研人員所擅長的。”
針對此類問題,省技術交易中心探索出了一條由科技成果轉化交易平臺、科研機構和企業協同推進的解決路徑。比如,依托山東產權交易中心,山東省公共資源(國有產權)交易中心淄博分中心與相關高校和企業共同組建了技術研究院,讓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和企業提前介入科技項目的設計與研發階段,從而開發出更加適合市場需求的科技產品。這種三方提前合作的模式,大大縮短了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周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我們平臺的公益屬性突出,很多項目都是免費提供服務的,而科技成果轉化是一項周期長難度大又非常專業的工作。”崔文靜呼吁,“希望主管部門在政策上能夠多多給予支持,希望相關科研機構和企業能夠進一步加深與我們的合作。我們也將充分發揮好平臺的集聚功能,圍繞科技資源流轉,鏈接好各個環節的服務。”